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歲趙孟頫想納妾,妻子寫一首詞巧妙勸阻,成人盡皆知的千古名篇

作者:花開半夏春已逝

引言

在中國古代,由于男性占社會主導地位,導緻一夫一妻多妾制盛行。這一點尤其是對于身居高位的文人士大夫階層而言,幾無例外。但也不是沒有“另類”,元代大家趙孟頫就是一個。

他與妻子管道升之間的愛情,可謂是相敬如賓,同心同德,令人豔羨,也是古往今來廣為流傳的愛情佳話。

不過即便如此,二人之間卻也曾因為趙孟頫想要納妾而遭遇過感情危機。時年趙孟頫50歲,身居高位,至于身為妻子的管道升則“年過四旬”人老珠黃,趙孟頫提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何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隻管占住玉堂春。

50歲趙孟頫想納妾,妻子寫一首詞巧妙勸阻,成人盡皆知的千古名篇

坦白講,在古代的婚姻關系中女子是絕對弱勢的一方。一般面對丈夫的此等話語,也就從了便罷。可身為妻子的管道升卻并沒有像很多古代女子一樣逆來順受,選擇接受;當然她也并沒有像現代愛情關系中歇斯底裡的那般處理。反倒是回敬了丈夫一首詞,用詞表意,用詞喚情,而在讀罷這首詞後趙孟頫不由得回想起此前二人的歡愉無間,遂不再提及納妾之事。

趙孟頫、管道升的愛情

趙孟頫,乃是宋室秦王趙德芳之後,自幼便聰慧過人,兼有過目不忘之能,因祖上餘蔭官司戶參軍。以這樣的家事條件自身條件來講,趙孟頫顯然是一個優質男。按說以古人早婚的慣例,趙孟頫當年紀輕輕便已有婚配才是,可事實卻并非如此。

50歲趙孟頫想納妾,妻子寫一首詞巧妙勸阻,成人盡皆知的千古名篇

适時,元王朝在忽必烈的上司下南征北戰,最終孱弱的南宋也被淘汰在曆史的長河之中。而身為宋朝皇室之後,趙孟頫雖身負才華,卻也曾一度蟄居不仕。

不過,在元朝統一之後,忽必烈大肆招徕宋朝遺臣,一來為顯恩寬,二則為顯納才之能,而趙孟頫也是以被忽必烈召見。

是以如此,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憑借起草诏書之能,遂獲忽必烈之重用。次年,又被委任為兵部郎中。

而據史料記載,1288年,管道升至京師,遂與趙孟頫結為伉俪。至于二人是一見鐘情,還是互相傾慕則語焉不詳。 但在趙孟頫與管道升的婚姻中,二人卻絕對算得上是勢均力敵的。

50歲趙孟頫想納妾,妻子寫一首詞巧妙勸阻,成人盡皆知的千古名篇

關于管道升的出生年月,曆史上多有争議,一說為1262年,一說為1271年。即便是出生地也存在争議,但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管道升是一位才女。

雖為女子,但她卻“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其書法、繪畫俱佳,其所畫竹,乾隆稱之“世間盡有丹青手,寫照端須似此人”。而二人之中,一個是仕宦得意的俊雅公子,一個是才情兼具的美女,這樣的結合自然是讓人豔羨與矚目的。二人時常一起寫字作畫,詩話人生。

如是,二人的愛情也成為那時媲美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佳話。

50歲趙孟頫想納妾,妻子寫一首詞巧妙勸阻,成人盡皆知的千古名篇

納妾風波,一首《我侬詞》巧妙,羨煞旁人

可是不得不說的是,再好的愛情也要落到生活之中,也要被歲月磨砺。在丈夫趙孟頫不斷得到元朝皇帝恩遇,職務一升再升,事業有成之時,管道升這位才女卻在相夫教子,侍奉公婆之中"玉貌一衰難再好"。

一方是優秀的丈夫,一方是年老色衰的自己,而當夫妻之間出現鴻溝,又有外因所擾時這段感情似乎也就難以平和了。

性情、思想的沖突由此顯現,于是50歲這年趙孟頫終于提出了納妾的要求。單從當時社會地位而言,社會秩序而言,這并不過分。可對于身處其中的管道升而言,卻似是當頭棒喝。

怎麼辦?順從,顯然并非本心;鬧,也并不現實。于是,内心糾結的管道升在婚姻危機之時寫下了一首《我侬詞》來表達心意。

50歲趙孟頫想納妾,妻子寫一首詞巧妙勸阻,成人盡皆知的千古名篇

我侬詞

爾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撚一個爾,塑一個我,将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撚一個爾,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椁!

在這首詞中,管道升用樸實直白的語音以泥人比作夫妻關系。而要制作一個泥人,又需要何其良多的步驟,也恰是在這捏塑、打破、再塑等步驟之中,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割舍的關系。但倘若隻有此間描寫,這首《我侬詞》自然算不得上品,可管道升偏又在末尾寫到“我與爾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椁!”,将一個弱女子對于愛情的笃定寫得擲地有聲。

都說“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人”,作為大家的趙孟頫在讀罷妻子的這首詞後,又怎會不明白妻子在這首詞裡要表達的對愛情的堅持,不禁讓自己心生愧疚。自此之後,也便不再提納妾之說。之後的十幾年裡,二人攜手相持,以詩畫相伴,以心相守,也是羨煞了旁人。

至于管道升的這首《我侬詞》也成為了無數忠貞愛情的寫照,更成為了有情人表達感情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