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到3.15,哪些汽車公司将成高風險标的?

又到3.15,哪些汽車公司将成高風險标的?

文 / 三生

出品 / 節點财經

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日又快要到了,每當這個時候,很多公司的老闆、公關經理都處于精神緊繃的狀态之中,因為這個時候一旦登上央視3.15晚會的曝光名單,對于公司品牌都難免産生非常大的沖擊。而在這些公司之中,汽車行業又是其中的熱門行業之一。

回顧近年來的3.15日,上榜的汽車品牌不少,問題更是五花八門,比如大衆DSG變速箱故障、江淮同悅車身生鏽、東風日産、上海大衆、奔馳等品牌的4S店小病大修、寶駿560變速箱問題,以及去年上榜的英菲尼迪。

其實,被3.15曝光的問題隻是汽車整個行業的冰山一角,而随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其也成為汽車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現在我們就盤點一下汽車行業遭到投訴的重點問題和主要品牌,也為資本市場可能面臨的風險做一次排查。

/ 01 /

過去那些年,上過3.15的汽車廠家

我們先從2010年之後來捋一捋都有哪些汽車行業的公司“有幸”上過3.15榜單。

2011年:錦湖輪胎

錦湖輪胎來自南韓,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但就是這樣一家曆史悠久的企業在3.15被曝光,其輪胎在制造過程中大量添加返煉膠,違規生産,導緻産品存在嚴重品質隐患。

3.15之後,錦湖輪胎宣布将輪胎召回,共涉及輪胎超過30萬條,是當時國内首次召回輪胎事件。經過此次打擊,錦湖輪胎聲譽掃地,2018年7月被青島雙星以40億人民币收購45%的股權。

雖然錦湖輪胎易主,但關于其産品的投訴在汽車投訴平台仍時有看到,涉及的問題包括鼓包、裂紋、吃胎、無故爆胎等。

2013年:大衆DSG變速箱故障、江淮汽車車身生鏽

這一年上榜的企業是大衆和江淮,曝光的問題都是硬傷,咱們分開來看。

先看大衆汽車DSG變速箱的問題,當時有大衆車主投訴稱,車輛在公路上踩油門不走,不踩油門汽車反而加速,涉及到了大衆旗下衆多采用的7檔DSG變速器的車型。

其實,早在此前數年,大衆DSG變速箱就因為有問題,退出了北美市場,但在國内市場出現問題後,3.15之前大衆拒絕對DSG進行召回,隻實施延長保修。

被3.15曝光後,大衆召回了問題産品,伴随着後續變速箱産品更新疊代,如今的DSG變速箱産品品質已趨于成熟。雖然大衆汽車目前仍免不了被各種投訴,但對其銷量并沒有太大的沖擊。

大衆之是以能夠在3.15的打擊下全身而退,與公司深厚的實力不無關系,而“難友”江淮汽車就沒有這麼輕松了。

在這年的3.15晚會上,江淮旗下同悅轎車被曝光車身漆面鼓包,鋼闆鏽蝕嚴重等問題。

江淮汽車以作商用車起家,後來開始做乘用車,憑借産品線的快速推進,一度喊出百萬銷量的口号。但是,步子邁的太大,産品品質并不過硬。

3.15被曝光後,江淮汽車表示對已銷售的同悅轎車車身鏽蝕問題實施召回,但經此一擊,江淮汽車銷量大受影響,乘用車一蹶不振。直到2020年江淮汽車牽手當年的“難友”大衆汽車,得到巨頭的加持,在股市的表現得以一飛沖天。

2015年:路虎變速箱故障

這一年上榜的是知名品牌路虎攬勝,據央視報道稱,因為變速箱問題,路虎出現路上走不動或者倒檔失靈的情況。而在3.15之前,面對車主質疑,路虎中國甚至一度将變速箱故障推給使用者,導緻市場不滿。

3.15曝光後,路虎回應表示推出了最新的變速器軟體更新措施,同時已就該解決方案在國家相關部門備案。此後,路虎攬勝并沒有受到持續沖擊,其品牌仍是高端SUV的代表之一。

2018年:大衆途銳發動機進水

大衆再次上榜,據2018年3.15曝光稱,大衆途銳車主向4S店反映,發動機突然失靈,檢查發現與發動機進水有關。針對這一問題,大衆汽車後續進行了改善。

又到3.15,哪些汽車公司将成高風險标的?

圖檔來源:3.15晚會截圖

目前來看,雖然大衆汽車的品牌仍在,但随着進口車型品質問題頻出,其市場表現也在不斷下滑,沒有了早先在國内市場的口碑。

比如,目前大衆途銳的投訴仍然不少,比如2021款途銳矩陣大燈融化、LED大燈損壞燒毀、發動機機腳過早損壞導緻怠速抖動等問題。不久前,大衆召回了多款與途銳同平台的進口車型。另外,大衆旗下的速騰因為後懸挂更新檔事件引發車主憤怒,作為3.15晚會的常客,大衆還是應該長點記性了。

2020年:寶駿變速箱故障

因為疫情原因,2020年的3.15推遲到了7月16日,這一次上榜的是有着“爆款神車”之稱的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寶駿,具體原因是2016款寶駿560召回4年,仍頻頻出現變速箱故障問題。

從節目曝光的問題來看,寶駿的召回存在敷衍的成分,沒有徹底解決變速箱存在的問題,進而消除車輛的安全隐患。其實寶駿560在2018年3月就已經停産停售,但仍然沒有躲過3.15這面照妖鏡。

2021年:英菲尼迪變速箱故障

這一年又是變速箱,中招的是東風英菲尼迪QX60。

據去年的3.15曝光,不少車主稱多次在駕駛期間突發變速箱故障,甚至導緻動力中斷、轉向、刹車助力失效等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車主表示,車輛即便進行維修或更換變速箱之後,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随着315晚會播出之後,後續上市的新款國産QX60,變速箱更換為9AT變速箱。

/ 02 /

新能源汽車或上“曝光名單”

從上面的盤點可以看出,3.15曝光的車企可以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大衆、路虎、英菲尼迪這種外資強勢品牌,一類是江淮、寶駿這種國産品牌,前者市場根基深厚,上榜雖然影響了口碑,但并沒有傷到元氣,而後者作為相對較新的品牌,抗打擊能力差,上榜就有可能被擠出市場。

另外還可以發現,過往3.15曝光的車企仍是以傳統燃油車為主,而随着新能源汽車快速占領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投訴量也在快速增加。

據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國内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98.9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244.4萬輛,占比為81.8%。在銷量大增的同時,投訴量方面。車質網的資料顯示,2021年國内新能源汽車投訴量共計12,841宗,同比增長1.65倍。

其實,大家回想過去幾年,是不是比較知名的汽車投訴大多來自新能源?比如去年4月鬧得沸沸揚揚的上海車展“刹車失靈”車頂維權事件,搞得特拉斯也灰頭土臉。

其實不止特斯拉,國内造車新勢力的“三傻”蔚來、小鵬和理想,近年來也沒少被投訴。

去年8月,上善若水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林文欽駕駛蔚來ES8汽車遭遇車禍,一度将蔚來推上風口浪尖。事件發生後,有一部分車主發表聯合聲明維護蔚來,顯示出公司長期對社群維護的優勢,但市場中仍難免有争議的聲音。

除蔚來汽車外,理想和小鵬雖然銷量和可以,但也遭遇了車主的集體投訴。

去年5月,理想汽車推出2021款理想ONE,新增更新了多種功能和多項配置,而相比老款32.8萬的理想ONE,2021款新車售價33.8萬元,僅上調了1萬元。

在新款車型宣布上市之前,理想的銷售隐瞞了年内推出新車型的計劃,且告知消費者新車型價格在35到36萬元之間等,導緻大量消費者在新車釋出前夕購買了老款車型,導緻新車一出,很多老車主頓感“上當受騙”,紛紛發起投訴。

小鵬汽車方面,去年11月,百位小鵬P7 480的車主釋出聯合聲明,投訴稱小鵬汽車未能在當初承諾的時間内啟動傳遞,且并未告知具體原因。對于車主來說,繼續等待提車,可能導緻某些地區的車主因新能源政策調整拿不到補貼,換車更要重新排隊甚至加價。

據節點财經了解,2021年國内新能源汽車投訴中,“與宣傳不符”和“提不到車”位居投訴量前兩位,合計約占中投訴量的60%以上。結合前述内容,出現這種現象,理想和小鵬應該“貢獻”不小。

其實,除了特斯拉和“蔚小理”外,比亞迪、吉利、哪吒、威馬等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投訴量也都快速增加。不難推測,随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的投訴也會越來越多,而3.15作為消費者權益的重頭戲,必然會将這一闆塊納入監督範圍。是以,新能源汽車品牌或許要多加小心。

那麼,随着3.15的日益臨近,今年哪些品牌上榜的危險系數最高呢?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

/ 03 /

比亞迪屢被投訴

新能源車痼疾待破局

我們先從最近被投訴的數量,看看都有哪個品牌“中招”的機率更高。

據車質網的資料,剛過去的2月份,該平台有效投訴量排名前三的車系(車型)分别為比亞迪宋(燃油版)、幾何汽車EX3功夫牛和廣汽豐田的雷淩。

又到3.15,哪些汽車公司将成高風險标的?

從上面的排行榜可以發現,比亞迪的這款車投訴量達到352條,比後面六款車的總和還要。其實,在其他平台,比亞迪的被投訴量也位居前列。

比如在黑貓平台上,截至3月10日,比亞迪總計被投訴量為2007條,近30天的投訴量為138條。相比之下,其他不論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在這方面都和比亞迪差了一大截。

又到3.15,哪些汽車公司将成高風險标的?

比亞迪之是以被投訴這麼多,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銷售量大,使用者面廣,被投訴的機率自然也會升高。根據乘聯會的資料,今年2月份比亞迪的銷量達到90268輛,同比增長336.2%,一舉拿下自主品牌的銷量冠軍。

人紅是非多,車紅了似乎也一樣。據汽車投訴網的資訊顯示,比亞迪被投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動力系統如變速箱、零部件及配套車身底盤等問題。

又到3.15,哪些汽車公司将成高風險标的?

圖檔來源:汽車投訴網

另外可以發現,在比亞迪被投訴的車型中,新能源汽車占了相當的比例。而對比同一網站的資料,“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廠商被投訴的資料相對較少。

但是,這并不代表新能源汽車廠商不存在問題,而是因為這一平台的投訴大多集中在産品品質方面,而如前所述,新能源汽車被投訴的問題大多集中在“與宣傳不符”及“提不到車”等服務類問題。

又到3.15,哪些汽車公司将成高風險标的?

圖檔來源:黑貓平台

比如節點财經發現,小鵬汽車在3月11日仍遭消費者投訴沒有按日期傳遞。這也正像過去3.15曾不斷出現的變速器故障一樣,新能源汽車面對的某些“痼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

2022年的3.15晚會登場在即,作為品質監督的“照妖鏡”,有哪些汽車廠家會被照出原形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節點财經聲明:文章内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财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