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演員鞏漢林釋出了一則喜劇短視訊,再評中國男足,“我這演獨幕喜劇的怎麼就丢臉了”等台詞被指意在回應此前争議。前國足隊長馮潇霆深夜立即釋出長文,細說自己對中國足球的觀察和期待。
事情還要從前些日子說起。
兩會期間,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演員的鞏漢林在采訪中表示:
看看我們泛濫的“飯圈”,(明星)收入幾千萬(元)上億(元),還在偷稅漏稅;某足球隊,年收入三百萬(元)五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球場上沒有看到他們進球,完全給中國人丢臉。

鞏漢林提議,國家應對勞動模範表彰制度進行改革,“這種獎勵要讓全社會羨慕,讓全國人民感到欣慰,同時要讓大家看到模範是有價值的。”
這一番發言再一次引發球迷、觀衆對于此前中國男足表現的讨論,有網友稱贊“老藝術家一針見血敢于發聲”,也有網友表示“專業的事應該交給專業的人發言”:
足球評論員董路早前甚至發微網誌犀利評論稱:“有事兒說事兒,别總丢臉丢臉的,說的像平時走穴賺錢、春晚演個獨幕喜劇就能給中國人掙多少臉似的。”
有網友評論馮潇霆社交媒體:“你要退役了嗎?”馮潇霆回應:“退了,讓位給鞏漢林。”
一時間,有關鞏漢林評論中國男足的争議開始發酵。
昨天下午,鞏漢林在自己的短視訊平台更新了一則微喜劇短視訊,再現了今年春節期間中國男足和越南的比賽。
在短劇中,鞏漢林扮演的球迷難掩惋惜,而另一位演員則借角色之口“質疑”鞏漢林:“跟你這不懂足球的沒法交流,真給你們獨幕喜劇演員丢臉。”
鞏漢林回怼道:“怎麼說話呢,我們獨幕喜劇演員怎麼丢臉了?你這所謂懂球的專家才叫丢臉。”疑似隔空喊話馮潇霆。
昨天深夜,馮潇霆也發長文,稱“并非意在回應鞏漢林老師,隻是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長文中,他表示現在的比賽氛圍是“隻要不失誤就行”,因為一個失誤就會被外界無限放大,但沒有人記得他們曾為了搶一個球鼻梁骨斷了、肋骨斷了、膝蓋碎了。
馮潇霆說,“批評指責很容易,認識自己很難。中國足球隊的提升需要的是實幹家,而不是鍵盤俠。”
這一番隔空對話迅速引發熱議,“鞏漢林回應馮潇霆”、“如何看待鞏漢林馮潇霆隔空對話”等詞條登上熱搜。
馮潇霆的發言也點燃了衆多網友的怒點:
有網友發長文表示,從馮潇霆發文的委屈風格可以看得出來,國足内部的飯圈化已經完成了,他們開始用流量明星粉絲的邏輯,來應對大衆的憤怒了:“我們夠努力了,你們看不到嗎”、“千萬年薪降到百萬了,可怎麼生活啊”、“壞事都是俱樂部做的,你們不能罵球員啊”......這些看似有道理,但不就是飯圈邏輯嘛?“哥哥們永遠正确,錯的都是觀衆、經紀公司和這個讨厭的環境。”
“不想着怎麼把成績搞上去,卻去怪憤怒的球迷,甚至罵給球迷發聲的老藝術家。這種人簡直就是德不配位。”
也有網友非常理智地三點式分析了這場隔空對話:
“成績不好不一定被罵,但是球場上用眼睛防守态度消極活該被罵,失敗了找借口從來不是有擔當的責任人。”
面對一些質疑老藝術家不專業不懂球、“你行你上呀”等言論,有不少網友也是發文回怼:
這個行業如果說不得罵不得了,那麼說明大家都麻木了,對你徹底失望或者不關注了,足球運動員不應該是巨嬰,競技體育菜就是原罪,你需要經得起這樣的聲音,知恥而後勇,努力去賽場上拼搏把失去的給拿回來,博得大家的尊重,而不是擺爛我們就這樣,你行你上呀。
其實,在視訊中我們不難發現,鞏漢林的背後有兩個簽名足球,上面還有範志毅等國足名将的親筆簽名。可見,他應該是一位老球迷了。此番對于國足的發聲,或許也是出于内心的熱愛而“怒其不争”吧。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補充表示,“大家可能看到的都是視訊截取的片段,其實我的本意是希望多鼓勵宣傳我們的勞動模範,同時我想到社會上仍存在的一些亂象,就覺得很不齒,兩者的境界是天壤之别。是以,今年建議重新制定表彰勞動模範标準,讓大家看到勞動的價值。”
争議或許會告一段落,但關于争議中的議題仍亟待解決。這樣一番網絡隔空對話,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