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作者:獵聘

豆瓣上有個“海廢”小組,近四萬海歸成員因在回國就業過程中受挫而在此抱團取暖,互相傾吐“事業之廢”“生活之廢”。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2019年畢業的學生,至今就業沒有着落;或者畢業前數月就開始積極投履歷,想敲開事業機關或央企國企的大門,無奈杳無音訊,隻好轉戰私企一搏。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媒體上,我們也經常看到“留學花費百萬,月薪不足幾千元”這樣的新聞。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海歸→海待→海廢,一步步的“淪喪”,足見留學生在就業市場正經曆着學曆通脹。

歸國的留學生,褪去了精英光環

從幾組資料可以看出:現在歸國的留學生身價待遇确實今非昔比。

國家資訊中心大資料發展部針對2021年海歸大資料分析的報告顯示,疫情後海外留學生回流趨勢顯著增強。2021年回國就業學生首次超過百萬,高達104.9萬人。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其中,回國就業的海歸碩士是主力軍,碩士學曆占73.5%。

百萬人回國,可無論是行業還是崗位,招聘需求均有所下降。就業市場存在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另外,獵聘釋出的《2020海歸留學生就業洞察報告》顯示,海歸留學生的薪資期望提升放緩,2020海歸應屆生平均招聘薪資7481元,較2019年同期提升7.3%,但遠低于海歸人才的平均期望薪資。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資料和現狀告訴我們:海歸的人變多了,錢卻賺的少了。留學生在就業市場的光環和優勢不複昔日。

為何國内就業市場不再鐘情海歸人設?

國内就業市場不再鐘情海歸人設,有其客觀原因:

比如近十來年留學人數迅猛增加,使得海歸不再稀奇。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另外,留學生的實習經驗、職場經驗受簽證和近三年疫情的影響,普遍不如國内學生豐富,并且與國内職場有壁壘。

但除了這些客觀因素外,其中也不乏一些主觀原因:

原因一:留學生留學目标不明确,導緻學業與就業脫鈎

不排除一小部分留學生選擇出國是因為在國内的學業成績一般,為了避開聯考淘汰,家裡送到國外去鍍金。這類留學生能在國外學會多少技能和有用的東西是值得探讨的。

但更多的留學生在就業市場優勢失利是因為當初留學的目标并不明确,在選校和選專業時迷茫、随衆盲目申請,導緻了畢業後學業與就業脫鈎的現象。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原因二:用人機關提升了錄用門檻

嚴格說來,在國内就業市場不是海歸沒有競争力了,而是海歸不再像過往一樣無差别被認可,其中相對較弱的那些人不再有強勢的競争力了。

以前大衆會被留學生的光環欺騙,以為能出國的都是精英,當光環褪去才發現,其實國外野雞大學和水項目也不少,還有很多項目甚至隻需要八個月就可以畢業。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是以現在面試時,用人機關會謹慎篩選。越來越多的國企、公務員招錄也開始卡海外學曆。

比如上海闵行區等地在去年釋出的公務員招錄中明确提出,畢業院校須在QS、U.S.NEWS等世界大學排名最新榜單中位列前200名、國外碩士研究所學生學制需兩年及以上的要求。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以上的客觀加主觀原因,導緻了海歸在國内就業市場失寵。

海歸們如何在就業市場大放異彩?

我認識的一個留學生,已經回國一年半了,工作還沒有穩定下來。

一開始找工作的他滿心隻想去大廠,投了N多份履歷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認清現實後,他開始不管公司大小,覺得合适就投。現在進了一家小公司,又覺得不甘心,一直在找新的機會。

期待很高→心有不甘→最後的掙紮,據說這是“海廢”們就業時通常會經曆的三個階段的心态變化。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難道海歸們真的在就業市場沒有一點優勢麼?非也!歸國的留學生在找工作時不妨參考一下這三點建議:

建議一:多管道、廣撒網

· 密切的關注海外招聘會,積極參與

每年的六月和九月不少招聘平台都會舉辦海外留學專場招聘會,務必提前準備充分、積極參加。

· 官網報名

一般大型企業和事業機關的官網都會貼出招聘資訊,你要密切關注報名時間和要求,以免錯過。

· 招聘平台

很多校招生找工作隻看官網釋出的校招資訊,一旦資訊有缺漏就會錯過很多機會。但實際上很多企業也會把校招崗位挂在獵聘,平台也會有一些校招專場、直播專場,這些對缺少資訊的海外留學生來說其實是事半功倍的求職管道。

· 熟人推薦

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前同僚去了網際網路大廠,朋友畢業後通過這位前同僚内推,參加了兩輪面試就簽約了,非常高效。

學長、學姐、同學、家裡的親朋好友……身邊的資源都用起來,但這意味着你需要提前積累和經營一些人脈資源。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建議二:精準定位

有些企業對海歸并不感興趣,認為海歸薪資要求較高、沒有國内學校孩子能吃苦,是以,求職時首先要篩選出那些對留學生感興趣的企業,不要白做工。

可以參考此前舉辦過的留學生招聘專場,比如獵聘在去年秋招期間舉辦的海外留學生的專場招聘會,參與進來的三十多家企業顯然就是對留學生感興趣的,即使這些企業今年并沒有參與專場,也可以試着投遞。

建議三:給“好工作”定個标準

圍繞福利待遇、專業吻合度、個人成長度以及通勤時間、興趣培育等方面,設定權重、做個标準分析。定義出自己認為的“好工作”。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我周圍海歸的朋友,有為了在大城市生存下去,是以求職時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考量的;也有家裡富裕可以不為經濟擔心,是以求職時一門心思找自己喜歡的、專業對口的;還有避開大廠、名企,專投公司有發展空間、自己不是隻做螺絲釘的中小企業的。

任何工作沒有全部是“好”的,也不全部是“壞”的。任何工作針對我們個人而言,一定是有利也有弊,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取舍。無論你是注重發展潛力、還是近期收益;是喜歡穩定,還是熱衷于挑戰,切忌求職時“既要、也要、還要”的心态。

也許有人會覺得留學花費數百萬,回國找不到一份體面、甚至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浪費時間和金錢,實在是得不償失。雖然海歸就業不如往昔有優勢是不争的事實,但也不能說明留學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前提是真的在留學期間認真讀書、不混日子)。

花費百萬,月薪7千:海歸怎麼就不香了?

因為對于知識的投資是不能計較成本的,留學生在國外拓展的視野、學習的思維、過硬的英語能力是在國内學生無法比拟的。這些技能在你進入職場後會逐漸發揮出它們的作用,為你增光加彩,也是加薪升職的隐性籌碼。

畢竟職場是一場馬拉松,拼得不是一時快慢,而是長期實力積攢後,厚積薄發的時刻。

作者 | 靜思

責編 | 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