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排雙合村:180年古屋現存兩塊清代古匾

來源:雲端信宜 記者:陸波 李家雄

錢排雙合村:180年古屋現存兩塊清代古匾

信宜市傾情打造的“中國李鄉山水雙合”讓雙合村火了起來,而該村一座擁有180多年曆史的老屋裡,珍藏着兩塊清代古匾,更讓雙合村古韻悠悠。

錢排雙合村:180年古屋現存兩塊清代古匾

在雙合西岸村中,記者看到了這間名為“幹卿李公祠”的老屋。村民李煥龍告訴記者,此屋是為紀念入村五世祖而建,估計已經超過180年。

錢排雙合村:180年古屋現存兩塊清代古匾
錢排雙合村:180年古屋現存兩塊清代古匾

煥龍說,老屋建成後還沒有進行過大修繕,各種構件都是原貌。記者在現場看到,老屋是一座二進青磚屋,中間有一天井,右側有一廂房。首進的左右各有一個房間。前廳與天井間有一屏風,上有“福”“明德堂”“壽”等字樣。前廳往兩廂的門廊上方,分别挂着“欽賜花翎”“欽賜藍翎”牌匾。細看匾上字,可見是“鹹豐七年十一月吉日欽賜紅翎盡先遊學現任閩浙督标右營守備臣李應昇恭承”“光緒二年四月吉日欽賜藍翎現任貴州畢赤營中軍守府臣李富興恭承”字樣。李煥龍告訴記者,他很小的時候就聽爺爺說,這兩塊匾是當時官府送祖先的。

錢排雙合村:180年古屋現存兩塊清代古匾
錢排雙合村:180年古屋現存兩塊清代古匾

李煥龍還說,約在十年前,村中長輩認為牌匾的原色看起來較老不好看,就給“欽賜花翎”塗上紅漆,“欽賜藍翎”塗上藍漆。由于是祖先留下的物件,大家敬重有加,雖然曆經100多年的滄桑,“翎”牌依然儲存完好。自祖先400多年落戶到此,目前已繁衍出數千多人,後代遍布各地。

錢排雙合村:180年古屋現存兩塊清代古匾

新聞連結

清朝的禮帽,在頂珠下有翎管,質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鹖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也不能随意不戴,如有違反則嚴行參處;一般降職或革職留任的官員,仍可按其本任品級穿朝服,而被罰拔去花翎是嚴重處罰。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藍翎是與花翎性質相同的一種冠飾,又稱為“染藍翎”,以染成藍色的鹖鳥羽毛所作,無眼。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也可以賜予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