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3月7日下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期間舉行記者招待會,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國内外記者提出的問題。在回應有關烏克蘭與台海的問題時,王外長強調:烏克蘭問題與台灣問題有着本質上的差別,兩者間沒有可比性,雙方最大的差異是,台灣問題是中國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幹涉,烏克蘭作為具有獨立主權國家,中方尊重其主權領土完整。
無論局勢如何變化,海峽兩岸終将會走向統一。

王毅外長表态,不僅粉碎部分外媒炒作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滑稽論調,更在于為震懾以美日為首的域外勢力,放棄通過插手台海問題進而對抗整個中國的想法,在中國經濟實力、軍事力量不斷向前躍升的背景下,任何企圖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陰謀,都必将被14億中華兒女鑄就的鋼鐵長城而震得粉碎。
雖然中國高層的表态會在一定時間内震懾西方反華勢力,讓其不敢輕舉妄動,但在國際政治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下,頑固的西方反華派仍然借助手中的權力,接二連三地上演一幕幕反華鬧劇。幾乎就在一夜之間,西方兩大主要政治勢力,美國和歐盟先後對中國下黑手,公然支援“台獨”主張,中西方對立情緒再次達到高潮。
首先來看美國。當地時間3月9日,美國國會通過一項高達1.5萬億美元的财政支出法案,其中包括對基輔當局提供136億美元的緊急援助。錢可以大方地給,但戰争就需要烏克蘭政府自己打,澤連斯基心中的痛苦隻有他自己知道。
誰曾想到,在2022财年綜合支出法案中,美方也想盡辦法打“台灣牌”,其中一條内容便是禁止美國行政部門出資制作、展示任何所謂“不正确标示”台灣地區地圖的條款。就在去年美方已經通過一項法案,禁止相關地圖将台島畫成中國一部分,現在繼續在此問題上更新加碼,白宮方面希望借此營造出大陸與台灣并非同一國家的假象,借此表達對“台獨”勢力的支援。
俄烏沖突已經讓人們意識到,“輿論戰”的威力不亞于戰場上雙方真刀真槍地對抗。一旦公衆的意識被潛移默化地操控或洗腦,那麼再扭轉過來便非常困難。一旦這些存在重大錯誤的地圖在美國社會廣為傳播開來,那麼對于大多數美國普通群眾來說,就會自然而然形成大陸與台灣“互不隸屬”的假象。相比下來,美國這一動作和民進黨在島内推行多年的“去中化”教育并無本質差別。
就在美國衆議院通過涉台法案的同一時間,歐盟方面也做出類似舉動。據媒體報道,歐洲議會以552票贊成、81票反對的懸殊差距,通過一項有關台灣地區的決議。該決議指責中國大陸利用資訊、輿論等方式影響歐盟民主程序,控制歐盟輿論,另外台灣地區處在對抗中國大陸“認知作戰”的最前線,歐盟高層必須重新審視與台灣地區的關系,共同對抗中國大陸發動的“輿論攻勢”。
除了大唱反華論調,支援“台獨”民進黨當局外,這項決議還提出對抗中國大陸“資訊戰”所必須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反制假資訊中心”和“進階特别委員會”,以實際行動加強與台灣地區在輿論作戰方面的“合作”。
兩則消息看似沒有聯系,但反映出一個極其強烈的信号:收複台灣刻不容緩,祖國統一必須按下加速鍵。在21世紀以前,中美關系整體上在相對平穩的局面中發展,21世紀前10年,因為反恐戰争的因素,中美關系一度非常熱絡。但随着中國崛起步伐加快,美國逐漸從伊拉克、阿富汗戰場上脫身,開始“重返亞太”,通過采取“亞太再平衡”、“印太戰略”等多種方式遏制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提升。
奧巴馬、特朗普、拜登等美國總統,在對華方向上采用除戰争之外的幾乎一切手段,但均未取得對華态勢的根本性逆轉。接下來,就是最為敏感的台灣問題。美國當然不敢在中國家門口與解放軍開戰,但不斷通過各種管道對島内施加影響力,配合“台獨”勢力搞小動作,企圖把台灣事實上從中國分裂出去。這些舉動本身,也就是在逼迫大陸方面早日收複台灣,統一程序必須按下加速鍵。
俄烏沖突給我方不少的經驗教訓,不僅在軍事戰略上,更在于整個國際态勢上。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别軍事行動後,西方世界并未如預期那般出兵烏克蘭,僅僅提供基輔方面一定的軍事援助,至于對俄制裁措施不僅沒有讓俄羅斯傷經動骨,反而讓能源價格暴漲,膨脹壓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旦台海有事,大機率整個西方世界依然會隔岸觀火,幾個象征性制裁措施,也難對内外循環綜合發展的中國造成嚴重破壞,而一旦台灣回到祖國懷抱,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也宣告正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