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王朝奠基者——姒禹

作者:一簧二舌
夏王朝奠基者——姒禹

大禹治水

在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領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舜帝的重用,并決定将首領的位子禅讓給大禹,但禅讓儀式還未來得及舉行,舜帝就在南巡途中病逝。

夏王朝奠基者——姒禹

舜帝南巡

大禹認為禅讓儀式未舉行,他這個老大當得名不正言不順,于是便讓舜帝的兒子商均來繼位,他自己則躲在了夏地的陽城裡,在《史記•夏本記》中記載“禹辭避舜之子商均于陽城”。但商均一無聲望,二無才學,隻知道唱歌跳舞,各部落首領,一看這可不行,這樣的人怎麼能當老大。便紛紛離開商均,去朝見大禹。大禹

在諸侯的擁戴下,大禹正式當了老大,建立國号夏,定都陽城。

夏建立之後,大禹為了解決外患,便率夏部落聯盟的精銳,讨伐三苗部落,并一舉擊潰了三苗。在禹伐三苗勝利後,夏部落聯盟的版圖得到了擴張,大禹為了更好地管理各地部落,便将天下土地劃分為九州。

夏王朝奠基者——姒禹

天下分九州

九州劃定,禹王“巡視”天下,加強對各部落的統治。

在巡視的過程中,禹王與各諸侯約定時間來塗山相會,即塗山之會,而這次大會被認為是中國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在塗山大會召開之時,各諸侯紛紛趕來給禹王獻禮,大國進玉,小國獻帛。據《左傳·哀公七年》記載“禹會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在塗山大會上,禹王檢讨了自己的過失。

禹王在大會講話的大緻意思就是:我德行、才能都不太行,不能夠服衆,今天叫大家來,就是給我提意見的,指出我的不足和缺點的,我一定認真聆聽大家的教誨。其實說白了就是向這些個首領展現自己的胸襟,收買人心。而這些個諸侯呢,也都吃這一套,那些個原本對禹王有意見的首領,聽了禹王的一番話,都轉變了态度,消除了疑慮。

夏王朝奠基者——姒禹

塗山之會

在大會結束後,禹王為了擴大夏王朝的統治,還分封了那些還沒有封号的氏族和部落。

這些部落為了表示對禹王的敬意,将當時極為貴重的“金”(就是現在的青銅),作為貢品,獻給了禹王。随着進獻的“金”越來越多,禹王決定用這些“金”按照九州來鑄鼎,紀念這次塗山大會。

夏王朝奠基者——姒禹

九州鼎

九鼎鑄成之後,便成為了夏王朝的鎮國之寶。後來流傳于夏、商、周三朝,在東周末年,九鼎丢失,至今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