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啟富投顧-收評:在别人貪婪時膽怯,在别人膽怯時貪婪

作者:魯召輝論财富

這世上,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質:能夠找到事物的底層邏輯,并能遷移運用它。

如何才能夠提升認知,找到事物的底層邏輯?

總結下來,就是重視常識,以及常識的積累。

何為常識?

毛澤東曾說: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查理·芒格曾說:在商界擁有一條非常有用的古老法則,它有兩步,第一步是找到一個簡單的、基本的道理,第二步非常嚴格地按照這個道理行事。這裡說的真理和基本道理,都是指常識。

常識是凝練的智慧,是簡潔的箴言。

巴菲特89歲高齡仍然保持學習的欲望,不斷地在接觸新的技能,他引用一句俗話自嘲:“老狗也有新把戲,是以我在學習新的知識并不斷練習”。連巴菲特也承認: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以下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關于人生和事業的53條箴言,值得被我們學習。

一、關于巴菲特的6條人生建議

1、在别人貪婪成性時膽怯,在别人膽怯時貪婪

巴菲特曾在伯克希爾公司年度報告上指出:在投資界,膽怯與貪婪兩大傳染病不時暴發,然而它們出現的時機無法預測,随之而來的市場失衡也捉摸不定,這無不與疾病持續的周期和暴發的猛烈程度息息相關。是以,我們從來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預測疾病何時到來、何時痊愈上。

我們的方法很簡單,隻需要在别人貪婪成性時膽怯,在别人膽怯時貪婪便好。是以,華爾街從不膽怯,相反,這裡歡聲笑語。

為什麼會這樣?生意不景氣,可老闆們卻在牛市上賺得盆滿缽滿。還有什麼能比這景象更令人興奮的呢?

不幸的是,股票不會一直比公司景氣下去。

2、89歲學會做PPT,最好的投資是自已

巴菲特作為頗具智慧的“前浪”,擁有非常多的人生哲學值得後輩學習。

比如在多次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強調,你能做的最好的項目就是投資自己。他曾舉了一個例子:想象一下,如果精靈來到一個17歲的孩子面前,允諾送給他一輛他想要的汽車,但有一個條件——不管他選擇了哪輛汽車,都必須讓它壽終正寝。

你可以想象得到,為了能讓汽車開上50年,那個年輕人一定會讀上10遍使用者手冊,更換機油的頻率也會是正常的兩倍。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得到了一副身體和一份智慧,我們沒法到了60歲再去修理它們,我們必須保養好它們。

一個人最大的資産就是自己。年輕時就要多思考,就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如若不然,你沒準70歲就一命嗚呼了。

巴菲特認為,很少有人能在一生中發掘出自己的全部潛力。

人的潛力往往比自己目前的能力要大得多。

巴菲特本人也将衆多的精力用于投資自己,曾專門花時間與金錢去學習溝通表達的技巧,剛過去的股東大會上,89歲高齡仍然在學習PPT技能。是以,巴菲特的重要觀點是要培養自己,找到你感興趣的東西,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而查理·芒格也認為應該給自己增加一筆精神複利,他決定把一天當中最好的時間賣給自己來改善自己的思維方式,再把剩下的時間賣給世界上的其他人。

3、終身學習,接受批評

查理·芒格常常稱贊巴菲特強烈的學習欲望,稱他為“學習機”。

學習和年齡無關,而是場遊戲。

盡管巴菲特年齡越大,學識越豐富,但他還在不斷地學習,這就是他最了不起的品質之一。

巴菲特也覺得自己看到什麼都想拿起來讀一讀。他建議道,好的投資人就該什麼都讀一讀。拿他自己來說,他常年閱讀,在奧馬哈公共圖書館生活了4年。10歲就讀完了館裡所有投資方面的書籍,有些書籍甚至讀過兩遍。

“讓你的大腦時刻保持競争意識,去發現有什麼你想做的事。然後你就得下水了——拿上點錢,自己行動起來。”他開玩笑道,紙上談兵就像讀愛情小說,和做愛完全是兩回事。

芒格坦言,巴菲特是他見過的最理智的人,巴菲特的學習能力對伯克希爾的成功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芒格認為,他們接受建設性批評的能力是伯克希爾成功的關鍵所在。他坦言:“伯克希爾是搭建在批評之上的。”

他回憶道,在收購時思糖果的談判中,要是賣家要價超過10萬美元,他和巴菲特就打算轉身離開。艾拉·馬歇爾說他們那樣做簡直不可理喻,他們應該為好的品質多花些錢。

馬歇爾說得沒錯。

自從1972年斥資2500萬美元購買時思糖果,這家公司已經為伯克希爾賺到了10億多美元的稅前收入。要是為了微不足道的10萬美元放棄這筆交易,那損失将會十分慘重。

4、做你能力範圍内的事,這樣才不會賠很多錢

股神巴菲特也是個普通人,他提到個有趣的觀點:做你能力範圍内的事,這樣才不會賠很多錢。

他覺得自己最好的主意不見得比别人的好到哪裡去,隻是他最糟糕的主意也沒讓他損失多少罷了。對于衆人詢問的積累财富的智慧,巴菲特回答道:花得要比掙得少,了解并隻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内的事,隻有那些你投錢進去的公司才是唯一重要的公司,不斷學習,不要認輸,堅持保留安全邊際。

舉個例子,巴菲特隻關心自己熟悉的、可把控的企業。因為看不懂科技股,巴菲特錯過了微軟、亞馬遜、谷歌。在伯克希爾第 52 屆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半開玩笑地說,自己沒有投資亞馬遜是“因為自己太蠢了”。

隻有看到自己的“愚蠢”,知道自己的能力的邊界,不被他人與市場幹擾,才能回歸理性,避免虧損。這些既是投資哲學,也算人生智慧。

5、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人共事

有人問巴菲特,給工商管理學碩士畢業生有什麼忠告?

巴菲特說:“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人共事,隻要能做到這兩點,你們準錯不了。

巴菲特覺得非常幸運能夠早早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他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讀了父親的很多投資方面的書,才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些什麼。他指出,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碌碌無為、敷衍了事。

理想的生活應該是為你願意無償奉獻的工作而工作。

經營伯克希爾,就是巴菲特人生中最大的趣事。因而巴菲特建議大家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查理·芒格附和道,隻要是他不感興趣的事,他一件也做不好。

而這展現在投資上,也要尋找有内心力量的人。巴菲特援引愛默生的話說道:“你内心的力量終究是全新的自然之力。”

巴菲特著名的投資案例之一: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其創始人羅斯·布魯姆金就是内心有力量的人。羅斯·布魯姆金這位沒有上過學的老太太将500美元變成了坐擁78英畝、價值4億美元的内布拉斯加家具賣場。她對工作精力充沛,一直工作到103歲。

巴菲特告訴大家,沒有什麼能比遵從自己的激情更重要的了。這就是伯克希爾傑出的管理人員具備的共同特點——他們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

6、和比你優秀的人交朋友,與智者同行

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話,你最好是跟比你優秀的人混在一起。和優秀的人合夥,你也将不知不覺地走向那個方向。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在1959年認識,從那時起,他們就成了朋友,共同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記錄。巴菲特曾評價查理·芒格:“查理盡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的投資訓練,但是他本能地就了解這一切,其水準不在我所見過的任何人之下。他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很高的智商,但是不管是在投資還是在很多其他方面,他們都難以企及查理的水準。”

在交朋友上,巴菲特建議大家把自己期望朋友能夠具備的品質一一列出來,然後讓自己慢慢養成這些品質。他強調,這是選擇的問題,與DNA無關,任何人都能養成良好的品格和生活習慣。芒格插嘴道,他們認識一些事業有成卻一個朋友都沒有的商人……的确是這樣。“這樣根本活不下去。”他總結道。

多看書籍也是一個交朋友的好辦法。

查理·芒格說,書讓你和各種各樣的人交朋友,甚至能讓你交到更多優秀的朋友。

二、查理·芒格:關于投資以及人生的47條箴言

1、關于投資者心性修煉的12個建議

生活的決定比投資的決定重要,獨立是賺錢的目的,而非相反。

知道你不知道什麼事情,比成為聰明人更有用。

承認無知,是智慧的開始。

人們都試圖變得精明。我隻想證明自己并不是在做傻事,但這比許多人想象的要困難得多。

使用定量的手段,可以找到劃算的買賣,但一旦跨越思維枷鎖後,那麼我們就能開始思考更好的投資機會了。

我的成功源自我的長期專注。

靜心等待将幫助你成為一名投資者,然而大多數人都處于迫不及待的狀态。

你必須要非常有耐心,你必須要等待,直到某件事出現,你才會發現自己所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

并不存在通過投資緻富的單一準則。你需要了解很多關于商業、人性以及數字的知識,别指望有一個神奇的系統可以為你完成這些工作。

成功的投資,既需要進取心又需要耐心,并且還需要準備好在機會出現時抓住它,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機會不會持續很久。

每個世紀,市場總會發生兩三次跌幅超過50%的情況,如果你無法平靜地面對這一切,那你并不适合當一名普通股東。相比起那些更有氣度、對市場波動更沉着的人,你理應得到平庸的結果。

我們年輕時并不知道有哪些事情能擴充我們的投資範圍,但我們會堅持不懈地學習,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随大流,隻會讓你更靠近平均值。

預測從來不是我的強項,而且我也不依靠準确的預測來賺錢。我們往往隻是買入好的公司,并一直持有。

渴望一夜暴富是相當危險的。

作為一名投資者,格雷厄姆在市場中獲得了許多經驗教訓。幾乎将他擊潰的大崩盤和大蕭條塑造了他評估公司的理念,也令其餘生都心有餘悸。他的所有方法都是為了擺脫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古訓說:“河水淹死會水人。”盡量别犯愚蠢的錯誤,而不是盡量表現得很聰明,擁有長期優勢的投資者都懂得憑借這點獲得難以想象的收益。

2、關于學習的18個建議

這是我生活中的經驗,如果能保持思考和閱讀的習慣,你就不需要去工作了。

極度專業化才是成功之道。

在過去的任何一年,如果你一次都沒有推翻過自己最中意的想法,那麼這一年就算浪費了。

每天結束時,努力使自己比早上起床時更加睿智一些。忠誠且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如果足夠長壽,大多數人都會擷取應得的回報。

在重要的學科領域掌握有價值的想法,并經常加以使用。記住要綜合起來使用,而不是僅僅利用其中的某一部分。

我喜歡能夠坦然承認自己很愚蠢的人。我知道,如果正面承認自己的錯誤,我會表現得更好。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學習竅門。

一個人從不犯錯,就能過上惬意的生活,但這是不切實際的。事實上,生活中的一個竅門就是要學會處理錯誤。不能夠處理好“心理抵觸”是許多人最終走向破産的常見原因。

生活中錯失的每一個機會都是鍛煉和學習的機遇,你要做的不是沉淪于自我憐憫之中,而是要以建設性的方式利用這些糟糕的打擊。

在我一生中,我所知道的智者,沒有一個不是在無時無刻地學習的。

如果你已經具備心智成熟的人所需的智慧水準,那麼你就有能力超過那些比你聰明的人。隻要從所有不同的學科領域,而不隻是少數幾個學科領域中汲取最關鍵的知識點,你就會比他們聰明得多。

在生活中,我見識過很多取得很大成就的人。雖然他們既不是最聰明的人,甚至也不是最勤奮的人,但是他們都是很善于學習的人。他們每天晚上入睡時都比起床時變得更智慧,孩子,這一點很重要,尤其在你面臨着人生的長跑時。

如果你想擁有智慧,就要靜下心來閱讀。這才是擷取智慧的正确途徑。

我們總是在不斷地學習、修正和摒棄自己的理念。及時快速放棄自己原有的理念是最寶貴的品質之一。還有,你必須讓自己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你不能夠比你的對手更清晰地闡述對方的觀點,那你就不能說你有一個值得驕傲的觀點。這是一項重要的思維訓練。

那些資曆比你豐富的人可能會因為動機導緻的偏見,或其他類似的心理因素影響他們的認知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有勇氣去推翻他們的決定。當然,有些情況下,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對某些事情缺乏認識,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相信專業人士。

我總是與某些人保持距離,他們對問題并不真正了解,但回答問題時卻信心滿滿。

我認為那些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人,都付出了很大代價。

有一句話說:“對拿錘子的人來說,看什麼都像是釘子。”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愚蠢的。大多數人接受了單一模式的教育訓練,就試圖采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即極端思想體系會束縛人們的頭腦,這一點是必須避免的。

3、關于人生經驗的18條箴言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保持理性是一種道德律令。在不該犯傻的時候千萬别犯傻。

我曾聽巴菲特說起過很多次:“推動世界前進的不是貪婪,而是羨慕。”

在我不感興趣的領域,我從未獲得過太大的成功。如果你無論如何都不能對某些事情産生興趣,那麼即使你非常聰明,你也很難獲得大的成功。

抵抗衰老的最佳措施,就是在老之前好好生活。

在婚姻中,你不應該去尋找具有良好的外貌和性格的伴侶。你需要放低自己的期望去尋找伴侶。

有人曾經問過我,在生活中誰對我的個人幸福貢獻最大,我說:“這很簡單,就是我妻子的第一任丈夫。”

如果說我有什麼成就的話,那主要是由于我堅持深入思考。

職業生涯的三條規則:1. 不要銷售你自己都不願意買的東西;2. 不要為你不尊重和不欣賞的人工作;3. 隻和你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與自己信任的人打交道,并讓其他人遠離你的生活。

通過對你身邊的人進行正面強化,來找尋成功之路。

當你面對一場難以置信的災難時,永遠不要因為意志崩潰而讓一場災難演變成兩場,甚至三場。

長期來看,偉大文明被超越并最終黯然失色的機率是100%。是以,你應該試圖搞明白文明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生活總是以某種方式傷害某人,又以某種方式幫助他人。面對生活中的打擊,每個人都應該積極應對。男子漢就應該這樣,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别總是抱怨,也别指望靠抱怨來解決問題。

如果你已經投資巴菲特有40年了,那麼即便他對你已經不再有用了,你也沒有抱怨的權力。

如果你擔心通貨膨脹,又不需要太多的物品,那麼最有效的保護措施之一就是,在生活中,你不能有太多荒唐的需求。

花費時間去擔憂無法處理的事情是沒用的。如果你總是感到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建議你在餘生中可以選擇做一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

文明的最高形式就是形成一種充滿強烈信任感的無縫網絡——不需要什麼流程,隻是可靠的人彼此互相信任……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你也會同樣渴望有這樣充滿信任的無縫網絡。如果你的婚姻協定寫了滿滿47頁紙,那麼我建議你還是不要結婚了。

總結

查理·芒格曾說,你要用那些不同領域的知識,去解決重要的基本問題。

我們之是以不停地學習、積累衆多思維模型,是為了增加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以至于讓自己做快速、正确的決策。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一旦你掌握足夠多的常識,你就能解決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絕大數問題。

正對應芒格所說的,“實體學、數學、化學能解決90%的事情。”

古語雲:學習如春日之苗,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不要忽視常識的力量,畢竟人生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投資顧問:魯鵬執業證書編号:A1130620080001

時間: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