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昨晚每個加油站都在排長隊?油價将突破9元大關,電動車和燃油車誰更省?

昨晚(3月16日),你去加油了嗎?據說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朋友在加油站排隊!

昨晚每個加油站都在排長隊?油價将突破9元大關,電動車和燃油車誰更省?
昨晚每個加油站都在排長隊?油價将突破9元大關,電動車和燃油車誰更省?
昨晚每個加油站都在排長隊?油價将突破9元大關,電動車和燃油車誰更省?
昨晚每個加油站都在排長隊?油價将突破9元大關,電動車和燃油車誰更省?

為什麼突然這麼多人去加油?因為油價又要漲啦!3月17日24時,将迎來新一輪成品油的調價視窗。

昨晚每個加油站都在排長隊?油價将突破9元大關,電動車和燃油車誰更省?

俄烏局勢刺激下大幅飙升的國際油價,在近期陸續回調。

3月15日,國際油價繼續大跌,美油4月合約跌7.6%,報95.18美元/桶,布油5月合約跌7.93%,報98.42美元/桶,創兩周以來新低。

昨晚每個加油站都在排長隊?油價将突破9元大關,電動車和燃油車誰更省?

3月17日24時,将迎來新一輪成品油的調價視窗。

按照成品油價調整機制,截至3月15日(國内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18.88%,預計汽柴油上調820元/噸,折合成升價,92号汽油将上漲0.64元,創新版定價機制以來最大漲幅記錄。

調整後,92号汽油距離9元大關更近一步,但95号汽油将全面來到9元時代。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加滿一箱92号的汽油将較之前多花32元左右。

中宇資訊則預計3月17日24時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750元/噸。以目前估價幅度測算,私家車方面,按一般油箱50L的容量估測,3月17日後加滿一箱汽油将多花28.63元;月跑2000公裡每一百公裡耗油8L的車型,調價後私家車主較本輪調價前每月将增加91.64元左右的用油成本。

油車VS電車,

開哪個更劃算?

油價這麼貴,開電車是不是更劃算呢?我們從日常開支、保值率和車價三個方面進行對比,發現也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是日常開支,電動汽車在電費和保養費上更占優勢,燃油車保費更便宜。綜合下來,電動車能比燃油車省下1.1萬元/年。

如果有家用充電樁,基本上每公裡成本5分錢左右,按一年2萬公裡算,電費僅1000元。公共充電樁上充電成本高一些,每公裡0.15元,算下來花費大概3000元。另外,公共充電樁加收停車費、服務費,約1000元。總的來說,電車1年2萬公裡的電費成本在1000-4000元。

燃油車的成本就高很多了,以2.5L自然吸氣版的凱美瑞計算,百公裡油耗是8.5升左右,而92号油價每公裡的燃油成本在0.68元,一年2萬公裡約需13600元油費。

電車還有一個優勢是保養成本低,由于保養間隔長、保養項目很少(沒有更換機油機濾這類正常保養),一年500元錢左右就夠了。而凱美瑞綜合小保養和大保養,平均每年保養花費要2000元左右。

而燃油車的優勢主要展現在車險。随着新能源汽車專屬車險推出,新能源汽車車險明顯比燃油車貴,以特斯拉Model 3為例,第一年車險要9000元左右,之後續保6500元左右(所選險種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而凱美瑞第一年保費不到7000元,續保5000元左右。

此外,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要克服比同檔次油車更大的車重和更強的加速度。現在一些電車廠商開始使用電動車專用輪胎,專用胎的價格也比燃油車的輪胎更貴。未來,換胎時這個成本也要考慮進去。

另外,我們還需要看保值率,換個說法就是使用中折舊費用的多少,燃油車的這一名額可以說穩赢。粗略算,兩者相差20%,按照20萬的車價來算,燃油車能多變現4萬元。

這兩年,由于技術進步和新車傳遞緊張,電動汽車的保值率在持續提高,但依然不容樂觀。一項最新調查公布了2021年度的電動車保值率排行榜。其中1年車齡電車的總體保值率沒有超過80%的,與同級别的燃油車差距比較大,比如保值率較高的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前者一年保值率為78.67%,後者一年保值率為72.84%,其他車型的一年保值率大多數在60%以下。而與特斯拉Model 3價格接近的寶馬3系,第一年的保值率可達90%。

如果是上牌三年的二手車,差距更大,電車的保值率平均隻有51%,而奔馳C級、寶馬3系等中級車的三年期保值率可達75%左右。如果是上牌五年的二手車,電車保值率和油車保值率大概約為30%和50%。

最後,我們再比比車價,最近電車波動比較大,不少品牌漲價數千到萬元。

近三個多月來,絕大部分在中國市場銷售的電動車品牌都經曆過漲價,個别品牌更是多次漲價。比如,特斯拉在3月10日和3月15日連續兩次漲價,五天時間裡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累計漲幅已達14248-30000元。而3月16日,比亞迪也繼1月21日漲價1000-7000元不等後再次漲價3000-6000元不等。

不僅價格上漲,目前各大電車廠商因為供應鍊受影響,新車傳遞也受到影響。比亞迪、小鵬、特斯拉、零跑都面臨傳遞壓力,其中,特斯拉平均傳遞時間由去年的2-4周調整至16-20周;比亞迪個别車型甚至要等半年以上,讓有意購車的消費者望而卻步。

來源:南甯晚報·南甯寶用戶端綜合都市快報、19樓

編輯:陸麗

責編:周婵娟 編審:奚林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南甯晚報爆料及微信廣告投放聯系電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