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傑克·倫敦

傑克·倫敦是20世紀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野性的呼喚》《馬丁·伊登》。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傑克·倫敦是一個出生社會底層的作家,從他9歲時候起,生活就異常艱辛,就連上學也要靠他艱苦的勞動所得來支付。是以,他非常了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各種人物及其處境,以及底層人物向上爬的艱辛和毅力,他信奉“适者生存”的哲學。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有反映。比如《馬丁·伊登》。

《馬丁·伊登》

《馬丁·伊登》其實就是傑克·倫敦的自傳體。書中的主人公馬丁·伊登跟作者傑克·倫敦的人生經曆,甚至結局都非常相似。都是出身于社會的最底層,家庭生活貧困,但對未來的生活卻都充滿了美好的幻想。憑着個人的堅強意志和勤奮努力,終于擺脫了困擾他們的貧窮,擠進了上流社會。不過最後都因為落差太大而痛苦,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故事的主角馬丁·伊登是個水手,出身于社會最底層,缺乏教養、行為粗野。由于一次偶然的機遇,馬丁·伊登因為挺身而出救了律師莫爾斯的兒子,而有幸結識他們一家,并由此開始接觸上流社會。

這個華麗體面夢幻般的花花世界,跟馬丁·伊登所熟悉的一切都大為不同,讓他大受震撼。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讓他明白這才是人生,這才是生活。他對此由好奇逐漸轉為羨慕,尤其是對莫爾斯的女兒露絲産生了好感。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露絲既有文化又有風度,文雅而純潔,深深地吸引了馬丁·伊登。他為露絲的美貌所陶醉,幾乎忘掉了自己的身份,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到這個迷人的女人身上,他鄙視自己所處的那個階層,為自己低劣、簡陋的生活環境感到羞恥。

為了能夠得到露絲,他決心擠進上流社會,并通過大量閱讀,從言行和衣着方面認真地提升自己的品味,以便達到擺脫困窘進入上層社會以配得上露絲。雖然馬丁·伊登沒受過什麼教育,知識很貧乏,但他認為憑借自己旺盛的精力,隻要肯加倍努力就可以争取到他想要的一切。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馬丁·伊登希望通過寫作來實作自身的夢想,當然,這條路是艱辛的。他經常身無分文,忍饑挨餓,卻仍然廢寝忘食地進行創作。他盡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敏而好學,意志堅定,通過不斷地勤學苦讀讓自己逐漸變得學識淵博。

馬丁·伊登也很具有創作天賦,其作品充滿了生氣和力量,忠于現實,且敢于揭示社會的陰暗。當然,他嘔心瀝血創作的大量作品卻處處碰壁,無法出版。伴随着辛苦創作的稿子接二連三地被退回,旁人的奚落和惡意中傷也接踵而至。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馬丁·伊登意識到,其作品之是以被拒絕,原因無非是因為自己是個無名小輩。反觀那些在社會上受追捧的暢銷作品,不是渲染虛情假意的低級趣味,就是脫離現實,庸俗不堪,因為出版商們為追逐商業利潤隻看重名望。

就在馬丁·伊登心灰意冷、快要絕望的時候,他的一部作品在被一家出版社偶然采用并發表後竟轟動了文壇。随後,他原來受冷落的作品也都相繼以高額稿酬得以發表和出版,并在業内獲得了高度的評價。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馬丁·伊登瞬間成了當時美國文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各出版商紛紛慕名而來,各種報刊也相繼向他約稿。那些曾經對他冷眼相待、嗤之以鼻的親戚朋友以及上流人士,都競相攀附地回來讨好馬丁·伊登,雖然他們中很少有人懂得欣賞他的作品及其蘊含的内在美和力量。

當馬丁·伊登功成名就之後,之前主動放棄他而去的露絲小姐居然又回到他的面前,希望能與他重歸于好。當然,馬丁·伊登拒絕了露絲。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馬丁·伊登成功了,事業的輝煌雖然使他獲得了金錢、名譽和地位,但他感覺自己不是很快樂,除了痛苦,生存甚至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最終,他跳進大海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傑克·倫敦通過《馬丁·伊登》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僞善和醜惡。那個社會根本沒有什麼愛情、道德、廉恥,隻有赤裸裸的、冷酷無情的金錢關系。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馬丁·伊登在無名聲、又無金錢、更無社會地位時,人們鄙視他。一旦馬丁成名,那些庸俗自私的、滿身銅臭的、俗不可耐的政客們和社會名流們,便争先恐後地吹捧他、巴結他,甚至與他解除婚約關系的羅絲小姐,也親自登門拜訪,希望能與馬丁重新和好,在馬丁看來,他們都是一夥自私、庸俗、勢利、道德低下的無恥小人。

這到底是個什麼社會?

故事背景

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是美國曆史上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被稱之為鍍金時代,也叫進步時代。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19世紀末期,美國工業産值世界第一;1920年,美國GDP世界第一。從1865年到1920年,美國持續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使得經濟飛速發展,創造了經濟奇迹和巨額社會财富,社會整體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工業化所創造出的巨大物質财富也為每個勤奮和上進的人提供了無限可能的發财機遇,這就為那些處于社會底層而又力圖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們提供了希望和前進的動力。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伴随着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程序,美國的社會結構也發生着劇烈的變化,大量新富裕資産階級崛起。這些新富裕資産階級的成功與輝煌給普通美國人帶來了對未來生活和個人前途的美好憧憬。人們相信,在美國,人人機會均等,隻要經過努力拼鬥,大家都有獲得成功,實作夢想的希望。

是以,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尤其是來自底層社會的年輕人,為了擺脫貧賤的地位,他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挑戰自我,闖蕩社會,以求實作自己的“美國夢”,獲得個人幸福。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而這些新富裕資産階級是他們自己就是用自己的雙手去開辟一片天地,而不是跟舊貴族一樣,依靠祖輩的蔭澤、門第,也不同于社會底層,需要别人的幫助與施舍。

是以,他們崇尚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命運垂青、實作成功。在他們看來,國家并不是為向個人提供幫助而産生的,它隻能為個人的發展提供條件。個人如何實作自己的目标終究還是要靠自己。

傑克·倫敦筆下的美國:一個優勝劣汰、冷漠、虛僞、勢力的社會!

個人的貧困讓他們無法了解,因為機會與黃金似乎遍地都是,隻是看你有沒有盡力去争取。上天賜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隻要勤奮刻苦地努力,必然會獲得回報。之是以還有很多人淪為社會底層,主要是他們沒能抓住機遇,他們的一切的貧困和不平等都是由個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他們不夠努力和勤奮,他們懶惰、總想不勞而獲。

是以他們堅信“适者生存”的人生觀,崇尚弱肉強食,優勝劣汰,一個“社會底層”的“強者”,才能立足于那個時代的社會。

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客觀現實,随着經濟壟斷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财富越來越集中,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日益現實。階級差别和階級沖突日益加劇,靠自我奮鬥而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