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高調入局中低端市場,國産手機如何“堅守”與“轉身”?

“我想買個‘蘋果‘”。

自從iPhone13釋出之後,身邊的同僚對換個蘋果手機的事情總是念念不忘,奈何其價格總是居高不下,最後也隻能望而興歎。

憑借流暢的作業系統和先進的晶片,蘋果可謂是收獲了一衆“果粉”,但大多數消費者都會因其高昂的價格往往打消了念頭。而最近,這種情況似乎在迎來轉變。

3月9日淩晨兩點,蘋果春季新品釋出會如約而至。在釋出會上,蘋果正式推出中低端新機iPhone SE。

iPhone SE 系列的iPhone SE2022被視作是史上最便宜的5G蘋果手機,據官方透露最早将于3月18日正式開售,售價為429美元(約合人民币2710元)

蘋果高調入局中低端市場,國産手機如何“堅守”與“轉身”?

在社交平台上有網友戲稱:蘋果都降價了,我還要華為做什麼?

不能否認,大部分的情況下,對蘋果不抵觸的消費者在同樣價格的背景下,大機率會選擇蘋果。對國産手機來說,蘋果進軍中端市場無疑帶來了新的變量,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争正在拉開序幕。

蘋果開啟中低端進擊之路

此次蘋果釋出會主題為“高能傳送”,與去年一樣,活動繼續以線上的形式進行,而時隔兩年再次推出的iPhone SE将釋出會推向了高潮。

根據釋出會上的蘋果公布的資訊,iPhone SE2022以人民币2710元的價格再次重新整理了蘋果最低價。盡管此前蘋果有做過降低價格的嘗試,但無論是塑膠殼的iPhone5C,或者最早的iPhoneSE,價格從未像iPhone SE 2022一樣如此親民。為什麼定位高端的蘋果卻越賣越便宜呢?

根據調研機構釋出的資料顯示,蘋果市場在國内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提升至83.6%,龐大的市場佔有率使得蘋果在高端市場無法繼續實作突破。

盡管華為因供應受限淡出市場,蘋果暫時甩開重要競争對手,占據了高端手機市場大部分的份額,但蘋果在高端市場總體的發展趨勢仍舊疲軟。尤其是在2020年,蘋果全球市場佔有率下滑幅度曾達到了7%。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三星、OPPO、一加等國産手機廠商高端市場佔有率在國際上均有所提升。

簡而言之,蘋果在高端市場上存在的發展空間正在加速收緊。

為此,蘋果将目光盯上了低端産品線,并在低端機的嘗試中取得了符合預期的成績。根據蘋果公司2020年的财報資料統計,在第二季度,蘋果公司 iPhone SE 占據了iPhone 系列 19% 的銷量,這其中還有 26% 的人是從 Android 裝置切換而來。從國内的反應來看,iPhone SE 的熱度也要比之前預計得更高。PhoneSE2上市十幾天的時間,銷量就超過了很多國産旗艦手機上市兩三個月的成績。

蘋果高調入局中低端市場,國産手機如何“堅守”與“轉身”?

最近幾年,蘋果的手機産品線戰略逐漸清晰,即通過推出中檔價位的手機,将市場從高端延續到中端。蘋果希望以激進的定價政策将産品覆寫更廣泛的使用者群體,助力其軟體生态發展,并帶來長期的服務收入。

新一輪鲶魚效應的開始?

一邊是蘋果的高歌猛進,一邊是國産手機的艱難處境。受疫情影響,國内手機行業普遍缺少高端晶片,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廠商高通把國産手機廠商拿捏得太死。大部分的國産高端晶片和處理器來自高通,國産廠商無法做到自給自足。即便去年高通888系列發燒一年,國産手機廠商們也毫無其他可選擇的餘地。

同時,國内手機品牌自主研發之路走得并不順暢,很多的關鍵技術還沒有取得突破。以華為來說,盡管憑借自主研發的麒麟處理器和鴻蒙OS吸引了大批使用者。可一旦遭到晶片産能限制,将直接影響到整個手機業務的發展。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此前透露稱:2021年華為公司營收預計在6340億,與2020年相比大跌2155億,降幅接近30%。

除去晶片影響,大部分國産手機競争力都要低于蘋果。憑借着相對絲滑的IOS系統、自主研發的晶片和較為強大的軟體生态,iPhone從衆多手機品牌中脫穎而出 ,2022年初連續六周的時間在國内市場成為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其中,iPhone 13同比正增長11.4%,以超230萬台的銷量連續第四個月蟬聯國内市場單機銷量冠軍。

因為在中國市場上有着很高的受歡迎度,每次新機的釋出都會迎來一大波愛好者。可以預想的是,憑借着自身的品牌效益,iPhone進軍中低端可能将進一步吞噬國産手機的市場。

蘋果手機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國産手機其實也在嘗試走出去。此前的小米,一加和華為手機也取得過喜人的成績。2019年華為手機整體市場佔有率達到17.6%,比18年的14.8%增長2.8%,超越蘋果14.5%的市場佔有率,達到全球第二,第一名為三星,整體市場佔有率21.8%,第四和四五名分别是占據了市場佔有率9.2%的小米市場和8.2%的oppo。

但受疫情和政策影響,國産手機“出海”之路仍充滿艱辛,2021年在國外市場的份額足足下降10%。國産手機在國外的高端市場嚴重受挫,其中的主力華為因晶片停産和5G受阻的原因在國外市場嚴重縮水,美洲地區占比下滑高達24.5%。

作為瞄準中低端手機市場的iPhone SE2022,可能會讓本就内卷化的國内智能手機市場進入新的競争階段,但反過來對于國内消費者來說卻是一件好事,當iPhone也加入到中端市場競争中,将像一條“鲶魚”,繼續推動國産手機們提升成本效益和差異化,更好的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蘋果高調入局中低端市場,國産手機如何“堅守”與“轉身”?

國産手機如何“堅守”與“轉身”?

一面是“蘋果價格小米化”,另一方面卻是“國産手機蘋果化”。最近幾年,國産手機開始進軍高端市場,在國産旗艦手機中,小米數字、MIX以及 Ultra系列,OPPO Find 、X系列,vivo X和S系列,以及榮耀Magic系列,價格都已升至5000-6000元區間。

國産品牌沖高端核心路徑主要有兩條:

一是與奢侈品牌聯名,例如OPPO與哈蘇、蘭博基尼,一加與邁凱倫,vivo與蔡司,旗下iQOO與寶馬,小米旗下紅米與奔馳,通過營銷手段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績。例如OPPO Find X 蘭博基尼版,通過小米商城的官方資料來看,僅僅通過聯名蘭博基尼,就比同類型産品價格高了3000元,且銷量比OPPO Find X系列産品高出20%。

二是不斷提高手機配置,因為國産手機的更新換代頻率非常高,如今平均每年要釋出兩代,很多技術上又剛剛推出,國産手機就能夠迅速加以使用。但目前國産手機使用自主研發技術的比例卻不高,主要是自主晶片還不具備相應的能力。

據業内人士介紹,從供應端來看,安卓手機市場中的通訊基帶主晶片中,國外晶片的供應數量占比超過了50%。國産手機品牌如華為、小米、OPPO、vivo等,通訊基帶晶片大部分使用國外晶片。一旦晶片供應出現問題,國産手機行業将處于非常被動的位置。

僅靠營銷和照搬并不是長久之道,想要成就高端唯有創新産品。

如果沒有創新,隻是憑借營銷和配置去沖擊高端的話,使用者确實不會去買賬。例如華為之是以能夠在高端市場一路高歌,其原因就在于具備自主研發的能力。而其他大部分的國産手機品牌,互相之間同質化太過于嚴重,配置上無法形成差異性也使得國産手機品牌們難以像蘋果那般有着極強的使用者黏性。

需要明确的是,盡管蘋果推出低端新機,但國産手機廠商跟随降價的狀況應該不會出現。各家手機廠商基本還是會去做好自己的産品營運政策,比如持續去一線了解管道、使用者的真實訴求,或者針對産品核心功能的持續打磨,進行自主研發和産品的優化。

而研發的關鍵就是不斷地探索新技術,通過探索進行産品的優化,去滿足客戶需求,以及客戶需求的敏感度,制造合乎客戶需求的産品與服務。

不管從産品力還是産品的側重點來看,國産手機其實都存在自身的優勢和生存的空間。蘋果的優勢在于擁有高科技的軟體生态,但在本地化功能适配上,蘋果反而遠遠不及國産手機品牌

此外,國産手機也在尋找獨特的發力角度,從不同的方向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騰訊旗下的黑鲨遊戲手機。作為主打遊戲電競的手機品牌,黑鲨搭載骁龍845處理器,采用18:9全面屏以及炫酷的外觀設計,追求強力續航能力。去年的黑鲨4系列市場回報十分不錯,開售僅5分鐘全網銷售額就突破了2億。

未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蘋果所謂的”降維打擊”,并不會讓國産手機陷入絕境。隻要國産手機不做一隻“躺在溫水中的青蛙”,中端市場這盤棋的結局還尚未可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