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共産黨公平正義觀的曆史演進

作者:臨西普法

中國共産黨公平正義觀的曆史演進

原創2022-01-11 13:23·前線雜志

來自:前線用戶端

中國共産黨公平正義觀的曆史演進

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觀重視正義與人的需要的相關性,将消除貧困、實作全人類共同富裕和倡導每個人權利平等作為其主要内容。中國共産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觀,在百年奮鬥曆程中,将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觀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不同時期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國共産黨公平正義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實作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為共同富裕創造根本社會條件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産黨誕生了。黨的早期上司人深入思考如何改變不公平的社會制度,建立符合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公平正義的社會制度,并以此作為喚起群眾的精神旗幟。1921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學宣講時即提出了“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給,得最大的幸福”的社會主義設想。黨成立不久制定的最低綱領提出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制定的最高綱領提出鏟除私有制、實作共産主義,這實際上就是要先後以革命方式和建設方式不斷争取和實作社會公平正義。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為最大的利益,作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追求,這是中國共産黨公平正義觀的重要價值坐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堅持以救亡圖存為主的政治鬥争和以土地革命為主的經濟鬥争相統一,積極上司人民開展土地鬥争,實作土地配置設定公平正義,“打土豪、分田地”,讓農民擁有土地,幫助農民實作富裕,為實作共同富裕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為共同富裕奠定制度根基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土地所有制度、配置設定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醫療衛生制度等方面,對公平正義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和研究。經濟上,采用生産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制度來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通過改革,實行按勞配置設定為原則的配置設定制度,建立新的工資制度;在經濟組織中建立勞動者之間平等關系的制度。政治上,強調人民民主專政對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意義;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來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強調中國共産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文化上,确立了大陸文化教育的性質是讓廣大人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讓所有的适齡孩子都能上得起學。“共同富裕”這一概念在黨的正規文獻中最早出現于1953年。《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業生産合作社的決議》提出:“逐漸克服工業和農業這兩個經濟部門發展不相适應的沖突,并使農民能夠逐漸完全擺脫貧困的狀況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榮的生活。”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上司人民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改革土地制度、探索農業互助合作,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發展國民經濟,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圍繞共同富裕,對公平與效率進行不懈探索

步入改革開放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對社會公平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展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他一方面創造性地提出”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漸達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又強調要堅守公有制占主體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防止兩極分化。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對共同富裕思想進行了更深一步探索與創新。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初次配置設定注重效率,發揮市場的作用……再配置設定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配置設定的調節職能,調節差距過大的收入。”這是黨對社會公平特别是收入公平問題所進行的新的重大戰略性調整,它從初次配置設定和再配置設定兩個層面,科學協調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既發揮了價值規律刺激生産率提高的積極作用,又緩解了價值規律導緻優勝劣汰和兩極分化的消極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用包括市場在内的各種調節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有利于逐漸實作共同富裕。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又一次豐富了公平正義的内涵。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維護公平是以人為本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實作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的目标,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逐漸實作共同富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曆史高度,對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進行了全面思考與全新探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實際上就是将社會公正作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提高到全社會首要價值取向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再次強調:“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漸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内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這是把社會公正的起點、過程和結果統一起來,形式公正和實質公正統一起來的公正内容體系,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價值屬性,标志着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中國共産黨更加準确地把握社會公正的理論内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一文中提到:“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共同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地搞平均主義。”它的目标是在進一步“做大蛋糕”的同時,更合理地“分好蛋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榄型配置設定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結合實際,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觀點、新主張,使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戰略不斷得到推進,真正做到了發展不僅僅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更重要的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向着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邁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