天天看點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作者:今日平南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縣按照“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要求,結合撂荒地綜合治理,因地制宜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推廣新型農藝農機技術,100多萬畝種糧耕地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春耕。3月16日,記者再次來到田間地頭,感受龔州大地“人勤春來早”的春耕景象。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在位于平南街道的萬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基地,這裡的耕地剛完成馬鈴薯的春收,又迎來了春耕的忙碌。農機具來回穿梭耙耕,田間的農戶正在剛種下的玉米苗間套種大豆。這個基地總面積約一萬畝、核心區占地約3000畝,通過創新撂荒耕地治理新模式,把原本閑置撂荒的土地整合連片,通過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産經營,讓荒地煥發了新的活力。基地還與華南農大、廣西農科院等科研教學部門達成技術合作,采用“春種玉米大豆+秋種玉米大豆+冬種馬鈴薯”栽培模式,年均可畝産玉米1500公斤、大豆200公斤、馬鈴薯2000公斤,每畝年産值可達7200元。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縣三聯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廖柏奇說:“我們這個基地現在已經完成了一千五百多畝的春種,帶動了周邊大概有一百多人來這裡務工。”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在位于安懷鎮高荔村的平南縣東部水稻産業中心,育秧工作區的水稻秧苗嬌嫩翠綠,長勢喜人。這裡建成了廣西首個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現有各類農業機械116台(套)。為滿足種糧農戶生産需求,該中心建立了“水稻産業中心服務超市”,農戶可向“超市”精準訂購機械、技術、資訊等服務;中心則根據訂單提供友善高效的育、耕、插、保、收、烘、還田、加工等,讓農戶實作省成本、足不出戶種水稻。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在安懷鎮的萬畝富硒優質水稻示範基地,也是同樣如火如荼的春耕景象。該基地立足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充分挖掘土地潛力,利用土壤土層深厚、疏松,排水及保肥水性能強,适合種植水稻的特性,結合薯類耐寒、耐旱、種植收獲周期短的特點,創新采用“早稻+晚稻+馬鈴薯”一年三造種植新模式,按季節科學安排早稻、晚稻及馬鈴薯種植,形成“稻+稻+薯”生态循環種植,闖出農業增産增收新路徑,實作提質增效的目标。通過科學管理後,早稻畝産達約460公斤,晚稻畝産達490約公斤;秋冬季多種植一造馬鈴薯,平均畝産約2000公斤,每畝可增加收入2000元。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春風催人奮進,春耕正當其時。平南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2022年中央一号檔案關于“在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的決策部署,專門召開專題研讨會對糧食穩産增産、油料作物保供應等進行研究,盤點全縣耕地資源。全縣上下快行動、準施策、強保障,積極探索适宜平南本地的高産技術、适宜品種、農藝技術、農機技術,真正實作增加糧食産量、盤活撂荒耕地、推動農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主管| 中共平南縣委宣傳部

出品| 平南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 平南縣融媒體中心

采寫| 于萬年 張洵 馬駿甯 楊光華

編輯| 于萬年

稽核| 羅永強

簽發| 韋挺松

【轉載需征得出品機關同意,轉載時不得删減和更改原文内容。所有媒體平台首發權屬于原作者】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
平南:春耕生産如火如荼 穩糧增收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