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峰會:烏“入盟”不急于一時 與俄“脫鈎”難一蹴而就

作者:光明網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布魯塞爾記者劉軍

為期兩天的歐盟成員國上司人非正式會議3月11日在法國巴黎西南郊的凡爾賽宮結束。歐盟27個成員盡管在相關議題上分歧較大,但就加強歐洲集體安全責任、增加軍費開支、與烏克蘭保持密切聯系達成一緻。歐盟還決定,烏克蘭入盟不在歐盟的“議事日程”上。由于歐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依賴過重,歐委會建議制定一項“在5年内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化石燃料”的計劃。

本次峰會原本是讨論歐盟經濟振興計劃,卻因俄烏沖突而變成了一次讨論地緣政治與安全的峰會。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峰會開始前表示,峰會将讨論與地緣政治相關的一切問題。今年上半年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已“結構性”地改變了歐洲的現狀,“歐盟必須重新考慮地緣政治因素”。

對烏克蘭入盟降溫

盡管歐盟對烏克蘭的境遇充滿同情和支援,但烏入盟并沒有排上歐盟的議事日程。在該問題上,歐盟内部分為“加速派”和“務實派”。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等中東歐成員表現得比較積極。2月底,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曾說,“他們是我們的一員,我們願意他們加入(歐盟)”。歐洲理事會前主席、波蘭人圖斯克借莎翁名言強調,“加入還是不加入,這是個生死存亡的問題”。此類“飽含激情”的話語激發了烏克蘭入盟的迫切心情,導緻摩爾多瓦和格魯吉亞也緊随其後,相繼提出入盟申請。3月7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成員國使節會議也向歐委會提出審議烏、摩、格三國入盟資格的提議。一位歐盟高官表示,如此迅捷地提出入盟申請,前所未有。

而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等西歐及北歐成員對烏等國入盟的申請持謹慎态度,反對“在激情之下做錯事”。殷鑒不遠,2004年歐盟東擴,10個冷戰期間敵對陣營的對手搖身一變成為歐盟成員,導緻歐盟“消化不良”,影響至今。是以,“務實派”認為,歐盟擴員應該以《歐盟條約》第49條确定的入盟規則和條件去稽核。他們認為,巴爾幹國家從遞交申請到歐盟同意接納其為候選國至少曆經了9個月,對烏“加速”就是對其他國家的歧視。按照程式,歐委會将把是否接納烏、摩、格三國為候選國交給27個成員審議,一緻通過後,三國方能成為歐盟的正式候選國。一位歐盟人士還強調,入盟申請的法律檔案長達88000頁,需要成立專門的稽核委員會。烏克蘭正處于沖突狀态中,肯定不是入盟的最佳時機。此外,烏克蘭入盟需要将其市場完全融入歐盟單一市場體系,其民主意識和社會價值觀也要與歐盟相符。烏要進行這些脫胎換骨的改變,絕非易事。

正是因為存在這些困難,荷蘭首相呂特表示,歐盟峰會應關注的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生命安全,而不是為烏入盟“提速”,因為後者往往需要經過數年的審議程式。馮德萊恩近日也“冷靜”下來,表示入盟需要一定的條件,她希望看到“一個自由、民主、和歐盟擁有共同命運的烏克蘭”。

克裡米亞危機後,比利時等一些歐盟成員已同烏克蘭簽署了合作協定,以此為基礎同烏加強各領域合作。這些成員不希望給烏傳遞出錯誤資訊,而是希望繼續與烏建立一種特殊的關系。歐盟有關人士表示,未來可将烏克蘭納入歐盟人文交流項目“伊拉斯谟計劃”中,并給予烏克蘭公民在歐盟範圍内自由流動的權利。另外,為了彰顯“烏克蘭屬于歐盟大家庭”的特殊性,可考慮邀請烏政府官員列席歐盟部長理事會會議等。

謀求結束對俄能源依賴

俄烏沖突爆發後,美歐對俄實施了史上最嚴厲最全面的制裁,試圖将俄與世界“脫鈎”。本屆歐盟峰會決定聯合西方盟友對俄再發動“新一輪制裁”,以達到遏制俄在烏軍事行動的目的。但歐盟高層也不得不承認,“制裁手段幾乎用盡”,發動新一輪制裁需要在内部進行一系列技術和法律方面的協調。

此外,歐盟不得不關注俄針對西方制裁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近來,歐盟成員國居民面臨的最現實問題就是油價上漲、供暖費飙升,一些國家的汽油價格已漲至每升超過2歐元。歐盟對俄天然氣進口需求達到40%左右,俄氣的占比德國為66.1%,意大利為43.3%,盧森堡為27.2%,荷蘭為26.8%,法國為16.9%。在一些與俄鄰近的國家,俄氣的占比更高,捷克為100%,芬蘭為97.6%,匈牙利為95%,斯洛伐克為85.4%,保加利亞為75.2%。目前,俄還在履行與歐洲國家簽署的出口合同,并未給歐洲國家“斷氣”,而俄一旦完全停止油氣出口,對嚴重依賴俄油氣的歐盟成員的打擊可想而知。

鑒于此,本屆峰會強調要建立能源獨立體系,建議各成員能源供應多元化,包括使用液化天然氣和沼氣。同時,進一步發展歐洲的氫能源市場,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能耗管理。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将在5月中旬之前提出一項提案,在2027年前結束對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的依賴。

此間觀察家指出,不管歐俄互相之間是否接受對方,地緣已将其聯系在一起,歐俄全面“脫鈎”絕不會一蹴而就。

(光明日報布魯塞爾3月12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3日08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