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村莊的“六大戰略”之産業篇|陳家營村:握住村莊發展的脈搏

作者:微昭通
一個村莊的“六大戰略”之産業篇|陳家營村:握住村莊發展的脈搏

編者按:擺脫困境,一心想發展,突出重圍的人,往往積攢着更為持久的力量。無論是昭陽區永豐鎮陳家營村的華麗轉身,還是元龍社群的産業突起,一大批黨員幹部駐村幫扶,一大批能人返鄉創業,一個個緻富帶頭人帶領鄉親走出去,努力向前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

本号特别推出系列報道“一個村莊的‘六大戰略’”,以期從中國最小的基層組織:村(社群),一窺昭通大力推進實施的“六大戰略”,諸如鄉村振興、産業發展、交通改善、城鄉融合、生态布局、能人創富等。村莊的點滴發展,是昭通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新征程上的生動展現,也是昭通在烏蒙大地上交出的時代發展答卷。也許,這些微小的變化是昭通實作跨越式發展的最真實寫照。

一個村莊的“六大戰略”之産業篇|陳家營村:握住村莊發展的脈搏

昭通中心城市西南方向,坐落着一個美麗富饒的小村莊,百畝蘋果種植基地、黃牛養殖基地,支撐着村莊的發展;白牆灰瓦一的排排獨棟小洋樓、種滿了蔬菜瓜果的家庭菜園、爬滿綠色植物的籬笆,裝飾着村莊的門面;靜坐在亭子裡聽曲的老人,開着玩具車在廣場上撒歡的孩童,點綴着村莊的風景……

它,就是昭陽區永豐鎮元龍社群的陳家營自然村。

近年來,元龍社群聚焦昭通産業興市戰略,積極部署“産業興村”工作,集中資源力量,圍繞富民強村目标,着力優化産業布局,大力培育發展優勢特色産業,陳家營自然村形成了以黃牛養殖、蘋果種植為主導,水稻、草莓、櫻桃等綠色産業多點開花的布局,帶動群衆增收緻富。

走進伯格勒牧業黃牛養殖基地,勞工正忙着給圈舍裡的黃牛投喂巨菌草飼料,上百頭黃牛膘肥體壯,一身黃毛像綢緞一樣光亮,眼睛瞪得銅鈴一樣大,它們眼睛炯炯有神地望着勞工手裡的草料。

伯格勒牧業是第一家到陳家營村進行土地流轉、發展黃牛養殖的企業,因為伯格勒的到來,開啟了陳家營自然村蛻變的開關鍵——

2013年,伯格勒牧業采取以土地入股分紅的方式向群衆流轉土地,按照一畝土地4.7萬元的價格折算入股,每年入股1萬元可分紅2000元,當時陳家營自然村60%的家庭都參與了入股。第二年,群衆就領到了分紅資金,并一直持續至今。元龍社群黨總支書記馬殿彭說:“當時的老百姓根本不敢相信能領到這麼多錢!”

村民王世祥的父母當年用3畝多地入股,每年可以領到2萬餘元分紅資金,已經連續領了7年。王世祥說:“ 父輩都以種植洋芋、烤煙為主,廣種薄收,一家人生活艱苦,随着土地入股分紅,家裡的條件也慢慢好起來了。”

一個村莊的“六大戰略”之産業篇|陳家營村:握住村莊發展的脈搏

伯格勒牧業占地面積近300畝,是昭通市級農業産業化經營的重點龍頭企業,年産值達2000多萬元。伯格勒牧業采用以草代飼、以果代糧的種養雙循環的養殖模式,原生态養殖肉牛。目前,除了黃牛養殖産業,還不斷延長産品深加工鍊條,如今的産業鍊從巨菌草的種植可延伸到肉制品的加工,現有生鮮、腌制、休閑食品三大系列的清真牛肉産品。從草料的種植、黃牛的養殖到肉制品加工,整個産業鍊吸納了周邊村民100多人就業,解決了村裡部分群衆的就業問題,帶動了部分貧困家庭脫貧緻富。

随着入股分紅,群衆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了,陳家營自然村也迎來改革發展的契機。2015年,陳家營自然村開始了新農村建設,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帶領和群衆的積極支援下,對陳家營自然村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38戶住房進行了風貌改造,138戶老舊危房全部推翻拆除,重新規劃設計,建成了如今家家小洋樓、戶戶小花園的村莊格局。“确實是入股分紅,讓老百姓開始有了存款,再加上政策好,才有了今天的陳家營。” 馬殿彭說。

1月19日,冬日暖陽灑在蕭條的蘋果樹上,而萬物生蘋果種植基地裡卻是一片忙碌景象,60歲的李文憲正在招呼着勞工們修剪蘋果枝條。

李文憲是陳家營自然村人。2018年,昭通田源農業公司到陳家營自然村來流轉土地,規模化種植生态蘋果。當時的李文憲一家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聽到可以土地流轉,第一時間積極響應政策,将自家的1畝多土地流轉給公司。當年10月,李文憲就到萬物生蘋果基地的應聘,主要負責看管果園,每月有3300元的工資,老伴則在基地做季節性零工,每天80元,在家裡喂養着3頭豬和幾隻雞。老兩口通過努力,在2020年順利實作脫貧出列。

李文憲感慨道:“我們年紀大了,家裡還有一個身體殘疾的孩子,無法外出務工,以前靠種地根本無法滿足一家人的開支,現在我在這裡上班,有了固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也不用擔心了,還能照管到家裡。”

一個村莊的“六大戰略”之産業篇|陳家營村:握住村莊發展的脈搏

昭通田源農業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方式,按照每畝1200元的标準向周邊農戶流轉土地。為了多方幫扶群衆脫貧緻富,免費向陳家營自然村村民提供蘋果樹苗和種植管理技術指導,帶領群衆一起種出緻富果。“我們幫助周邊30多人在蘋果基地實作穩定就業,在用人時,優先選擇貧困戶,看着大家的生活都過得越來越好,我這心裡比蘋果賣得好更高興。”昭通田源農業公司負責人黃佑選笑着說。

萬物生蘋果基地的蘋果在市場上相當“緊俏”,黃佑選自豪地說:“現在經常有人打電話來訂蘋果,但是早就賣完了。”萬物生蘋果基地僅用了3年時間就實作3萬多棵蘋果樹的産量10萬公斤,60多萬元的收益,産品還供不應求。

“轉行發展蘋果産業,除了昭通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外,我們看到了政府在大力倡導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标志農産品,對蘋果産業的扶持力度很大,覺得有廣闊的前景。”黃佑選說。

萬物生蘋果基地在規模化種植蘋果前對土壤進行了改良,蘋果的種植采取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以草養樹的方式進行原生态種植,是以種出來的蘋果品質好;此外,除了紅富士等傳統品種外,還主推瑞雪、維納斯、秦脆等高端新品種,是以基地的蘋果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一個村莊的“六大戰略”之産業篇|陳家營村:握住村莊發展的脈搏

目前,蘋果基地正在申請有機認證,力争将昭通原生态有機蘋果打造成名牌産業,同時也将朝着千畝果園的目标進軍,力争成為有實力、有競争力的龍頭企業,輻射更多的鄉(鎮),帶動村民增收緻富,助力鄉村振興。

随着企業進村帶動産業的發展,村民真切感受到村莊的變化,都希望能大力招商引資,引入更多的企業來陳家營村投資。元龍社群黨總支委馬永朝說:“我自己就是陳家營村人,見證、參與、經曆着陳家營的變化。2014年以前,整個村子就5棟磚房,随着伯格勒牧業、萬物生等企業來到陳家營村,村裡的産業發展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一天天變好,希望有更多企業能來陳家營投資興業。”

現在,元龍社群正謀劃如何将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打造成為昭通中心城市周邊知名鄉村旅遊景點,也正在規劃利用陳家營自然村毗鄰西環高速、大山包一級公路的區位優勢建設農貿市場交易中心。

陳家營自然村的今天,産業興旺、鄉村美麗的多彩畫卷已然成型。

【記者視角】

鄉村要振興 産業是核心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核心。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曆史交彙點,市委、市政府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特别是視察昭通重要訓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對昭通“三個定位”“四篇文章”目标要求,制定了新一輪鄉村振興、産業興市、交通強市、城鄉融合、生态優先、人才支撐“六大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成為今後五年的工作重心。

如何建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鄉村?關鍵是要解決好農村産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定農村群衆能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

産業興則鄉村興。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将其總要求明确為“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排在首位的就是“産業興旺”,鄉村要振興,必須要有興旺發達的産業作為支撐,才能保障農村各項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隻有發展好産業,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讓農村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讓人才願意留在農村,讓城鎮的人才回到農村;隻有做大做強做優鄉村産業,才能保持鄉村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進一步帶動實作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陳家營自然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最好的實證,縱觀陳家營自然村的昨天、今天、明天,随着黃牛養殖産業、蘋果産業的發展,迎來了蛻變的契機,實作了從曾經土坯危房、泥濘土路到現在家家小洋樓、戶戶小花園的華麗轉身。

産業興旺是源頭、是關鍵、是核心,隻有産業興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離開産業的支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無從談起。

【國家政策】

國務院印發指導意見

六舉措振興鄉村産業

2019年6月28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鄉村産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與城鎮化關聯推進,聚焦重點産業,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突出叢集成鍊,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建構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推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意見》明确,鄉村産業根植于縣域,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地域特色鮮明、創新創業活躍、業态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是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産業。促進鄉村産業振興,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場導向、政府支援,融合發展、聯農帶農,綠色引領、創新驅動等原則,把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二、三産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産業鍊的增值收益、就業崗位盡量留給農民。力争用5-10年時間,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增加值占縣域生産總值的比重實作較大幅度提高,鄉村産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

《意見》提出六個方面任務舉措。一是突出優勢特色,培育壯大鄉村産業。做強現代種養業,做精鄉土特色産業,提升農産品加工流通業,優化鄉村休閑旅遊業,培育鄉村新型服務業,發展鄉村資訊産業。二是科學合理布局,優化鄉村産業空間結構。強化縣域統籌,推進鎮域産業聚集,促進鎮村關聯發展,支援貧困地區産業發展。三是促進産業融合發展,增強鄉村産業聚合力。培育多元融合主體,形成“農業+”多業态發展态勢,打造産業融合載體,建構利益聯結機制。四是推進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增強鄉村産業持續增長力。健全綠色品質标準體系,大力推進标準化生産,培育提升農業品牌,強化資源保護利用。五是推動創新創業更新,增強鄉村産業發展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促進農村創新創業。六是完善政策措施,優化鄉村産業發展環境。健全财政投入機制,創新鄉村金融服務,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完善用地保障政策,健全人才保障機制。

今日推薦

來源/新華社、昭通新聞網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校對/蔣睿 編輯/李章娟

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昭通 域内鐵粉群建設中,歡迎添加管理者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請備注縣區市名稱+姓名+聯系電話(如:水富市張小珏180XXXX0201),無完整備注不予驗證通過,感謝支援,謝謝配合!

一個村莊的“六大戰略”之産業篇|陳家營村:握住村莊發展的脈搏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衆号(wei-zhaotong)所推發圖文資訊,未經許可,嚴禁任何媒體平台、自媒體賬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轉載推送,一經發現,嚴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