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進中央:城鎮中國小教師缺編之“結”,需解!

作者:民進網

校外教育訓練機構大幅壓減、預收費監管基本實作全覆寫、校内普遍實作課後服務“5+2”全覆寫。

“雙減”實施近8個月,成效顯著,但在校外教育訓練減下來,學生作業減下來的同時,老師們卻反映負擔上來了。新的問題怎麼解決?代表委員們這樣建議。

民進中央:城鎮中國小教師缺編之“結”,需解!
資料來源:教育部。制圖:任靖

不少老師反映負擔加重  

2021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下稱“雙減”),提出要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雙減”實施近8個月,校外教育訓練機構減少了,孩子們的課内作業減少了,不少老師卻反映自己的負擔加重了 

“真的好累啊!”北京某國小一年級老師王梅(化名)告訴中新網,“雙減”實施後,她每天早上7:20上班,晚上7點後才能下班,每天要上課、做教案還要提供課後服務。  

杭州某國小的老師曬出了自己的作息表,每天6點起,晚上8點才能到家,并表示如果遇上要承擔公開課或教學比賽任務,每天晚上10:30前不要想離開辦公室了。“我終于活成了連家長都心疼我的樣子”。

民進中央:城鎮中國小教師缺編之“結”,需解!

圖檔來源:受訪者提供

而這些并非個例。  

據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育國情調查中心釋出的《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教師工作壓力和負擔有所增加,47.2%的教師每周純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  

民進中央調查發現,“雙減”後,不少一線教師在崗時間達10—11個小時以上,較“雙減”前明顯延長,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教師開展教科研等活動的時間被大幅壓縮,專業發展受到較大影響。  

此外,由于工作責任大、節奏快、任務重,教師普遍反映精神壓力較大。而對于政策實施主體的教師,尚未有相關的激勵與保障政策出台,一些地區也未嚴格執行“雙減”政策中對教師權益的保護規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指出,教師負擔增多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教育訓練機構壓減後,部分教育訓練機構的工作轉移到了學校老師身上;另一方面是一刀切、形式化的指令增加了老師的無用功。這兩種情況要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

民進中央:城鎮中國小教師缺編之“結”,需解!

資料圖:青海“雙減”後以“玩”代考。

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可行嗎?

随着“雙減”的不斷推進和課後服務的有序開展,“三點半”接孩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但老師們的休息時間卻被大幅擠占。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為教師減負發聲,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實行教師彈性上下班制。

全國政協委員孫太利建議,合理安排教師工作時間,減掉其不應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事項。探索實行彈性上下班制,将教師從超負荷工作量中解放出來。

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建議用延時服務積分制度為教師減壓。該制度通過以月或雙月為機關,對教師實行等同時間“調休”。

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課後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則建議,通過廣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課後服務,以及完善教師評價标準和評價方式、提高教師待遇或增加教師編制等方式,積極應對“雙減”後教師負擔增加的問題。  

儲朝晖認為,對于教師減負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如果教師負擔重,學生的負擔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減輕。改革剛剛起步,短時間内教師負擔加重可以了解。“但從長遠來看,要真正減輕學生負擔要靠效能提升,就是要教師有更多時間鑽研教學,設定更高效的教學,這是最關鍵的。”  

專家:需全社會形成新的教育觀和成才觀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看來,教師負擔加重也展現出“學生接受的教育全部來自學校教育”。課後服務“全覆寫”會帶來以學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問題,而過于強化學校教育,必定導緻其他教育弱化,進而影響學生的成長。  

專家表示,“雙減”要取得實效,就要在全社會形成新的教育觀和成才觀。一方面要堅持教育規律,清晰界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職責,各司其職;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拓寬學生的成才選擇,緩解家長的焦慮。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