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平凡:刀筆不凡 饋贈不凡

▲ 我們要和平(版畫) 68.2×90.2厘米 1959年 李平凡 中國美術館藏

在中國,有這樣一位版畫家,他創作了大量以兒童為題材的版畫作品,他筆下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兒童形象生動、活潑、靈動,流露出對幸福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熱愛。他的版畫代表作《我們要和平》曾獲1959年德國萊比錫國際版畫展銀獎,成為許多人耳熟能詳的美術經典。近日,這件作品出現在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平凡不凡——李平凡創作及捐贈作品展”上,該展覽既是對李平凡先生誕辰100周年的紀念,也是對其無私捐贈的緻敬和感恩。

李平凡的一生與版畫創作緊密相連。在1922年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李平凡出生于天津。學生時代曾在天津美術館西畫科學習,從此打下美術創作基礎。1938年,在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的感召下,他開始自學木刻,從那時起,他的版畫創作就與時代的脈絡緊密相連。他用手中的刻刀刻畫出時代的悲歌。他的早期作品關注社會底層人民的艱辛生活,如《饑餓》《拾垃圾》《晚歸》等黑白木刻,通過描繪失業者、流浪兒、拾垃圾的農婦等貧苦人的形象,揭露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慘遭遇,抒發心中的憤怒與不平。這些版畫作品注重黑白塊面對比,人物形象質樸生動,一張張反映勞苦大衆悲慘命運的曆史圖景直指人心。

1943年,李平凡應邀赴日本神戶華僑學校任美術教師,并師從日本版畫家川西英,他刻苦學習日本水印木刻技法,其創作題材與風格也随之改變。通過描繪風景、花卉和天真爛漫的兒童,表達他對和平的希冀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1950年回國後,萬象更新的新中國深深觸動了李平凡,歌頌和平幸福的新生活成為他創作的動力,而兒童題材的作品成為他創作探索的重要領域。于是,一張張兒童生動樸實的笑臉從他心中流出,镌刻在畫版上、拓印在畫面中,定格在人們心裡。

1959年,李平凡為紀念世界和平運動十周年而作的套色版畫《我們要和平》,榮獲德國萊比錫國際版畫展銀獎。畫面上依次刻印三個少年兒童,分别代表了黃、白、黑三個人種。前面的孩童懷抱和平鴿,後兩個則把小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頭,顯示了亞、非、歐美兒童的親密無間和渴望和平。作品刻線有力粗壯,色調分明而調和,又富裝飾風味。這件作品為大陸版畫在國際藝術舞台上争得了榮譽,彰顯了新中國藝術家的格局和眼界,經過時間的沉澱,成為幾代中國人集體記憶中的經典圖像。

李平凡的創作不僅限于版畫,還有中國畫、獨幕喜劇畫、美術日記、藏書票等。不論哪種形式的創作,都能看出他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樸實表達。在李平凡的一篇美術日記中有這樣的題記:“文化部幹校地處湖北鹹甯。這裡的孩子會放牛,會養雞鴨,會打草,會幫助父母勞動,還愛讀書。孩子們都是人間的鮮花。”寥寥數語,透露出畫家對生活的熱愛、對孩子們的喜愛以及對他們寄予的希望。這段題記,可以說是畫家生活态度與藝術創作的最好注腳。

“他的作品誠如他的名字一樣,取材于平凡的生活之中,清新秀麗又興味盎然,沒有刻意營造的場面和故作驚人的情景,有的隻是樸實中自然流露的平凡而隽永的美。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美、表現美;又以自己淡然的人生态度創造美、傳播美,做到了于尋常中見精巧,于平凡中見不凡,這是真正的‘大美’。”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如此評價。

李平凡的不凡還在于他的氣魄與情懷。除了在藝術上卓有成就,他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在僑居日本的7年間,他深入研究了日本版畫的發展史,并利用一切條件廣泛收集日本版畫作品。從日本回國後,他利用這些珍貴的收藏舉辦相關展覽和觀摩交流活動百餘次,為國際版畫交流、中日藝術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梁。日本美術界對李平凡的人品和藝術造詣,給予了高度稱贊和評價,在他60歲生日時,日本美術界專門贈送刻有“日中美術友好交流紀念”字樣的玉石獎杯為他祝壽。日本新聞界稱他為中日“版畫友好的民間使者”。美術評論家齊鳳閣也稱:“繼魯迅之後,在中日版畫交流中貢獻突出,成績卓著者,當屬李平凡先生。”自1953年開始,李平凡在榮寶齋、美術學院、上海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家協會等機構和黑龍江、華北油田等地傳授日本水印技法,對大陸水印木刻的普及與提高起到了推動的作用。老一輩水印木刻藝術家,提起大陸水印木刻的發展,大都要談到李平凡的貢獻。

2004年,82歲的李平凡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将自己創作和收藏的共計1600餘件作品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這是中國美術館曆史上接受的規模最大的單筆捐贈,其藝術價值之高讓人慨歎。這批捐贈除了李平凡自己創作的版畫、中國畫、美術日記等作品之外,也有他畢生收藏的日本版畫、歐美版畫、日本藏書票等。在這其中,日本浮世繪和日本現代版畫多達700餘件,囊括了日本版畫自有史以來至現代不同發展階段的重要代表人物的精彩作品,基本構成一部較為完整的日本版畫史,極大地填補了中國美術館在日本浮世繪、藏書票等方面的收藏空白。

李平凡的一生都為魯迅先生所倡導的版畫事業奔走呐喊。他在世時曾表示:“如果概括我一生的生活和活動,能夠給我一個‘中國版畫藝術界的老勤務兵’的稱号,我将感到心滿意足。”回看李平凡的藝術生涯,吳為山說:“他将一生的創作都融入廣大人民的生活中,表現生活中那些平凡、樸實、真摯的美;他又将自己的畢生收藏捐贈給國家美術館,與人民大衆共享藝術之美。他用自己畢生的創作和無私捐贈實實在在踐行了作為一個新中國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堪稱楷模。”

來源|中國文化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