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年老帥周厚健退休、林瀾接棒,400億“海信系”舟行何方?

作者:野馬财經
30年老帥周厚健退休、林瀾接棒,400億“海信系”舟行何方?

如今事了拂衣去,功與名都成往事。

作者 | 梁春富 劉欽文

編輯丨缪淩雲

來源 | 野馬财經

執掌海信30年的周厚健,在65歲這一年退休了。

2022年3月12日,周厚健在集團每月例行的經營工作講評會召開之前,宣布辭去海信集團董事長職務,正式退休。董事會已選舉原副董事長林瀾接任董事長。這是繼海爾創始人張瑞敏在2021年11月退居二線後,又一位中國家電行業的元老退休。

對于海信來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周厚健在海信任職40年,執掌30年,把海信從一家地方小廠變成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之一,是海信的重要元老和開創者。

海信集團目前擁有海信視像(600060.SH)、海信家電(000921.SZ)、三電控股等上市公司,旗下有海信、東芝電視、gorenje、科龍等多個品牌。海信集團未來發展,也備受外界關注。

2021年10月,海信就曾在媒體開放日上公開表示,預計海外收入最快在3年時間内超過國内。由國際營銷“一号人物”林瀾接班,國際化無疑是海信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0年老帥周厚健退休、林瀾接棒,400億“海信系”舟行何方?

周厚健(左)與林瀾(右) 來源:海信集團公衆号

30年老帥謝幕

周厚健1982年7月畢業于山東大學電子系,畢業後即進入海信前身“青島無線電二廠”。這家小工廠以生産半導體收音機為主,成立之初固定資産10.7萬元,員工僅十餘人。1992年周厚健擔任廠長,次年便在全體員工中進行征名,取“海納百川、信誠無限”各一字,正式将青島電視機廠更名為海信。

90年代初,中國大部分産品還基本全靠進口,電視産業也不例外。成為廠長的周厚健首先确立了“技術立企”的發展戰略,強調自己研發、自己生産,做自己的品牌。

例如1998年海信就進入智能交通領域,2002年開始着手研發城市軌道交通的軌旁基礎設施信号機,2005年,海信擊敗國際巨頭泰科、西門子,成功中标2008年北京奧運會交通項目,在此之前一台信号機十餘萬元,且被外企壟斷,海信成功将相關産品的價格拉下2/3,并掀起了國産交通信号機替換外國品牌的大潮。

電視領域其率先開啟了電視液晶屏的研發。2007年9月,海信電視液晶模組生産線投産,這是中國彩電業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産線,打破了外資壟斷的曆史。目前海信分别在貴陽和廣東各建一條模組生産線。

30年老帥周厚健退休、林瀾接棒,400億“海信系”舟行何方?

來源:罐頭圖庫

在管理上,海信2001年曾進行過一次大範圍的股權激勵,确定了“人在股在、股随崗變、離崗退股、循環激勵”的16字股權激勵原則,即隻有在位的高管才能享受股權分紅,調離、免職、退休後就不再享受分紅。周厚健也不例外。

據周厚健接受《大衆日報》采訪時表示,“海信8萬職工,一千多名骨幹員工持股。很多員工當年抵押住房認購股權,将個人身家跟企業發展牢牢捆綁在了一起,激發了巨大的發展動能。”

此前海信集團曾披露過周厚健的一份内部郵件,郵件中周厚健對于收到下屬員工短信暗示要來送禮的行為進行痛批。周厚健稱,“我和洪新近距離共事已超過十五年,沒有一塊糖的往來。之是以他能不斷晉升,是因為他在盡職盡責。”

除去技術、管理的革新,海信在周厚健的帶領下在資本市場上也動作頻頻。

1997年4月,海信剝離電視産業核心資産海信電器(600060.SZ)在上交所上市,現更名為海信視像,正式踏入資本市場。截至2021年9月30日,海信視像營收339.21億元,同比增長23.44%,淨利潤9.79億元,同比增長24.6%。截至2022年3月13日,報收11.59元/股,總市值152億元。

2021年5月31日,海信家電釋出公告稱,其以13億元人民币的價格正式收購日本三電控股株式會社75%股份,正式成為三電控股的控股股東。三電控股是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一家上市公司,是汽車空調壓縮機和汽車空調系統一級制造供應商。

至此,周厚健在退休前成功打造了海信在上海、深圳、香港、東京四地的3家上市公司版圖。海信系也成為資本市場上一股不容忽視的新力量。

林瀾接班

周厚健退休,接班人林瀾何許人也?

林瀾出生于1958年,早年畢業于美國田納西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2002年,林瀾加入同樣是技術狂人的顧雛軍旗下的科龍電器,負責總部研發、生産、采購和海外業務。2004年顧雛軍因涉嫌挪用資金等罪被強制拘留,雖然目前已經平反,但其執掌的上市公司終究物是人非。

2005年9月9日,在順德看守所中,顧雛軍簽署了股權轉讓協定,海信集團出資6.8億元接盤科龍電器26.43%股份,公司後改名“海信家電”。林瀾就此加入海信集團,負責海信集團國際業務。發展至2021年,海信集團2021全年營收1755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海外收入725億元,占比41.31%。

除此之外,林瀾的履曆也十分豐富。曾任西門子咨詢公司(現為英國 AMEC 公司)動力系統軟體開發部經理,GE 動力系統公司進階項目經理、進階工程師。

本次交棒,周厚健表示,出于兩點考慮:一是海信正在快速成長為“世界級企業”,需要一位具有國際視野的帶頭人,二是根據管理的持續改進原則,海信到了需要變換一種管理方式的時候。

400億“海信系”走向何方?

2022年3月11日,LED光電産品供應商乾照光電(300102.SZ)公布定增結果,海信集團旗下海信視像成為其最大的發行對象,認購金額達4.96億元。定增完成後,海信視像将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海信視像是國産電視龍頭,國内市場連續十幾年銷售額排名第一,在北美等海外市場也取得亮眼成績。

一方面,海信入股LED龍頭乾照光電,也有利于打通産業鍊上下遊,實作内部整合,提升雙方企業競争力。另一方面,此舉是“海信系”應對外部壓力,走向多元化的又一落子。

身處剛需市場的家居家電行業曾被認為是朝陽行業,市場規模早已突破萬億大關。不過,國内家電行業早已處于完全市場競争,内卷嚴重,在人口紅利見底的大環境下邁入了存量競争時代,需求端的增量不再。

而近一兩年來,随着國内房地産行業變化以及原材料漲價,家電企業營收也大受擊。2月28日,董明珠在格力電器(000651.SZ)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強調了原材料漲價對公司造成的壓力。在此之前,老闆電器(002508.SZ)最新年報顯示,對部分房地産客戶計提壞賬7.1億元。

兩頭壓力之下,家電行業開始尋找外部增長空間。海信集團也不例外:一是多元化,拓展非家電行業增長空間;二是完成“混改”,釋放公司活力;三是持續投入國際市場;四是發力to B業務。

30年老帥周厚健退休、林瀾接棒,400億“海信系”舟行何方?

海信創立以來,從未停止過多元化的腳步。從2000年開始,海信先後收購了科龍空調、先科空調、雪花電器、日本東芝等海内外知名品牌。除家電賽道以外,海信相繼布局了智慧家居系統、移動通信、晶片、智能交通、地産、新能源汽車、醫療等領域。

海信集團的國際化也早有布局。2006年,時任董事長周厚健提出了“海信未來發展,大頭在海外”的國際化戰略,并成立了國際營銷公司。這家公司就是由林瀾負責的。

過去3年,海信集團還在海外連續并購了日本東芝電視、歐洲廚電巨頭gorenje、全球汽車空調巨頭日本三電控股,成為世界産業并購市場最活躍的中國企業之一。

去年末舉行的海信國際化戰略專題會上,周厚健就明确表示,海信國際化的下一個重要突破口在B2B産業出海——2021年12月份,海信智能交通項目首單落子埃塞,将中國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和标準輸向海外;海信的超聲、醫療産品在海外深度布局;海信商用顯示海外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23%。

業績層面上,海信長期堅持國際化戰略布局也帶來了積極的回報。近日,海信對外公布了2021年營收資料,去年營收達到1755億元,其中,海信海外收入731億元,同比增長33%,且占比達到42%。

然而,海信為國際化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從2016到2022年,海信家電先後贊助了2016年歐洲杯、2018年世界杯歐洲區預選賽,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今年11月份将于卡達舉辦的世界杯,海信也将是官方贊助商。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的贊助費不會低,單是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杯,海信電器投入資金就在1億美元左右。

高額的廣告費用讓海信家電的銷售費用大幅增長。海信家電2020年年報顯示,海信的銷售費用高達68.91億元,同比增長21.54%。

30年老帥周厚健退休、林瀾接棒,400億“海信系”舟行何方?

來源:海信家電财報

而海信家電2020年的境内收入(内銷)的毛利率達34.3%,但境外收入(外銷)的毛利率僅為9.27%,不足内銷的三分之一。

另外,海信家電2020年484億元的總營收中,有156.64億元是銷售給公司的關聯公司,占比達到32.4%。事實上,海信家電近幾年都存在巨額關聯交易,占總營收比例保持在30%左右。

30年老帥周厚健退休、林瀾接棒,400億“海信系”舟行何方?

也就是說,重金投入的海外市場,在國内家電行業銷售規模見頂的情況下,為海信維持了營收增長,但也讓本就微弱的盈利能力承壓。

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有着天然劣勢,品牌建設本就不易,不僅要花大錢打廣告,還要保質保量,才有機會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但事實情況是,海信在海外市場不單單要與本土品牌競争,還得和美的、海爾等國内家電巨頭比較一下手腕——2020年,海爾智家銷售費用高達336.42億元。合使用銷售費用,穩步提高外銷毛利率,或是擺在林瀾面前的問題之一。

林瀾曾任西門子咨詢公司、科龍副總裁,被任免為海信副總裁後,一直主管國際業務,可以說,他是海信集團堅守長期國際化戰略的不二人選。海信集團的“林瀾時代”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

周厚健所處的中國家電領域,常出明星企業家,海爾張瑞敏、美的何享健、格力董明珠等都在中國家電行業乃至中國企業家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他們往往走着最難的路,把一個不起眼的小廠,帶到行業頂端,把國産品牌帶向全球,如今仍活躍在台前的寥寥無幾。對于家電行業初代大佬退休,你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