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剛開拍那會,陳建斌頭都大了:“我有二十多個嫔妃,有名有姓的。”一開始根本認不清,就在陳建斌不斷努力之下一個月之後終于把各位娘娘厘清了,這事他還特别感謝鄭曉龍。
用陳建斌自己的話說:“鄭導,他演員選得特别好,就是一個人一個樣。”正是這些絕不雷同的面孔,幫助陳建斌快速進入狀态厘清了大家誰對誰。
現在看《甄嬛傳》也不得不佩服鄭曉龍的選角,沒有出現讓人“臉盲”的人,不像某版的《鹿鼎記》七個老婆一個樣讓人傻傻分不清。
當年各個妃子娘娘一出場都各有各的氣場派頭,每個人都帶着不同的範,台詞也都和人物角色超級吻合,正是這種整體的奇迹達成了《甄嬛傳》事到如今仍然走在重播和被讨論的前排。
不過當年那些讓陳建斌記了一個月才記清的名字,如今可全都變了風格。先從皇上來講,從雍正逐漸走向“四大爺”、“大胖橘”這樣崩壞的局面。
皇後因為對姐妹們肚子的關心,成了“計劃生育主任”。說話“情商低”沒眼力見的最笨的’助攻齊妃,成了“齊二哈”。
端妃因為自己“藏紅花”的經曆成了“鍋妃”,敬妃因為曾表白“摸過宮裡的三百二十六塊磚”而被賜名“磚妃”。
此外還有靠唱歌出名的安陵容成了“安小鳥”,祺貴人則因為“瓜爾佳氏”的讀音與“瓜2+4”特别接近,于是得名“瓜6”.
在電視劇中不是特别顯然,但總能怼人于無形号稱“彈幕化身”的欣貴人,成了“欣怼怼”。行事超拽向來一臉嚴肅的葉瀾依則獲封“拽妃”。
最有趣的是深情果郡王,竟然因為細品之後“人設崩塌”而成為了禍害一般存在的“果子狸”。
想來能在播出後十幾年仍然讓人們津津樂道不斷發散思維,《甄嬛傳》稱得上是一部精品了。
隻不過《甄嬛傳》之後,娘娘孫俪的發展似乎有被這個角色禁锢住的感覺,失去了一些靈氣,和更大突破發展的空間。
不過能演繹一個如此經典的角色形象,想來孫俪作為演員已經足夠成功了。
你最喜歡《甄嬛傳》中哪個角色?覺得皇上、衆嫔妃們哪個外号最有趣傳神呢?#八卦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