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絕地反攻,基金火線解盤:政策底初步确立,短期或有回踩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葛佳

A股市場迎來V型反轉!受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等事件消息影響,3月16日A股市場及港股均出現大幅上漲。

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上漲3.48%,創業闆指數上漲5.2%,交易額為12217億元,市場情緒高漲,同時北上資金淨流出趨勢明顯放緩。

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精神究竟會對市場産生怎樣的影響?此輪A股市場反彈持續性如何?澎湃新聞記者盤後采訪了15家公募基金公司。

整體來看,機構觀點大多認為,在市場悲觀情緒愈演愈烈之際,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對于近期市場所擔憂的事項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增強投資者對于國内資本市場的信心。

“管理層給出了相對明确的指引,即貨币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适度增長,房地産要化解系統性風險。”諾德基金基金經理謝屹指出,這為經濟的回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另外,目前壓制股市層面信心的,還有中概股的問題。謝屹表示,在會議上管理層也表示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良好溝通并已取得積極進展,雙方正在緻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這也極大緩解了對海外中概股和港股的擔憂。

綜合來看,謝屹認為,疫情雖然在國内還有反複,但是在諸多利好因素的共振下,相信疫情不會成為經濟複蘇的實質性障礙。“是以我們對後續的行情保持樂觀,對全年的市場具有信心。”

此外,估值的合理性也被機構看重,認為目前A股估值已經處于中低水準,政策支援下國内經濟有望企穩回升,預計國内權益資産投資價值正在得到提升。

華夏基金指出,2022年初至今A股市場持續調整,到目前為止,主要市場指數已距離2021年高點的回撤20%-30%,滬深300和創業闆指的估值回歸至近十年35%分位附近,各行業闆塊估值也較大幅度回落。随着政策清晰,本輪調整的政策底初步确立,流動性風險已顯著緩解,剛性止損的量能出清,悲觀預期鍊也得以打破。站在目前位置,短期交易性因素影響下或有回踩,但一年期及以上資金布局成本效益已高。

鵬華基金:A股市場情緒明顯提振,短期走勢趨穩

金融委定調進一步維穩市場信心,主要包含:再次定調穩增長,回答中概股等近期市場關切的細節問題,以及強調政策積極化。

會議繼續傳遞穩增長信号(“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币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适度增長。”,地産業要求提出“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于宏觀資料(1-2月經濟資料)制約政策放松空間的擔憂,強化市場對于穩增長政策繼續落地的預期。 在中概股問題上的積極表态進一步修複目前市場悲觀情緒(“關于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支援企業境外上市”)。本次金融委會議同時強調了政策引導呵護市場(“積極出台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縮性政策;凡是對資本市場産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緻性。”),有利于進一步構築市場關于“政策底”的信心,風險偏好有望得到明顯提振。

此前市場大跌已反映市場過度悲觀的非理性情緒,A股市場整體成本效益凸顯,主要股指隐含股權溢價已接近2018年底,下行空間有限。我們認為A股市場情緒明顯提振,短期走勢趨穩,中長期走勢仍然取決于國内經濟增長及産業趨勢,外資因素更多展現為短期擾動,後續随着更加密集的穩增長政策出台,更加積極的市場引導政策落地,以及疫情防控緩解,A股市場有望逐漸走出急跌陰影,目前已是精挑細選布局時點。

華夏基金:目前市場成本效益較高

周三高層清晰的表态穩定了政策預期,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會議對資本市場的表述,如“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等表态,是對近期傳言的及時回應與糾偏,定調了資本市場長期穩定有活力的基調。

2022年初至今A股市場持續調整,到目前為止,主要市場指數已距離2021年高點的回撤20%-30%,滬深300和創業闆指的估值回歸至近十年35%分位附近,各行業闆塊估值也較大幅度回落。随着政策清晰,本輪調整的政策底初步确立,流動性風險已顯著緩解,剛性止損的量能出清,悲觀預期鍊也得以打破。站在目前位置,短期交易性因素影響下或有回踩,但一年期及以上資金布局成本效益已高。

整體來看,目前,風險偏好水準已經收縮至2011年相近區間,低于2016年熔斷和2018年。市場在情緒冰點之後,可能演繹“雙降預期”疊加“俄烏緩和預期”,形成圍繞一季報預期和穩增長發力方向的一波三折式超跌反彈,繼續看好新能源車、半導體、光伏、有色金屬、醫藥等闆塊。

華泰柏瑞基金:先進制造業仍是中期布局的主要方向

政策逐漸夯實穩增長方向,一方面對于2021年監管力度偏強的行業,進行了再次的政策基調确認,在防風險基礎上進行轉型與平穩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穩預期仍是重點方向,在兩會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确了政策邊界,呵護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這也是周三市場轉向風險偏好驅動的主要原因。

周三晚美聯儲會議召開在即,短期市場目光移向海外。疫情沖擊下經濟内生動能仍受考驗,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再次加強穩增長信心,重點關注地産部門的後續發展。能源轉型帶來的階段性沖突仍未消除,海外地緣沖突對于大宗商品供需擾動下,歐美電力CPI增速居高不下,國内電力供應及對相關行業影響不可忽視。中期來看,産業轉型仍離不開先進制造業參與,尤其是以智能汽車、新型家電為代表的闆塊兼具消費提振與制造高端化方向。

農銀彙理基金:或将迎來較好反彈視窗

市場方面,資金面的壓力有所緩解。前期市場急跌主因是市場微觀流動性惡化導緻持續負回報,導緻市場出現明顯超跌,股權風險溢價達到近8年來的極限狀态。前期微觀資金流出壓力主要集中在北上資金的持續流出,周三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入,市場微觀流動性壓力開始緩解。

展望後市,市場調整已經充分定價俄烏沖突、全球滞脹預期、穩增長擔憂等負面影響,目前主要指數估值大幅低于合理水準,中長期已經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

未來國内疫情控制和經濟見底回升是大機率事件,信用周期弱擴張拐點确認,市場整體下行空間有限。海外方面,通脹對全球資本市場估值仍有壓制,但該影響已逐漸被市場所預期,随着聯儲加息落地,有望推動海内外風險情緒回暖。

經過調整,市場成本效益逐漸凸顯、擁擠度明顯緩解,将迎來較好反彈視窗。穩增長和高景氣均衡配置是核心政策,建議投資者适度增加通脹受益行業配置對沖中期通脹風險。

浦銀安盛基金:信心提振,A股港股市場開啟反彈行情

市場信心受到提振,周三市場快速反彈。在前期市場悲觀情緒充分釋放後,後市行情有望企穩。目前為止,市場已經反映的風險包括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強化;俄烏沖突預期持續引發全球滞漲等風險;穩增長政策力度和持續性預期也有所反轉。

一季報是重要的業績驗證期,是修正業績和估值比對的視窗,新能源車、軍工、光伏、醫藥等能夠展現盈利能力的超預期景氣行業存在修複機會,此外,央企地産、消費等具有防禦屬性的穩增長闆塊也值得關注。A股全年結構性投資機會在中長期次元投資價值已經顯現。

中歐基金:等待信心修複

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目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表明目前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及突出地位,同時向市場傳遞積極信号,更重要的是修複廣大投資者對于實體經濟發展前景和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信心,同時,會議也表明對于中概股中美雙方的積極進展以及香港金融市場穩定問題的關切,是以,中概股和港股的長期發展前景仍值得看好;預計在金融委會議表态後财政和貨币政策仍有進一步加碼的空間。

由于年初以來指數及個股的調整頗為劇烈,滬深300指數較2021年12月的高點已累計下跌20%以上,港股及中概股也跌幅較大,但決定資本市場長期吸引力的根本仍為企業的中長期的成長性和行業景氣度,近期多個行業在劇烈調整後均出現了有吸引力的配置價值;短期内仍需提防快速下跌後私募和專戶基金淨值至預警線或清盤線後面臨的清盤風險。在資金面風險充分釋放之後,市場的上行趨勢有望在寬松政策加碼,以及産業政策等政策定調後再度浮現。

黎明前的痛苦并非黑暗本身,而在于日出前的等待,隻要抱有堪比黃金的信心,最終将看到新一輪旭日東升。從曆史經驗來看,情緒得到宣洩後,市場資金面結構往往較為脆弱,進而導緻行業表現集中化。預計短期市場對防禦性的追求仍将大于對成長确定性的關注,主要是财政投資穩增長相關的基建領域,尤其是其中的能源基建、綠電和數字基建,以及更廣泛受益穩增長的、低估值且高股息率的金融、地産和建築相關領域。

彙豐晉信基金:市場信心回歸,回到正常軌道

彙豐晉信基金宏觀政策分析師沈超認為,本周三市場普漲,主要是金融委會議提振了市場信心,打消了市場顧慮。疊加前期急跌,市場重拾信心後迎來大反彈。目前信心對市場尤為重要,前期市場的快速下跌源于預期轉弱,主要表現在對基本面和資金面這兩方面。周三的會議在基本面和資金面上都做了回應。一方面打消了市場對于穩增長政策會不及預期的擔憂。另一方面對上周以來港股中概股引發的恐慌情緒做了針對性說明,表示會繼續支援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是以,困擾市場的兩個問題都有了答案,市場信心回歸,市場回到正常軌道上。

總的來看,雖然目前市場還是有一些不利外部因素的影響,但估值在急跌後回落到中樞偏低位置,市場已經出現了很多高成本效益的投資機會。長遠看,在市場低估值的位置買入并等待估值修複的政策,具有較高的确定性和潛在回報可能。短期看,政策呵護的信号明顯,前期的壓制因素逐漸緩解,對後市我們或許可以更樂觀一些。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市場徹底回暖仍需待主要因素明朗

金融委的重磅發聲無疑提振了市場情緒,同時也再度确認了“穩增長”的着力點。外圍環境方面,美聯儲FOMC會議結果将于中原標準時間周四淩晨出爐,此前市場長期擔憂即将迎來靴子落地。展望後市,持續關注政策發力情況,短期在地緣政治、疫情等内外部因素交織下,市場徹底回暖仍需待主要因素明朗;中長期來看,基本面是核心因素,中國經濟基本面中長期趨勢向好,我們也将持續關注基本面向好的标的估值修複的機會。

諾德基金:前期若幹壓制市場的因素開始有了轉機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謝屹認為,周三市場反彈比較強勁,主要是前期若幹壓制市場的因素開始有了轉機,或者接近反轉。就烏克蘭局勢而言,其總統的電視講話已經比較明确的表态,烏克蘭可能不會再謀求加入北約,或将成為一個中立地區。俄羅斯方面的表态也是雙方接近了實質性的進展。這給市場相當大的安撫。其次,美聯儲的加息決議也會在周三晚揭曉,大機率還是小幅加息。加息預期已經完全展現在股價中,落地可能就是反轉的時機。最後,就國内而言經濟資料已經企穩,我們相信後續月份的複蘇會依次展開,基本面上升會是股價最大的動力。尤其今天召開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專題會議上,管理層給出了相對明确的指引,即貨币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适度增長,房地産要化解系統性風險。這為經濟的回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另外,目前壓制股市層面信心的,還有中概股的問題。在會議上管理層也表示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良好溝通并已取得積極進展,雙方正在緻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這也極大緩解了對海外中概股和港股的擔憂。綜合來看,疫情雖然還有反複,但是在諸多利好因素的共振下,我們相信疫情不會成為經濟複蘇的實質性障礙。是以我們對後續的行情保持樂觀,對全年的市場具有信心。

景順長城基金:市場将會回歸到正常的基本面投資中

展望未來,一是高層表态展現了對市場關心問題的重視,并對投資者重點擔憂問題進行了回應,對于穩定市場預期、緩解市場憂慮、提振市場信心有積極作用,同時也反映了高層對資本市場的呵護态度。二是周二公布經濟資料亮眼導緻投資者憂慮後續政策是否相對克制,還是會繼續推動穩增長政策的加碼落地,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穩增長基調大機率不變,短期疫情沖擊加大政策對沖力度的必要性,實際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達到5.5%左右經濟增長目标難度不小,1-2月份資料亮眼大機率不改穩增長大方向,政策需要繼續加碼,持續觀察3月份資料公布情況。三是近期市場連續回調後,估值水準已進入曆史偏低或者價值區域,部分前期估值偏高的熱門闆塊經曆回調後,估值壓力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我們看到不少優質公司估值已相當具備吸引力,長期配置價值凸顯。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斷推進及發力、投資者預期及情緒的企穩、海外不确定因素的降低,市場将會回歸到正常的基本面投資中來,A股中長期向好的趨勢依然不變。短期關注投資者情緒,警惕市場波動。

創金合信基金 :A股将迎來價值回歸

創金合信首席政策分析師王婧認為,從目前來看,俄烏沖突使大宗商品暴漲等因素對全球市場的負面沖擊正在過去,本周四美聯儲将公布議息決定,大機率不會超出市場預期,外圍環境有望回暖。而内部政策的明确偏暖和及時回應,疊加市場處于相對低估區域,将助力A股信心持續提振,推動價值回歸。

永赢基金:政策底後或很快将迎來市場底

金融委發聲維穩市場,有助于提振市場情緒。A股已進入底部震蕩區間,随着穩增長穩市場的信号釋放,市場有望企穩回升。金融委針對近期市場最擔心的一些問題給出了明确部署,包括國内的穩增長以及監管政策風險等,從2018年四季度的曆史經驗來看,政策底後面往往很快将迎來市場底部。另外,美聯儲第一次加息的沖擊影響最大,本周四淩晨即将靴子落地,後續影響有望逐漸弱化。疊加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漲勢已經趨緩,預計資源品價格或回歸理性,全球通脹壓力或将有所緩解。政策上,市場底部區間已逐漸探明,随着穩增長穩市場的舉措逐漸兌現,市場有望企穩回升。

諾安基金:後期市場震蕩,投資仍需謹慎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緩釋了投資者目前濃厚的悲觀情緒和交易結構踩踏的壓力,是周三市場強力反彈的主要原因。展望後市,我們認為市場短期進入震蕩狀态,在政策和信用效果清晰之前,投資仍需要保持謹慎。結構上側重于新基建、成長闆塊,以及高股息與低估值闆塊。新基建和成長闆塊之前調整幅度較大,部分公司估值已進入合理區間,未來業績高增速對股價形成支撐。

萬家基金:改革繼續深化,長期繼續看好A股優質資産投資價值

周三A股市場高開高走,盤中深V反轉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國務院金融委會議釋放重磅利好,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二是中美雙方監管機構溝通取得積極進展,中概股止跌強勢反彈。三是隔夜美國三大股指大幅反彈,提振A股市場情緒。

近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飙升,3月預計加息25個基點,美國2月通脹持續惡化。俄烏沖突持續,國際原油價格維持高位,外圍市場趨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可能短期仍有沖擊。但從國内來看,兩會目标定調5.5%略超市場預期,後續政策仍有望持續加碼,盡管2月新增人民币貸款、社融規模不及市場預期,随着穩增長發力,後續信用有望改善。資本市場改革繼續深化,長期繼續看好A股優質資産投資價值。

南方基金:A股已經非常臨近戰略性買點

周三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召開釋放了維穩信号,令市場重拾信心。總體上,會議明确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作”。會議還對貨币政策、房地産企業、中概股、平台經濟、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等近期市場關切和擔心的問題做了詳細讨論和積極回應,化解市場悲觀預期。

回顧近階段的市場表現,主要經曆着五大風險的考驗。一是A股市場自身輪動的風險,二是國内穩增長力度不及預期的風險,三是發達國家經濟從滞脹到衰退的風險,四是全球沖突更新的風險,五是市場自身的流動性風險。

從中長期的角度,估值是衡量市場位置更穩定可靠的參考名額。A股方面,中證800指數已經跌入戰略買入區間,滬深300距離戰略買入水準還有約4%的下跌空間。港股方面,AH估值則已經達到、或者是非常臨近戰略性買點。

總體看,市場目前估值的位置進一步強化了“逆向應對”的判斷,A股已經非常臨近戰略性買點,而港股則已經達到戰略性買點。

責任編輯:王傑 圖檔編輯:施佳慧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