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遊戲,是一種非常出色的媒介,它獨特的互動性讓人們可以更快地沉浸其中,作品想要傳達的思想也會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這讓它差別于過去的一切傳統媒介。随着産業的發展,遊戲類型更加多元化,功能也變得更加成熟。開始可以為一些弱勢群體提供服務,像色盲模式這個功能基本已經在遊戲中得到普及。不僅如此,也出現了為弱勢群體發聲而創作的作品。在2013年出現了一款名叫《盲景》的手機解密遊戲,玩家扮演的是一位盲人,是以它沒有任何的遊戲畫面,隻能借助語音提示來解決謎題。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但這樣帶有公益性質的遊戲畢竟隻是少數,題材的選擇,如何為玩家帶來直覺的感受,都是這類遊戲創作的困難之處。在2019年,騰訊發行了一款名叫《藍橋咖啡館》的遊戲,這是一款以艾滋病患者為視角的公益遊戲。出于對内容的好奇,我就去體驗了這款遊戲。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遊戲發行于2019年,應該已經正式版。此體驗非體驗版,而是體驗遊戲的途徑(微信小程式、QQ小程式)

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咖啡店老闆和三位艾滋病患者之間發生的故事。三位患者之間的身份、經曆天差地别,卻同樣不幸患上了這種疾病。“刺猬”是一名孤兒,從小沒有父母的關愛讓他自暴自棄。在街上長大的他,隻認識到了一群狐朋狗友,每天在各種地方鬼混,一個不留神就染上了艾滋。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淑儀”是一位母親,本來有着和諧幸福的家庭,在去年生日時閨蜜給她辦了個Party,吃完飯後閨蜜拉着她去夜店,結果着了隔壁過來拼桌男生的道,當她再次醒來時已經在一張陌生人的床上。去醫院檢查時發現已經是HIV陽性。丈夫就把她趕了出去,不讓她和女兒見面,怕她傳染給女兒。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克裡斯是一名創作歌手,在巅峰時期因為艾滋病而隐退,他還是一名同志,有一位正在交往的人。但随着時間推移,克裡斯的病情隻會越來越重,他擔心以後自己無法體面的離開是以選擇和夫妻分手。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艾滋病的可怕之處,不僅在于對身體的摧殘,更在于對精神的侵蝕。患上這樣的病,似乎就注定了生活将會變得支離破碎。我想,開發者是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故事,讓玩家可以體會到艾滋病患者身處在怎樣的世界,進而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群體,樹立起正确的認知。比較出人意料的是,遊戲中克裡斯有着艾滋病患者和同志的雙重設定。現在确實有資料表明近年同志之間的艾滋病傳播比例在迅速升高,通過添加克裡斯這樣的特殊艾滋病患者,确實有利于大衆對艾滋病形成正确的認識。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整個遊戲的流程隻有一個半小時左右,非常短小,這就導緻這款遊戲沒有辦法塞進去特别多的内容。雖然看着像是一款文字冒險遊戲,但其實還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它一共隻有一條故事線,遊戲中能互動的部分很少,隻有在特定場合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做一次咖啡或者給咖啡拉花。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剩下的互動隻有兩次在房間裡的線索尋找,幫助我們完善已獲得的資訊。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與其說《藍橋咖啡館》是一款遊戲,不如說它是一款具有一定互動性的可視化小說。它更多的還是起到科普艾滋病方面知識的作用,通過一些合理的故事情節,讓我們了解和艾滋病相關的知識。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而想要用這一款産品,讓人們就可以了解這個群體,樹立起正确的認知,在我看來是根本做不到的。最大的硬傷就是總體流程太短,一個半小時的内容裡塞入了3位經曆完全不同的艾滋病患者。這個群體面對的困難,他們的心理活動,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東西在有限的流程時間内根本無法完整講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隻有兩位患者解釋了傳染途徑,但全部是由性傳播這一種途徑引起的艾滋病感染,以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為途徑感染的角色一個都沒有。全文當中也隻在一處出現了和母嬰傳播相關的文字。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除了受限于流程長度導緻的内容不足,《藍橋咖啡館》作為一部着眼現實問題的遊戲作品,整個故事的藝術加工成分有些過高了。在前期基本毫無交流的情況下,“淑儀”和丈夫坐在咖啡館中,改變了丈夫對艾滋病的看法,并拿到了一周兩次的探視和周末輪流照顧女兒的權利。在問及是怎麼辦到時,得到的回答是“女巫的魔法”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我可以了解因為時長所限,故事想要順利完結,隻能采用一些手法進行加工簡化。但《藍橋咖啡館》運用藝術的加工讓故事獲得了一個如童話般美好結局的同時,也失去了真實感。艾滋病群體遭遇的問題本來是非常現實的社會問題,但礙于故事長度的限制,導緻這款遊戲無法引起大範圍的讨論。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而說來也巧,另一款網友廣泛讨論,引起對弱勢群體關注的公益遊戲,也出自于騰訊遊戲追夢計劃。這款遊戲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遊戲的名字叫《見》,是一款為盲人發聲的遊戲。遊戲中你會扮演一位盲人,用盲人的方式坐上公車,去往海邊。為什麼這款遊戲當時能引起廣泛的讨論,就在于玩家非常直覺地體驗到盲人生活的艱辛。面對可見度幾乎為0的路面,隻能通過盲道和盲杖在城市裡謹慎地穿梭。盲道修建的不合理、無法獨自穿越馬路的無力、公車停站不知号碼的焦慮,這些現實的問題讓玩家覺得無比真實,他們對盲人的困境感同身受是以才會引起如此廣泛的讨論,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群體,形成正确的認知。當然這也歸結于目标群體選擇的精妙,視覺的變化非常直覺,人類很容易感受到視覺變化帶來的差異。但艾滋病人群的困境更加複雜,無法很直覺的進行展現。這也讓《藍橋咖啡館》的研發更加困難。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藍橋咖啡館的“藍”取自艾滋病阻斷藥的顔色,“橋”指架起防艾知識與大衆的橋梁。我希望以後可以玩到更多這樣的公益遊戲,在我們收獲知識的同時,讓更多的弱勢群體也能自由的站在陽光之下。

溫暖過頭的艾滋病科普公益遊戲——《藍橋咖啡館》

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不僅應該是繁榮富強的,也應該是自由平等的。我希望這樣的公益遊戲會越來越多,也希望未來的某一天,遊戲中的現象與問題能夠得到改觀,而弱勢群體們的訴求與希冀能夠得以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