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CU晶片傳遞時間達8個月!美日歐企業備受影響,中企本土化提速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已經過去了很多天了,但是目前局勢并未得到任何較大的改善,這也讓多個行業繼續受到大範圍的影響。除了能源、金屬等行業,受到最大影響的也許就是晶片行業了。

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向全球輸出衆多晶片關鍵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晶片材料供應國。此前,因基礎設施造毀壞,已經有兩家烏克蘭氖氣供應商停運。這件事讓全球市場恐慌加劇,生怕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材料會出現供應危機。在這樣的情況下,晶片是更加短缺了。

MCU晶片傳遞時間達8個月!美日歐企業備受影響,中企本土化提速

晶片短缺,MCU供應雪上加霜

俄烏局勢讓晶片短缺加劇,最近一家公司的研報更是以資料的形式羅列了晶片短缺的近況。

MCU晶片傳遞時間達8個月!美日歐企業備受影響,中企本土化提速

資料顯示,今年2月份,全球各類晶片的傳遞時間環比增加了3天,高達26.2周。這個傳遞時間指的是從買家下單到廠商交貨的前置時間。這就意味着買家平均要等待半年以上才可以收到産品!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最長傳遞紀錄。

今年1月份,晶片的交期有所縮短,但是如今交期再一次拉長,和俄烏局勢息息相關。最近,烏克蘭兩家氖氣供應商的基礎設施被毀壞,全球約50%的氖氣供應中斷,這更是讓晶片傳遞雪上加霜。

此外,這次晶片短缺還出現了明細的結構化特征。在所有供應的晶片中,MCU晶片是最短缺的。上個月,MCU傳遞期達到35.7周(大于8個月)!電源管理IC傳遞時間則次于MCU,傳遞時間拉長了1.5周。這兩款晶片是汽車核心元件必不可少的,也就直接影響了汽車行業的供應。

MCU晶片傳遞時間達8個月!美日歐企業備受影響,中企本土化提速

豐田就是深受“芯荒的影響”。3月11日,豐田宣布,今年4-6月份将縮減日本境内生産規模,削減比例分别為20%、10%、5%。3月12日,豐田股價大跌4.4%,市值蒸發約人民币4572億元。此前,豐田還在去年10月、今年1月以及2月總共關閉了38條生産線。

MCU晶片傳遞時間達8個月!美日歐企業備受影響,中企本土化提速

此前已有多個企業出現“晶片荒”

豐田并不是唯一一個受到晶片供應短缺的企業。

因俄烏局勢加劇,光刻機巨頭ASML也被迫尋找除了烏克蘭以外的氖氣供應來源,避免因連鎖反應造成工廠供應鍊中斷。

MCU晶片傳遞時間達8個月!美日歐企業備受影響,中企本土化提速

晶片龍頭英特爾也出現過晶片供應難的問題。此前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稱英特爾晶片供應緊張也許會持續到2023年。日本東芝公司也在3月7日表示,未來一年内電子元件的供應短缺問題都不大可能得到有效改善,未來東芝的供應緊張至少要持續到2023年3月份。

不過,受影響最大的可能還是汽車行業。法國汽車企業雷諾表示,晶片短缺預計會在今年上半年達到頂峰,美國電動車Rivian則稱,晶片供應的問題可能會讓今年計劃産量減少一半,約有25000輛。

MCU晶片傳遞時間達8個月!美日歐企業備受影響,中企本土化提速

此外,特斯拉、蔚來、小鵬、比亞迪等旗下的新能源車型都宣布會進行不同程度的漲價。如果“缺芯”加劇,未來也許會繼續漲價。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本土的MCU供應商可能會迎來供應潮。中國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具備本土化能力。目前晶片短缺嚴重,發展良好的MCU廠完全可以借助先發優勢搶占市場,如華大北鬥、兆易創新、傑發科技等企業都能滿足汽車所需的MCU零部件。

文 | 趙晉傑 題 | 曾藝 審 | 李澤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