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四川省極為偏僻的一個村子阿土列爾村,在海拔1600多米的懸崖頂上,被人們稱為懸崖村。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此前通往這個村子的唯一一條路,是搭建在懸崖上的藤梯路,人們踩着那些藤條,需要攀爬六個小時才能夠到到懸崖上,倘若一腳踩空,或者是體力不支,就可能掉下懸崖喪命。

懸崖村的生活物資都需要人從山下背上來,以前這裡沒有信号,沒有新鮮蔬果,連做飯最基本的鹽都是稀缺物品。

就是這樣艱苦的環境,原本能夠在縣城定居,生活在城市裡的吉伍爾洛。

卻不顧家人和丈夫的反對,堅定不移地選擇留在懸崖村工作,就連她懷孕期間都在懸崖村為工作忙碌着。

她說“這裡的孩子需要我,我不留在這誰留在這。”

究竟是什麼讓吉伍爾洛留在這樣一個坐落在危崖上的村子,這裡的孩子又需要她什麼呢?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吉伍爾洛的故事吧。

因為愛情嫁入懸崖村

吉伍爾洛是西昌市人,他的丈夫吉巴日洛則生養于阿土列爾村。

吉巴日洛在國中畢業之後就沒有再讀書了,而是選擇了入伍。

他在部隊期間曾想考轉士官,然而因為隻有國中文化沒有考上,之後從部隊轉業,回到涼山之後來到西昌做了一名交通協警,當時他十八歲。

很多美好的故事都發生在十八歲這樣一個風華正茂的年紀,吉巴日洛也不例外。

成為交通協警後他在西昌市西郊執勤,他執勤的地方是吉伍爾洛每周五從學校回家必經的地點,吉伍爾洛注意到他,“他穿警服的樣子很帥,每次經過都想看他多一眼。”

後來兩人互相認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吉伍爾洛愛上了這個男生。兩人之間的愛情簡單而平凡。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當時吉巴日洛告訴她自己的家在懸崖上,回家的路需要沿着懸崖爬藤梯,非常的危險,然而吉伍爾洛對此并不在意,她說“緣分到了,不管他的家住在什麼地方”。

在兩人交往了兩年之後的一天,吉巴日洛向吉伍爾洛求婚,那天是2015年的情人節,邛海邊放着音樂,很多人來見證吉巴日洛的求婚。

他走到吉伍爾洛的面前,單膝跪地大聲地對她說“嫁給我吧”。吉伍爾洛也極為爽快地答應了他的求婚。她說嫁給他自己非常有安全感。

求婚一個月之後,兩人在西昌舉行了婚禮,10月份,他們生了一個兒子。然而這麼久,吉巴日洛一直沒有帶吉伍爾洛回過老家。

結婚一年多以後,吉巴日洛帶着吉伍爾洛回老家,他們從西昌轉了很多次車,終于來到回村的山腳下。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吉伍爾洛面前是一座高聳的懸崖,崖壁上是綿延而上的藤梯,擡頭往上望去,藤梯似乎直插進雲裡,一眼望不到頭。

她心裡極為害怕,懷疑自己能否爬上去。丈夫吉巴日洛寬慰她“别擔心,要是爬不動了我就背着你”。

生活用品由吉巴日洛背在背後,吉伍爾洛則是背着兒子,兩人一路往上爬,爬一段時間歇一陣,足足爬了六個小時才到山頂上。

來到村子裡,目睹過大城市繁華的吉巴日洛,看着眼前這生養自己的村莊,人們居住在破舊的土坯房裡,靠着種洋芋和玉米勉強讨生活,隻覺得心酸“這裡仿佛是與世隔絕了一樣。”

吉伍爾洛雖然不太适應這一切,但是她并不介意,她說幸福和嫁到什麼地方沒有關系,她現在很幸福,這就足夠了。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吉伍爾洛是第一個嫁到懸崖村的大學生,她大學在西昌學院學習,畢業後能夠在西昌當老師。

然而2015年,涼山彜區被四川省政府列為了精準扶貧重點地區,其中有一個計劃是一村一幼,吉伍爾洛在了解到這件事情之後,決定留在懸崖村當一名幼師。

她的這個決定,受到了父母的阻撓。誰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夠有個安穩的生活,懸崖村位于那麼危險的位置,生活環境又非常的艱苦,他們怎麼能夠放心自己的女兒留在那。

但是吉伍爾洛的态度堅決,她說留在這裡的原因,有愛情的力量,也因為這裡的窮苦孩子,他們需要我們留下來。

艱苦的幼教生活

2016年9月,順利通過幼教考試的吉伍爾洛,就此在懸崖村留下當了一名幼教老師,是懸崖村的第一位幼教老師。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和吉伍爾洛一起在懸崖村任教的還有一位叫做甲拉曲洗的女老師。

因為條件簡陋,村子裡又沒有學校教室等,吉伍爾洛她們暫時将吉巴日洛家的堂屋當成教室。

教室裡的設施隻有幾個塑膠的圓凳子,一塊小黑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這就是幼教點。

不過在幼教點門前,她們豎起了一面五星紅旗,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活力招展的仿佛一切迎來了新生。

盡管幼教點已經有了,來聽課的孩子卻沒有多少,剛建立起來的時候,村裡隻來了幾個孩子。

對于沒走出去過一直居住在村子裡的人來說,他們不知道老師究竟對孩子意味着什麼,也覺得讀書沒什麼用,大多都不願意來。

吉伍爾洛便挨家挨戶的前去給人們做說服,一次碰壁不要緊,她再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家長們同意了為止。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後來,全村30個适齡兒童,全部都來聽課了,一個都沒有落下。

在教學工作剛開始進行的時候,孩子們并不會講漢語,吉伍爾洛的講課孩子們聽不懂,後來吉伍爾洛學習當地的方言,通過方言來講課,然後慢慢的教孩子們國語。

另外,孩子們的年齡結構也不一樣,教學起來非常費勁,吉伍爾洛就和甲拉曲洗商量,将孩子們分成了兩組。

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吉伍爾洛就教他們漢語拼音,帶領他們做遊戲;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就教他們認字、加減法的運算等。

慢慢的,孩子們的國語都講得很好了,性格也逐漸開朗大方。

吉伍爾洛說自己曾經做過離開懸崖村的決定,因為自己的孩子體質不是很好,在懸崖村生活連食物都成問題。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村子裡隻能種一些玉米和洋芋,想吃些新鮮的蔬果都是奢望,甚至連食物必備的鹽和調味品等都是稀缺物品,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她決定離開。

然而她教導懸崖村孩子們知識的那段時間,孩子們已經漸漸地對知識有所渴望,很多孩子拉着她不讓她走,甚至有些孩子為了留住老師,她們還拿來了自家的糧食分給她的孩子吃。

最終吉伍爾洛還是決定留在這個村子裡,她說要是自己真的走了,對這些孩子她會感到非常愧疚。

可是這裡的生活,實在是太過于艱難。剛來到懸崖村的時候,村子裡還沒有通信,手機也沒有信号。

吉伍爾洛的媽媽都聯系不到她,隻能是她主動跑去村子兩百米以外的懸崖邊才有信号給媽媽打電話。

後來吉伍爾洛任教期間懷了第二個孩子,孩子的營養極為重要,然而偏偏村子裡常常還停電,一停就是好幾天。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原本孕婦對營養的需求就很大,但是一停電,冰箱裡的食物都壞掉了,吉伍爾洛他們隻能吃備存的泡面,營養常常跟不上。

這時候還要勞煩在山下的丈夫抛下手中的工作買了食物送上山。

2019年,吉伍爾洛生下了第二個孩子,然而教學的工作不容放松,她背着孩子繼續教課。

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2020年3月7日,吉伍爾洛的第二個孩子僅僅才六個月大,就突發疾病去世。

為了懸崖村的這些孩子,吉伍爾洛失去了自己懷胎十月的寶貝,還有什麼能比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還讓人心痛的呢?

可即便經曆了如此悲劇,吉伍爾洛也沒有選擇放棄,她依然留在懸崖村陪伴着這些孩子。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她還沒有正式編制,卻承擔起了偏遠山區的幼兒教育,這樣的人何等可敬。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正是因為吉伍爾洛的辛苦耕耘,給這裡的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帶來了希望。

吉伍爾洛給孩子帶來希望

在懸崖村的幼教點,老師基本上每天都要教學生們基礎的日常小事,包括如何洗臉、洗手、刷牙等。

雖然現如今人們看到這個幼教點的孩子并不覺得有什麼特别的,但是相比于2016年吉伍爾洛第一次來到懸崖村的時候,孩子們有了很大的變化。

以前的時候,如果你叫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基本上不會搭理人,一動不動的,頭就在那埋着。

以前孩子們不喜歡跟人講話,就好像是讓孩子唱一首歌,他唱也不是,不唱也不是,最後就在那待着沒有回應。

現如今如果有人去到了懸崖村,就會有孩子滿臉微笑的望着來訪者,用稚嫩的國語跟人打招呼“嗨,您好”。這些孩子現在能夠講很标準的國語,性格也變得開朗大方。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這些孩子們充滿希望的轉變,都是吉伍爾洛帶給他們的。

其實在吉伍爾洛之前,懸崖村也曾經有過教學點,然而因為去往村子的路太難走了,需要爬藤梯,是以來到這的老師們都留不下來。

都是來了又走了,而且教學成果也不大,很多小孩子直到國小畢業了還不能把自己的名字給寫出來,後來慢慢的,教學點也就撤了。

是以那些村子裡的大人,對于老師這種職業并沒有多少信任,也不認為讀書有用。

吉伍爾洛卻改變了對這些人的印象,她讓村裡的人知道,她是負責的,用心的。

當初吉伍爾洛第一次看到這裡的那些孩子時,她們身上都是髒髒的,指甲裡也是黑黑的。

如果有東西掉在了地上,他們也是直接撿起來就往嘴裡送,當時她就想着一定要先把孩子們的這些習慣給改掉。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是以每次在上課前,吉伍爾洛先做的事情就是檢查孩子們的臉和手有沒有洗幹淨,甚至有一些孩子頭上還有虱子,吉伍爾洛發現了之後就會把孩子送回家,親自和他們的家長說注意洗頭的問題。

其實吉伍爾洛也能給孩子洗頭,但是她覺得,她不光要改變孩子,給孩子帶來好的習慣,也要讓家長有這個意識,要家長們也願意去改變。

另外,吉伍爾洛還堅持每天化妝,這個村子裡她是唯一一個化妝的女人。吉巴日洛說,在城裡人人都化妝,并不顯得奇怪,但是在這邊的話,如果誰化妝了别人就會以為這個女人肯定不行。

吉伍爾洛卻不這樣想,她說小孩子都會去模仿大人,如果我收拾得幹淨漂亮了,孩子們自然會跟着老師學,如果老師自己都不幹淨的話,又怎麼去說服怎麼去改變孩子們呢?

時間慢慢的過去,不止孩子們,整個村子都在吉伍爾洛的努力下變得有些不同。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那些孩子在幼稚園學會了上廁所,他們的家裡也跟着修建起了簡易的茅房,那些孩子變得活潑開朗了起來,村子裡的精氣神面貌也變得不一樣。

簡單來說,吉伍爾洛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希望,也給整個村子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2017年9月份,懸崖村有了第一批升入國小的孩子,在摸底考試中,那些孩子們全部及格,這種事情還是幾十年裡的頭一回。

懸崖村的變化

或許是吉伍爾洛偉大的堅守與付出,讓媒體注意到這樣一個地方,政府也對這個地方格外的重視。

2016年,州縣兩級财政撥款百萬元修鋼梯,打算将原來的藤梯給替換掉。不過因為懸崖村地勢的特殊,很多外地工程隊望而卻步,村民們便自發地出工出力。

那些搭建鋼梯的鋼管和扣件,都是村民們用筐、用繩子背上去的,再一個個的鑲嵌、安裝。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10個月的時間,他們朝着幼教點紅旗飄搖的方向堅定不移地搭建鋼梯,消耗了6000根、120噸的鋼管,這條上山路才打通。

以前吉伍爾洛上山需要六個多小時,現在隻用兩個小時她就能到山頂,這2550級鋼梯改變了懸崖村。

吉伍爾洛不再為食物而苦惱,也不用為教學物資而困頓,現在在政府的幫助下,幼教點除了黑闆外還有了液晶電視。

孩子們能夠通過電視看到外面的世界,另外孩子們還有營養早餐吃,還給孩子們安裝了午睡用的床。

現在山上通了網絡,手機常常是滿格的信号,吉伍爾洛随時随地能夠給父母打電話、發微信,父母能夠時常知道她的生活近況,也就不再催促她回到西昌。

現在懸崖村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前來旅遊,很多村子裡出去的小夥也回來了,他們衍生了一種新的職業“背夫”,有旅人想要上山,他們就幫忙背東西上山,一趟下來能掙五十多塊錢。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懸崖村的網絡通了之後,還有不少懸崖村的年輕人做起了直播,有的人還成了流量網紅,擁有數十萬的粉絲。

通過直播賣貨,懸崖村種植的青花椒還有核桃都被賣到了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有所盈利。還有旅遊開發公司在這裡開發了旅遊景區,懸崖村的未來一片大好。

關于教育方面,在山下勒爾村也建立了一個國小,操場上同樣有着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随風飄揚,和山頂幼教點的紅旗遙相呼應。

幼教點走出來的孩子都會在這裡進行國小階段的教育,孩子們還能夠住宿舍,不用每天上下攀爬回家。

看着懸崖村環境的改善,孩子們能夠有條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吉伍爾洛覺得自己更不能離開了。

懸崖村的女教師:女子排除萬難,背上11月的孩子,來懸崖村上支教

相信吉伍爾洛會陪伴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成長、學習,然後将他們送出大涼山,去見識外面更廣闊的天地。雖然她一直留在了懸崖村這樣一個小地方,可她的心卻比天地都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