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剛在微網誌上看到部落客“神奇的阿茆茆”發起的一個話題:“父母真的偏心老二嗎?”

部落客跟外國老公生了一兒一女,夫妻倆坦誠會對大兒子的要求更高一些,作為新手父母,他們免不了對第一個孩子有更高的期待,也少不了更多的焦慮。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因為大兒子1歲多才會喊媽媽,就讓他們特别緊張,生怕大兒子比同齡人落後太多。

而等到小女兒出生後,即使每個階段都比大兒子發育慢一些,他們也絲毫不在意,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成長節奏。

另外,部落客老公表示對兒子和女兒的教育方式是有差別的,他希望兒子能夠更堅強更抗壓,能夠學會保護家人。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帶兩個孩子一起運動的時候,當兩個孩子都做得不好的時候,他會對兒子說:“多試幾次!”而對女兒說:“那就明天再試試!”

很明顯,這對父母對大兒子的要求更高,而對小女兒則放任很多,是以看上去會偏心老二。

其實他們說小女兒出生的時候,爸爸特意把關注點放在大兒子身上,經常帶大兒子出去玩,讓他感受到爸爸的愛從來沒有改變。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他們更是經常直接對兩個孩子表達愛,兩個孩子都知道父母愛自己也愛另一個人,确定父母給予他們的愛是同等的。

自從國家開放三胎政策以來,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兩個或者三個孩子,能不能做得到一碗水端平,是考驗父母的一個重要課題。

畢竟,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全然的愛,那才是孩子幸福成長的基礎,更是孩子直面未來的底氣。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1】

為什麼孩子感覺到父母偏心了?

前幾日,演員孫俪發微網誌說,大兒子等等跟她說:“我不想做哥哥,想做弟弟或者妹妹。”

晚上臨睡前,孫俪跟等等認真聊了這個話題,等等說他覺得做哥哥壓力很大,每個人都覺得他大,是以他讓着妹妹是理所應當的。

等等還說,他做了好事不會被表揚,但妹妹做了一點點,大人們都會發出無數的贊美,他覺得很不公平。

在确認爸爸媽媽沒有這樣差別對待他和妹妹之後,孫俪告訴等等,她非常了解他的感受,因為讓小孩子來承受這樣的壓力肯定是不對的。

感受到媽媽的了解和認同之後,等等的心情好轉很多,他最後說:

“有時被人說了後會心情不好,不好的情緒會放在心裡面,有時情緒沒有控制好就會爆發了,因為畢竟我也是個小孩子,我也在成長。”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可以說等等是一個相當懂事的孩子,也是一個非常暖心的哥哥了,但是他依然感覺到了大人的偏心,讓他困擾了很久。

為什麼孩子會覺得父母偏心呢?其實無外乎受到性别、年齡和性格等三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首先是性别因素。

中國傳統的觀念是“重男輕女”,是以在大部分家庭中,父母都會在吃飯穿衣、上學買房等物質條件,噓寒問暖、關心愛護等精神支援方面偏心男孩。

随着時代的進步,現在出現很多“重女輕男”的現象,父母認為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所有對男孩的要求更嚴苛,而對女孩的态度更寬容。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其次是年齡因素。

我們大多聽過一句俗語:“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大部分父母都會對年齡小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也會在各方面的資源給予傾斜。

這種“誰年齡小就更愛誰”的想法和做法,其實很普遍,畢竟年齡大的孩子獨立能力更強,而年齡小的孩子可能還需要喂奶、哄睡。

第三是性格因素。

當一個孩子乖巧懂事、學習成績好,而另一個孩子調皮搗蛋、壞毛病一堆的時候,父母很難不會偏心,畢竟他們也是凡夫俗子。

同一對父母生下的孩子,很可能性格、脾氣、能力有很大的差異,而父母可能會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各自不同的偏向。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2】

父母如何做到不偏心?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院曾做過深入的調查表明,超過65%的媽媽和70%的爸爸,都有過偏愛某一個孩子的行為。

由此可見,無論在國内還是國外,父母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心行為,這是必須要正确對待的現實。

在此基礎上,父母要真的做到不偏心任何一個孩子,那麼以下三點可供借鑒: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首先,物質條件上同等對待,不要偏向。

前幾日,在朋友圈看到同僚曉芹發的小視訊,大女兒正在搶小女兒手裡的畫筆,小女兒不給,大女兒一邊打小女兒一邊說:“這是我的畫筆,還給我!”

曉芹出聲阻止大女兒,大女兒立馬質問曉芹:“媽媽你太偏心了!妹妹憑什麼拿我的畫筆?”

有其他同僚留言問曉芹為什麼不給小女兒也買一盒畫筆,曉芹卻說小女兒還沒有上幼稚園,買回來也是浪費。

其實不然,孩子們的心思很單純,就是兄弟姐妹有的東西,自己也必須要有,不然就哭鬧,還會指責父母偏心另一個。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無論玩具還是零食,給孩子各準備一份,提前說好各自負責并且不允許争搶,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公平。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其次,個性成長上各自精彩,不要比較。

演員黃磊家有一個2013年出生的小女兒和一個2017年出生的小兒子,他會在微網誌上記錄小兒子的塗鴉,小女兒的手工。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從黃磊的點滴記錄中,我們能看得出來小兒子的調皮和小女兒的文靜,他從來不會壓抑孩子 們的個性,更不會比較各自的優缺點。

雖然是同父同母,但每個孩子的脾氣、個性會有很大的差異,父母不能批評一個孩子脾氣暴躁的同時,要求他向另一個脾氣溫和的孩子看齊。

千萬不要說:“你的學習成績,哪天要有你姐姐一半好就謝天謝地了!”“瞧你這哭的樣子,能不能像哥哥一樣懂事?”

父母要懂得接納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格,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性去長大,父母越是淡定平和,孩子的成長才會各自精彩。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第三,給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支援和愛。

除非是多胞胎,兄弟姐妹之間會有一定的年齡差距,每個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對父母的需求是不同的,父母要懂得差別對待。

當上國小的老大需要輔導作業,而嗷嗷待哺的老二需要喂奶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分工協作,及時給予孩子不同的陪伴。

多帶活潑好動的孩子一起奔跑撒歡,多陪安靜内斂的孩子一起畫畫閱讀,父母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引導孩子更積極地成長。

曾聽過一句話:“人總是喜歡偏心,之後才有心口不一。”

父母要對經常對孩子表達“你是我的孩子,是以我愛你”,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才不會因為争搶父母的愛導緻不能和睦相處。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3】

做不偏心的父母,并沒有那麼難。

在微網誌上看到一位媽媽這樣寫到:“老覺得自己一碗水端平了,可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偏心。與其說偏心,不如說對孩子愛的方式不同。”

這位媽媽有兩個女兒,姐姐的性格比較敏感,父母平時比較照顧她的情緒變化,盡量不讓姐姐感覺到妹妹的到來,會讓她失去父母的關注。

除了日常的吃穿住行,還要輔導作業和日常談心,花在姐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遠比妹妹多。

而且已經上了國小的姐姐,可以跟父母更順暢地溝通交流,有什麼話或者小心思就會告訴父母,父母能夠及時地解決問題。

正處于幼兒階段的妹妹,得到的關注和愛本來就不少,是以父母平時并不需要明顯偏愛她。

孫俪兒子等等說不想做哥哥:父母真的會偏心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且處于不同的成長階段,父母在物質條件和精神支援方面,有所偏向其實是正常現象。

但隻要父母在内心深處,對兩個或者三個孩子的愛是一樣的,那麼做到不偏心任何一個孩子,其實并沒有那麼難。

正如俗話所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即使“手心”跟“手背”不一樣,但是對于父母來說,都是“心頭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