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21世紀西北太平洋被除名的台風名字

作者:紫金城之巅特别專欄

要想了解更多方面的精彩内容,就能關注我的頭條号,金哥等你哦。

大家好,這裡是紫金城之巅的《熱帶氣旋(台風)故事彙》歡迎各位小夥伴們收看本期的精彩内容。

應廣大網友想要看這些年西北太平洋被除名的台風名字要求,今天就給你們推出這個内容,内容有點複雜,涉及的台風名字比較多,可能會有一些誤差或缺口,望大家看完。

盤點21世紀西北太平洋被除名的台風名字

2001年

2001年第26号台風“畫眉”(熱帶風暴),雖然不是很強,但它是有史以來最靠近赤道的台風,是以被除名了,替補命名為“琵琶”(Peipah)。(中國澳門命名)

2002年

2002年第6号台風“查特安”(超強台風),登陸日本關東平原,造成多人喪生和嚴重的财産損失,替補命名為“麥德姆”(Matmo)。(美國命名)

2002年第15号台風“鹿莎”,襲擊南韓西部,替補命名為“鹦鹉”(Nuri)。(馬來西亞命名)

2002年第26号台風“鳳仙”,造成關島大量人員傷亡、财産損失,替補命名為“紅霞”(Noul)。(北韓命名)

2003年

2003年第1号台風“欣欣”,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造成一定災害。

替補命名為“白海豚”(Dolphin)。(中國香港命名)

2003年第7号台風“伊布都”(超強台風),造成菲律賓、大陸華南地區重大人員傷亡。

盤點21世紀西北太平洋被除名的台風名字

僅在中國廣西就造成12人死亡,損失超過5億元。

替補命名為“莫拉菲”(Molave)。(菲律賓命名)

2003年第14号超強台風“鳴蟬”(Maemi),造成南韓150多人喪生。

損失無法計算。

替補命名為“彩虹”(Mujigae)。(南韓命名)

2004年

2004年第1号台風“蘇特”,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關島、北馬裡亞納群島、帕勞、中國台灣、日本等地帶來一定自然災害和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銀河”(Mirinae)。(南韓命名)

2004年第8号台風“婷婷”,造成日本南鳥島4人死亡,多人受傷,并造成一定自然災害。

替補命名為“獅子山”(Lionrock)。(中國澳門命名)

2004年第14号台風“雲娜”(強台風),“雲娜”台風登陸中國東南沿海。

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81.28億元。

替補命名為“凡亞比”(Fanapi)。(密克羅尼西亞命名)

2005年

2005年第9号台風“麥莎”(強台風),給大陸華東地區造成重大損失。

40萬人被撤離,上海地鐵停運。

僅浙江直接經濟損失達65億元(其中甯波損失27億元)。

江蘇發生狂風暴雨天氣,并且造成經濟損失達12億元。

替補命名為“帕卡”(Pakhar)。(寮國命名)

2005年第14号台風“彩蝶”(超強台風),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替補命名為“杜蘇芮”(Doksuri)。(南韓命名)

2005年第19号台風“龍王”(超強台風),給大陸台灣、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造成大風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員傷亡,替補命名為“海葵”(Haikui)。(中國命名)

2006年

2006年第1号台風“珍珠”(強台風),在菲律賓、中國東南部、台灣總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億美元的損失,替補命名為“三巴”(Sanba)。(中國澳門命名)

2006年第4号台風“碧利斯”(強熱帶風暴),在菲律賓、中國東南部、台灣總共造成800多人死亡或失蹤以及44億美元的損失,替補命名為“馬力斯”(Maliksi)。(菲律賓命名)

盤點21世紀西北太平洋被除名的台風名字

2006年第8号台風“桑美”(超強台風),在馬利安那群島、中國東南沿海以及台灣省總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山神”(Son-Tinh)。(越南命名)

2006年第16号台風“象神”(超強台風),在菲律賓、海南、越南、高棉、泰國總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麗琵”(Leepi)。(寮國命名)

2006年第22号台風“榴蓮”(超強台風),在菲律賓、越南、泰國總共造成于81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替補命名為“山竹”(Mangkhut)。(泰國命名)

2007年

無。

2008年

2009年

2009年第8号台風“莫拉克”在台、閩、浙、贛造成巨大損失,遇難人數600人以上,8000餘人被困,造成台灣數百億台币損失,大陸損失近百億人民币,被除名,替補名為“艾莎尼”(Atsani)。(泰國命名)

2009年第16号台風“凱薩娜”造成菲律賓、南海諸島、越南共計402人死亡,造成農業經濟損失重大,替補名為“薔琵”(Champi)。(寮國命名)

2009年第17号台風“芭瑪”(超強台風)造成菲律賓重大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台灣降水量打破全年記錄,給海南、廣西等省造成一定洪澇災害,經濟損失慘重,死亡441人,替補名為“煙花”(In-Fa)。(中國澳門命名)

2010年

2010年第11号台風“凡亞比”(超強台風)在中國東南部、台灣總共造成101人死亡,41人失蹤。

盤點21世紀西北太平洋被除名的台風名字

因災傷病328人,緊急轉移安置12.9萬人,直接經濟損失51.5億元人民币。

其替補名為“雷伊”(Rai)。(密克羅尼西亞命名)

2011年

2011年第21号台風“天鷹”(強熱帶風暴)在菲律賓棉蘭老島造成1200人以上死亡,财産損失占到全年西太熱帶氣旋總數75%以上。

替補名“天鴿”(Hato)。(日本命名)

2012年

2012年第24号台風“寶霞”(超強台風)在菲律賓棉蘭老島影響620餘萬人口,造成1000人以上死亡,房屋6萬間全倒、9萬間半倒,經濟損失近十億美元。(高棉命名)

2013年

2013年第1号台風“清松”(熱帶風暴)在菲律賓造成影響,被除名。

1311尤特:尤特是近年來對廣東造成最大破壞的熱帶氣旋之一。

在西南季風的支援下,尤特登陸後從廣西掉頭回到廣東,并徘徊四日之久,期間一直保持着較好的結構,進而為粵西到粵東的廣東全境帶來創紀錄的強降水,惠州局地過程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潮汕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京廣線中斷,至少52人在尤特造成的災害中死亡或失蹤。

1323菲特:菲特是1949年以來10月登陸中國大陸的最強熱帶氣旋。

由于登陸時強度強,加上深秋背景氣壓較高,氣壓梯度大,登陸點附近出現令人瞠目的風速,浙江幾項風速記錄均被其打破。

而真正令菲特載入史冊的是其北側倒槽在浙江北部制造的破紀錄的特大暴雨,浙江全境有多個國家級站點的日降水量記錄被打破,浙江的日面雨量紀錄由1962年9月6日的109mm重新整理至2013年10月7日的149mm,而過程面雨量亦位列曆史第三位。

作為浙北降水中心的餘姚被大水圍城數日,城市完全癱瘓。

僅甯波一市的經濟損失就超過270億元,成為有史以來浙江經濟損失最為慘重的熱帶氣旋。

1330海燕:還是菲律賓。

不過,這回的主角是海燕自己。

全世界氣象工作者、氣象愛好者都在2013年11月8日這一天目睹了這個星球上最不可思議的神迹。

亞太各大氣象機構均給出了封頂最高或有史以來最高強度。

事實上,以下任—一項都能成為海燕被除名的理由——有紀錄以來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之一、衛星分析(德沃夏克分析法)廣泛應用以來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有紀錄以來全球登陸時最強的熱帶氣旋、菲律賓死亡失蹤近萬人、西北太平洋1975年以來緻死人數最多的熱帶氣旋……,被除名,替代名“白鹿”。

2014年

1409威馬遜:超強台風“威馬遜”以17級的威力(風速70米/秒)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一帶沿海登陸,此後“威馬遜”一路向西北方向肆虐,重創海南,特别是海口、文昌地區,房屋倒塌、樹木折斷、内澇嚴重、停水斷電,給人民群衆生産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

此外,“威馬遜”還對廣東、廣西等地區造成嚴重損失。

“威馬遜”共導緻大陸直接經濟損失384億元,大陸56死18傷20失蹤,被除名,替代名“博羅依”。

2015年

1513蘇迪羅:“蘇迪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福建中部對浙江綜合影響程度第一位的台風,浙江全省有18個縣(市、區)、124個鄉鎮緻災強度達到特重或嚴重等級。

“蘇迪羅”給溫台麗等地帶來了百年不遇的強降水,導緻溫州平陽縣順溪鎮發生重大災情。

另外,文成、泰順、平陽等地的降雨也是100-120年一遇的。

“蘇迪羅”除了對浙江造成了很大影響,全國還有很多城市都被它“掃蕩”了。

“蘇迪羅”給大陸11個省(直轄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浙閩蘇台等地受災嚴重。

蘇迪羅在中國台灣省登陸帶來的暴雨和狂風造成大範圍電力供應中斷,以及至少8人死亡、420人受傷;中國東部地區則因百年一遇的降雨導緻洪水和山體滑坡,有至少26人喪生,直接經濟損失數百億元,被除名,替代名“沙德爾”。

1522彩虹:強台風“彩虹”在廣東湛江市坡頭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達15級。茂名至湛江高速全線封閉狀态。

“彩虹”是2015年首個登陸粵西的台風,登陸時挾着狂風暴雨,導緻湛江市區一片狼藉,全城交通近乎癱瘓。

街道上的保安亭,金屬廣告牌,被挂到随處都是。大街小巷随處可見倒伏在地的樹木,斷枝殘葉一片狼藉。

道路兩旁的商鋪全部關閉。

汕尾海豐出現龍卷風,其中導緻番禺順德6人死亡215人受傷。

此外,龍卷風還導緻廣州市大面積停電,其中廣州市海珠區番禺區大片街道社群停水停電、交通燈失靈、停車場擁堵。

廣州供電局稱,受龍卷風天氣影響,導緻位于廣州番禺區的500千伏廣南變電站失壓,造成5個220千伏變電站失壓,影響海珠,番禺部分使用者停電。

“彩虹”造成廣東湛江等9市42個縣不同程度受災,累計受災人口353.4萬人,因災遇難者升至18人,4人失蹤,緊急轉移安置17.04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8.27萬公頃,倒塌房屋3374間,直接經濟損失232.4億元,被除名,替代名“舒力基”。

1524巨爵:“巨爵”是一個強度相當猛烈,而路徑難以預測的熱帶氣旋。

巨爵在登陸菲律賓呂宋前兩度快速增強,對當地構成重大威脅,而西風槽卻在巨爵橫掃呂宋之時打擊副熱帶高壓脊,結果原先高速逼近的巨爵登陸後卻緩慢移動,帶來極具破壞性的風力之餘,更使當地暴雨連綿不斷,造成嚴重水患。

北半球入秋後的西風槽向來詭谲難測,令巨爵于穿越呂宋時的路徑倍添變數,各大電腦數值預報模式對巨爵穿越菲律賓時的預測路線落差巨大及搖擺不定,甚至在巨爵整個生命史内,從未出現路徑近乎一緻的集合預報,每一次集合預報顯示的預測路線皆極為分散。

共約有24000人事前避難,約2900000人受災。

937處洪水、溺死事故6件、滑坡等事故4件,發生牆壁和樹木倒塌、觸電等事故,共造成47人死、83人傷、4人行蹤不明。

117000棟住宅被破壞,确認經濟損失99億1000萬菲律賓比索(約2億1880萬美元,約13億7290萬人民币元),被除名,替代名“小熊”。

1527茉莉:台風“茉莉”近岸加強,以超強台風級登陸菲律賓,之後有所減弱,随後“茉莉”進入菲律賓群島中部的錫布延海,“茉莉”在這個隻有台灣海峽大小的内海中再次加強,橫掃菲律賓中部後,帶來嚴重的水災,之後進入南海,在南海減弱并消失。

“茉莉”共計登陸8次。

重創菲律賓,使菲律賓全國進入“災害狀态”,造成菲律賓45人死亡,被除名,替代名“查帕卡”。

2016年

1614莫蘭蒂:台風“莫蘭蒂”(馬來語:Meranti)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指一種高大的樹,木質較軟,是常用的建築材料。

2016年9月10日14時,莫蘭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3日晚間加強到頂峰強度70m/s,(年鑒上調至75m/s)9月15日以強台風級在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48m/s(年鑒上調至52m/s,超強台風),重創廈門市。

導緻30人死亡、49人受傷、18人失蹤。

經濟損失超過26.3億美元。

在2017年02月由于“莫蘭蒂”給福建等地造成嚴重的破壞和重大經濟損失,台風委員會決定将莫蘭蒂除名,其替補為Nyatoh,中文待翻譯。

1621莎莉嘉:台風“莎莉嘉”一名由高棉提供,名字意義是啼鳥。

該台風于10月16日淩晨2點20分前後在菲律賓呂宋島東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30百帕。

18日上午“莎莉嘉”在海南省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米/秒),2016年10月20日,由于莎莉嘉為菲律賓造成了超過3億比索的經濟損失,随後莎莉嘉的菲律賓的名稱“Karen”将從命名表中剔除。

2017年01月17日,其替補名“Kristine”公布。

1622海馬:超強台風海馬(Super Typhoon Haima)其名字來源于中國,意為一種魚。

在菲律賓和大陸華南一帶登陸由于2016年第22号台風海馬給菲律賓以及中國華南地區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台風委員會決定把“海馬”這個名字退役,由“木蘭”替代。

1626洛坦:超強台風洛坦(英語:Super TyphoonNock-ten)名由寮國提供,名字意義為一種鳥。

2016年12月22日淩晨2點鐘,洛坦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2月24日8時跳級加強為超強台風,12月25日18時以超強台風級在菲律賓卡坦端内斯島東部登陸。

由于“洛坦”給菲律賓呂宋島和中部群島等地造成嚴重的破壞和重大經濟損失,台風委員會決定将洛坦除名。

2017年

2017年第13号台風“天鴿”,造成廣東粵西沿海一帶損失慘重,被除名,由新名字“山貓”代替。

2017年第21号台風“天秤”,由新名字“Koinu”代替,意為小狗,同樣來自日本。

2017年第23号台風“啟德”,由新名字“鴛鴦”代替,由中國香港提供。

2018年

2018年第18号台風“溫比亞”的長時間降雨,造成大陸華東地區經濟損失慘重,被除名。

2018年第22号台風“山竹”對菲律賓呂宋島,中國廣東造成嚴重影響,被除名,替代名“山陀兒”。

2018年第26号台風“玉兔”,因造成美屬馬裡亞納群島、菲律賓等地多人死亡,災害嚴重,台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議決定對“玉兔”将其除名,替代名“銀杏”。

2019年

台風“竹節草”更替台風“利奇馬”。

2019年第9号台風“利奇馬”登陸浙江後,災害影響重。

在台風委員會52次屆會中決定對其進行除名。

台風“藍湖”更替台風“法茜”。

2019年第15号台風“法茜”來襲造成日本千葉縣、神奈川縣等地大面積停電、交通癱瘓,對公衆生活影響嚴重。

台風“桦加沙”更替台風“海貝斯”。

2019年第19号台風“海貝斯”登陸日本伊豆半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台風“天琴”更替台風“北冕”。

2019年第28号台風“北冕”登陸菲律賓中部沿海,導緻多人死亡、損失嚴重。

台風“洛鞍”更替台風“巴蓬”。

2019年第29号台風“巴蓬”登陸菲律賓造成嚴重人員傷亡。

2020年

2020年第1号台風“黃蜂”登陸菲律賓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在台風委員會第53次屆會中對其進行除名。

2020年第15号台風“蓮花”:南海台風,環流龐大給越南等地帶來了極大降水,造成約50億損失,将被除名。

康康給出20m/s。

2020年第18号台風“莫拉菲”:在菲律賓東部生成後急速發展,在菲律賓中部發展出完整的底層眼,可惜撞了山後結構盡毀。

莫拉菲在南海快速恢複并且強勢開眼,抵抗了較強的風切變,對流也強烈。

可惜中了這類台風的通病:風眼清空度差。

莫拉菲的眼溫隻有DG(一個衡量眼溫的等級),是以康康給出48m/s。

約造成42億損失,被除名。

2020年第19号台風天鵝在菲律賓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約和28.4億人民币,基本确定被除名了。

2020年第22号台風“環高”:擾動同樣在菲律賓東部生成,但是其形态非常奇怪,在登陸菲律賓前整合出一個“大爛眼”。

登陸菲律賓後在南海快速整合,達到主巅峰。

但是JTWC(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對其低估,給出了115kt(52m/s),CMA也給出了50m/s!

由于台風“環高”對菲律賓和越南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被除名。

2021年

2021年第22号台風“雷伊”,以超強台風級别登陸菲律賓米沙鄢群島,造成當地300多人死亡,被除名。

好啦,本期有關于盤點21世紀西北太平洋被除名的台風名字精彩内容,我就給你們全部講述完了。

下期,我将會給你們接着講述有關于熱帶氣旋方面的精彩内容,敬請期待,不要錯過哦。

關注我,每一次都會讓你們看到不一樣的精彩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