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作者:薩蘇

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綜合國際媒體報道,美國電視獎、杜邦-哥倫比亞獎獲獎記者兼影視制片人布倫特·雷諾在基輔郊外的戰鬥中遇難。

根據後來發表的布倫特遺體照片,他當時正是被覆寫在這條斑點被毯下面,是以基本可以确定這張照片是人們将他從遇難地點送出時拍攝的。

出于對于死難者的尊重,這張照片我沒有放在文中。

3月13日,法新社報道一名美國記者在基輔近郊的戰鬥中不幸遇難,經過查證,才發現遇難的竟然是美國著名攝影家,現年51歲的前《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布倫特·雷諾。他曾因在伊朗、阿富汗、海地、埃及等地的工作,與弟弟克雷格一起曾獲得杜邦-哥倫比亞獎,并因為對問題兒童新聞的追蹤獲得皮博迪獎(美國廣電文化成就獎)。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布倫特(左)和克雷格都是出色的記者和制片人。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兄弟倆的作品《Off to War》是記錄伊戰的經典作品之一,記錄了美國阿肯色州國民警備隊在伊經曆,充滿反戰氣息

那麼,布倫特是怎樣遇難的呢?

現在查明布倫特遇難的地方,是在基輔北部的伊爾平,同時還有一名記者(胡安)負傷。作為一名有着豐富戰地經驗的攝影記者,布倫特的遇難令人十分驚訝。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像他或者我們的唐師曾、邱永峥這樣的戰地老狐狸,都屬于打不死的。布倫特之死,可能與他過于深入前線有關。

伊爾平是俄羅斯軍隊從北部進攻基輔的要沖,這個小鎮地處白俄羅斯-烏克蘭邊境與基輔之間,堪稱基輔城的北方鎖鑰。俄軍和烏軍在此處反複争奪,戰鬥十分激烈。在俄烏談判舉步維艱的背景之下,基輔便成為兩軍争奪戰場優勢最關鍵的要點——俄羅斯攻占基輔幾乎意味着打赢了澤林斯基政府,而烏克蘭更不會放棄自己的首都。

俄軍已經從三面包圍基輔,但東西兩線因腹背受敵和地形原因很難作為主攻方向,隻有北線從白俄羅斯向基輔進攻地勢平坦,後勤補給友善,最為有利,伊爾平首當其沖。也許正是因為看到它的關鍵性,老牌戰地記者布倫特才會趕到這裡進行采訪。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由于前方戰況不甚有利,烏軍切斷了從伊爾平通往基輔的橋梁,竭力阻止俄軍突破防線。

這座公路橋是基輔北方最後一座橋,占領它便可以突入基輔市區了,故此烏軍對其十分重視,提前将其炸毀并進行布雷,隻留下寬約0.5米的通道供從伊爾平撤離的市民通過。布倫特便是從這裡繼續走向前方的。

從布倫特遇難的描述來看,他是在拍攝伊爾平的一批市民向基輔撤退時,遭到槍擊身亡的。無獨有偶,作為外國志願兵參戰的南韓網紅李根據傳不久前也在随伊爾平市民撤退的途中在這裡中炮身亡,雖然這個說法現在尚未得到證明,但可見伊爾平前線環境之殘酷。

布倫特曾是《紐約時報》記者,并一直持有該報的記者證,不過該報表示雙方最後的合作在2015年,這次并沒有安排布倫特到烏克蘭去,他可能是為了拍攝自己策劃的紀錄片前往戰地。他和自己的弟弟擁有獨立的影視制作公司,親臨現場也是他們兩人的一貫風格,隻是這一次似乎克雷格并未同他一起到達烏克蘭。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布倫特遇難後,随行人員拍攝了護照記者證,以證明他的身份,背景是烏克蘭黑土地的落葉,讓人感慨萬分。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從披露的照片來看,51歲的布倫特在戰場進行采訪很有經驗,不但醒目地攜帶了粘貼有美國國旗與PEACEKEEPER(維和人員)的标牌,挂有媒體标志表明身份,而且穿了防彈衣。但是在伊爾平這樣的戰場上,這一切都無濟于事。

布倫特究竟是怎麼死的呢?從法新社釋出的遺體照片看,布倫特的遺體腹部有條狀紫斑,耳朵有黑色淤血,是以最初老薩判斷他為遭受大口徑炮火攻擊身亡。這也是在戰場上記者最可能遇到的災難——大口徑炮彈和飛彈無法分辨你是記者還是戰鬥人員,巨大的沖擊波也讓單兵防護裝備變得毫無意義。

但随行人員和負傷的記者胡安證明,布倫特遭到的是槍擊。他們是乘車接近一個檢查站時遭到射擊的,當司機調轉車頭的時候,布倫特頸部中彈,當即身亡,他的防彈背心保護不到這裡。胡安腿部中彈負傷。

當時他們已經通過了烏克蘭軍隊控制和切斷的那第一座橋,但試圖向更前方的一座橋接近。布倫特因當場身亡,遺體一度被留在後面。找回的遺體被用擔架擡回。仔細辨認之下,其腹部的條狀斑痕似乎是在雪地上沾染泥雪和拖曳形成的污痕,其右手手掌也有同樣的泥污。從其遺體頸部前方沒有傷痕判斷,子彈可能打中了他的頸椎後側,這種傷肯定是緻命的。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腿部中彈的另一名記者胡安正被擡上救護車。

目前烏克蘭方面抨擊是俄軍開槍導緻了布倫特的死亡,而俄羅斯方面有網站認為不能确認是俄軍的射擊造成這一悲劇,并提到布倫特可能在伊拉克曾是美國的情報人員。俄羅斯官方對此沒有表态。

對此,筆者以為這隻是在打輿論戰,戰線交鋒生死攸關,戰地記者由于所在的位置和工作,很可能引起已經風聲鶴唳的前線人員對其誤擊,這幾乎是他們選擇這一職業時的宿命,至于子彈來自哪一方那隻能是上天的選擇。槍炮之下,記者也沒有生存特權,他們必須在這樣的環境中履行自己的職責。

戰地記者之神羅伯特·卡帕曾經說過:“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他自己也是在拍攝最後一張照片時觸雷身亡,為戰地記者預定了悲壯的結局。

布倫特的死,不是記者中的第一個,也肯定不是最後一個。雖然沒做過戰地記者,但作為同行,對每年超過兩位數以身殉職的戰地記者們依然深感痛切,他們和羅伯特·卡帕一樣,為讓世人得知真相而沖入危險。願和平早日降臨,使他們的鏡頭和才華轉向人間的甯靜時光。

美國杜邦獎攝影記者在基輔前線中彈身亡,照片揭示遇難細節 | 獨家

布倫特在伊拉克,一名日本記者評價他拍攝的時候“如同雕塑一般”。

【完】

歡迎關注公衆号【薩蘇】(sasutim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