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15調查|帶“菌”奶粉疑雲:嬰兒染病家長懷疑奶粉,雅培稱無證據

看到美國雅培公司因涉“嬰兒感染沙門氏菌投訴”召回相關奶粉産品的新聞時,江蘇蘇州的張女士想到了自己的兒子:2021年10月,她的兒子被診斷感染沙門氏菌;而當年8月,孩子十個月大時,她開始給兒子喂的正是一款雅培奶粉,這款奶粉在召回範圍内。

在張女士和丈夫看來,兒子感染沙門氏菌或許和食用雅培奶粉有關。為此,他們先後聯系了奶粉銷售方山姆會員商店以及“雅培中國”方面,但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

張女士說,他們從山姆會員商店“全球購”購買了6罐涉事奶粉,儲存了奶粉的購買記錄和孩子染病的診斷單,但孩子當時喝的奶粉已經沒有了,隻剩下一個被用來裝其他東西的空罐子。

315調查|帶“菌”奶粉疑雲:嬰兒染病家長懷疑奶粉,雅培稱無證據

張女士購買奶粉的記錄

對此,3月11日,“雅培中國”方面相關從業人員答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他們沒有看到醫學調查證據證明孩子感染病菌與食用雅培奶粉有關。目前,他們正就家長反映的問題進行積極溝通。

今年2月,因牽涉4起嬰幼兒感染病菌事件的投訴,美國雅培公司主動召回部分産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相關投訴進行了調查。FDA近日更新的資訊稱,此前投訴中的一新港沙門氏菌病例已被排除在調查之外,沒有足夠的資訊确定這種疾病與嬰兒配方奶粉有關,将繼續監測可能與此事件有關的沙門氏菌病例和消費者投訴。

幼兒感染沙門氏菌,家長稱曾食用雅培召回奶粉

因産品在美國牽涉嬰兒感染細菌事件,2月17日,美國雅培宣布自願召回與涉事奶粉同廠生産的産品。看到這一消息後,江蘇蘇州的張女士發現,此次召回的産品,包括她此前給兒子喝的雅培嬰幼兒配方奶粉。她提供的照片顯示,奶粉罐底部代碼前兩位是27,代碼包含“SH”,保存期限為2023年4月1日,與雅培中國釋出的召回産品資訊相符。

315調查|帶“菌”奶粉疑雲:嬰兒染病家長懷疑奶粉,雅培稱無證據

奶粉罐底部。

張女士說,去年8月,兒子十個月大時,她結束母乳喂養,開始給孩子吃從山姆會員商店“全球購”購得的雅培Similac美版嬰幼兒配方奶粉。2個月後,2021年10月27日左右,孩子突然開始腹瀉。一開始,她和丈夫以為是消化不良導緻的,就給孩子喂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然而,孩子腹瀉的情況一直沒有改變,甚至出現便血。11月4日晚,孩子發燒到40℃,到蘇州市兒童醫院挂水,因情況未見好轉,孩子在三天後住院治療。在對孩子進行糞基培養等檢查後,檢測結果顯示其體内有沙門氏菌。醫院診斷,孩子感染了沙門氏菌腸炎。

張女士認為,他們遇到的情況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此前披露的情況相似——一起嬰兒感染沙門氏菌事件的投訴中,該嬰兒食用了美國雅培公司在密歇根州斯特吉斯的工廠生産的奶粉。

想到孩子感染沙門氏菌或許與食用雅培奶粉有關,今年2月,張女士和丈夫胡先生聯系山姆會員商店,想就奶粉退款以及孩子的治療問題進行協商。然而,他們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客服說奶粉(可以)幫我們退回,但我寶寶生病感染的事他沒辦法解決。我跟我老婆到實體店裡去跟他們溝通,他們才把我這個問題反映給雅培總部。”胡先生稱。

胡先生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儲存了奶粉的購買記錄和孩子的診斷單,但孩子當時喝的奶粉已經沒有了,隻剩下一個空罐子,被用來裝其他東西。

315調查|帶“菌”奶粉疑雲:嬰兒染病家長懷疑奶粉,雅培稱無證據

張女士買的奶粉

在雅培中國方面看來,并不能直接證明孩子感染病菌與食用雅培奶粉有關。“我們沒有看到直接的醫學調查證據。”3月11日,雅培中國方面相關從業人員告訴澎湃新聞,他們暫未發現孩子感染沙門氏菌與食用奶粉有直接關聯。目前,他們正就家長反映的問題進行積極溝通。

該從業人員稱,本次雅培對涉事工廠生産的産品進行了預防性的召回,系出于對消費者安全的考慮。目前雅培暫未有任何産品被檢測出含有相關病菌,具體情況FDA仍在調查中。

FDA:沒有足夠資訊确定奶粉與沙門氏菌感染有關,将繼續監測

雅培奶粉召回風波開始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一則公告。

2月17日,FDA宣布,正在調查4名嬰兒感染阪崎克羅諾杆菌和新港沙門氏菌事件的投訴。FDA稱,據報告,這4名嬰兒均食用了美國雅培公司在密歇根州斯特吉斯工廠(注冊編号為1815692)生産的奶粉(品牌包括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

同日,雅培公司開始自願召回相關的嬰兒配方奶粉。

中國海關總署2月20日釋出公告稱,相關奶粉産品沒有通過一般貿易輸華,但一款名為喜康寶貝添的特醫産品有對華出口記錄,雅培中國已啟動自主召回。海關總署提醒消費者,立即暫停食用雅培相關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暫不購買和食用雅培相關嬰幼兒産品。

FDA後來的調查公告稱,截至2月28 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宣布,有患者因接觸雅培位于密歇根州斯特吉斯的工廠生産的嬰兒配方奶粉而感染了另外一種阪崎克羅諾杆菌。克羅諾杆菌感染可能是該患者死亡的一個促成因素。本次調查的消費者投訴包括四份嬰兒阪崎克羅諾腸杆菌感染報告和一份嬰兒沙門氏菌感染報告,與這些投訴相關的所有五例病例均住院治療,其中兩名患者死亡。

當地時間3月9日,FDA相關從業人員通過郵件答複澎湃新聞,FDA對雅培嬰幼兒配方奶粉涉幼兒感染病菌事件已釋出最新的調查公告。

315調查|帶“菌”奶粉疑雲:嬰兒染病家長懷疑奶粉,雅培稱無證據

FDA回複。

FDA 3月9日更新的資訊顯示,先前包含在本次投訴和疾病調查中的新港沙門氏菌病例已被排除在調查之外。在本次調查的早期階段,FDA的調查範圍包括所有消費者因接觸密歇根州斯特吉斯工廠的産品而提出的疾病投訴。經過進一步調查,FDA确定沒有足夠的資訊确定這種疾病與嬰兒配方奶粉有關。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證明,這次沙門氏菌疾病不會導緻疫情暴發。FDA和CDC将繼續監測可能與此事件有關的沙門氏菌病例和消費者投訴。

奶粉安全事件中的病菌“常客”

沙門氏菌和阪崎克羅諾杆菌,是嬰幼兒奶粉安全事件中較為常見的病菌。

公開資訊顯示,沙門氏菌是一種腸道緻病菌,分為傷寒沙門氏菌、副傷寒沙門氏菌和非傷寒沙門氏菌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沙門氏菌可引發傷寒、副傷寒、發熱、腹痛等。

阪崎克羅諾杆菌感染可能造成早産兒、低出生體重嬰兒、免疫力低下嬰兒罹患腦膜炎、敗血症或壞死性結腸炎,由坂崎腸杆菌引發疾病而導緻的死亡率可達40-50%。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嬰兒配方食品》(GB17065)和《食品安全國家标準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的規定,嬰兒配方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檢出前述兩種病菌。但近年來,國内外乳業奶粉産品被檢出含有前述兩種病菌的情況并不鮮見。

2008年9月23日,因産品被懷疑受到沙門氏菌污染,法國嬰幼兒乳品企業寶怡樂宣布在全國範圍内召回該公司生産的一批次嬰幼兒“防吐助消化”奶粉。

據新華網報道,2005年,法國發生大規模奶粉遭沙門氏菌污染事件,140餘名嬰幼兒受到感染。2006年,法國乳業巨頭拉克塔利斯集團收購了發生污染事件的克朗工廠。2017年12月,克朗工廠再次暴發問題奶粉事件,導緻37名嬰幼兒患病。受問題奶粉醜聞影響,拉克塔利斯集團先後3次召回旗下的嬰幼兒奶制品,涉及銷售到全球80多個國家的大量産品。

據中國新聞網2018年8月消息,據歐盟食品與飼料快速預警系統近日的預警通報顯示,産自愛爾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疑似感染沙門氏菌。最初由法國報告,之後多國都發出了預警。

2017年5月23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釋出通告稱,經抽檢,标稱湖南展輝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金裝嬰兒配方奶粉(1段)檢出阪崎腸杆菌,該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

2019年6月,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的通告稱,标稱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生産的每嘉嬰兒配方奶粉(0-6月齡,1段)阪崎腸杆菌不合格,被黑龍江省墾區品質技術監督局綏化分局沒收違法所得19957.2元,罰款293034元。

湖南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生張愛民介紹,沙門氏菌和阪崎克羅諾杆菌具有傳染性,新生兒抵抗力往往較弱,需要留意避免感染。感染沙門氏菌的主要症狀是腹瀉、腹痛等,嚴重者還會出現便血、發熱、嘔吐等症狀。抵抗力較低的嬰兒如果感染沙門氏菌,還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腦膜炎等。

張愛民醫生解釋,沙門氏菌和阪崎克羅諾杆菌在高溫的環境下容易滅活。從醫學角度上看,幼兒感染沙門氏菌或阪崎腸杆菌有可能是通過奶粉外的其他途徑感染的,不一定與奶粉直接相關。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防止病菌感染,家長在給幼兒沖泡奶粉時應該先清潔雙手,清洗消毒用具,可以用100℃水溫的開水沖泡奶粉。

乳品企業自願啟動召回奶粉産品,是否代表産品有問題?乳業分析師宋亮分析,企業自主召回乳品既是出于法律的規定,也是企業對消費者安全負責的表現。“僅僅是說相關産品有可能會存在問題,不是說産品本身有問題。”他稱,美國和中國都建立了食品安全召回機制。企業在發現産品存在安全問題或者安全隐患後,都會啟動召回。如果相關檢測機構發現産品有問題,也會相應地啟動召回機制。對于這次雅培奶粉自主召回産品事件,家長無需感到恐慌。

宋亮分析,從奶粉的安全性方面看,海淘奶粉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也會存在部分中間商為了利益,将造假的奶粉産品銷給中國的消費者,這既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影響了品牌的商譽。建議家長從電商平台的旗艦店購買奶粉,在選購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時候,家長可以從奶粉的配方、制作工藝和品牌背景等方面進行評判,重點關注企業的經營背景、近年來是否出現安全問題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