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瓦台魔咒”是否重演,“部署新薩德”将釀風暴,尹錫悅面臨多重考驗

作者:海峽網絡

南韓第20屆總統選舉結果10日出爐,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擊敗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48.58%的得票率成功當選,他将在今年5月接替文在寅成為南韓總統。這位曾把兩任前總統送入監獄的候任總統上台後,會重演清算卸任總統的“青瓦台魔咒”嗎?此外,尹錫悅勝選後的首個日程,就是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這甚至排在他與文在寅通話之前。許多分析擔憂選前曾多次表态“強化韓美同盟”的尹錫悅可能在美中之間“選邊站”。韓聯社10日稱,“未來加入(美日澳印)四國集團(Quad)和追加部署薩德,将成為韓中關系的風暴眼”。

“清算”還是“團結”

“時隔5年再次政權輪替”,南韓《中央日報》10日稱,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尹錫悅當選南韓第20屆總統。一度因前總統樸槿惠受到彈劾而面臨滅頂之災的南韓保守陣營在本屆大選中成功翻盤,時隔5年重新掌握政權,打破了1987年南韓實施總統直選制度後保守和進步陣營以10年為周期輪流執政的“十年周期規律”。

尹錫悅因調查前總統樸槿惠“親信幹政”醜聞和李明博貪腐案,最終将兩位前總統送入監獄而聞名南韓,并是以被總統文在寅破格任命為檢察總長。但後來他與現政府推出的削弱檢方權力的司法改革發生沖突,于是投身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僅僅8個月就在總統大選中成功勝出。

尹錫悅10日在國會圖書館召開首次記者釋出會并發表感言。他談到上任後的執政理念,稱自己将“隻相信國民,隻遵從民意”,“遠離所有威脅自由民主的勢力和理念”。在對外政策方面,尹錫悅稱将重建韓美同盟,強化全方位的戰略同盟關系,同時發展“互相尊重”的韓中關系和打造面向未來的韓日關系。在對朝政策上,他稱将果斷應對“北韓的不合理行為”,但不會關閉對話大門。

對于保守和進步陣營的政權輪替,人們最關注的是前總統卸任後遭清算的“青瓦台魔咒”是否重演。今年2月,尹錫悅接受南韓《中央日報》采訪時,被問及“如果執政,是否會進行清算前政權積弊的調查”,他斷然回答:“當然要清算,需要調查。”許多分析認為,尹錫悅上台後,除了會“清算”文在寅個人外,還将全面“清算”其内外政策。

南韓KBS電視台稱,廢除文在寅政府的綜合房地産稅和脫核電政策等将會是尹錫悅政府的國内政策方向。此外,尹錫悅大選前還表示将廢除強調“女權”的“女性家族部”,被擔憂會掀起社會兩性争議。尹錫悅還承諾改革總統府,現有的青瓦台将消失。

《韓民族新聞》稱,尹錫悅上台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彌合國民分歧并實作國政的協同治理。文在寅10日與尹錫悅通話時強調,擺脫選舉過程中産生的分裂與沖突,實作國民團結至關重要。此外,目前南韓國會300議席中,有172席被共同民主黨占據,是以尹錫悅上台後将面臨朝小野大局面。《韓民族新聞》稱,如果尹錫悅不懂得妥協和團結,那麼不排除在執政初期就失去國政營運動力,淪為“植物人總統”。

尹錫悅面臨的考驗還有克服疫情,解決南韓經濟面臨的緊迫問題。南韓《北韓日報》稱,俄烏沖突導緻國際能源價格暴漲,南韓經濟對海外能源依賴度高,國際油價上漲可能對南韓經濟造成緻命打擊。此外,抑制通貨膨脹也是一道難題。如果經濟下行而物價暴漲,民生将舉步維艱。

“火速”凸顯“牢固”?

10日上午10時,在勝選後僅5個小時,尹錫悅就與美國總統拜登通了電話。這次通話不僅排在他與現總統文在寅通話之前,而且使原定前往國立首爾顯忠院參拜的日程被迫推遲。也許是為了避免被指責“不守禮節”,有消息人士特意向南韓媒體放話稱,尹錫悅原計劃11日才與拜登通電話,但應美方要求提前到10日上午通話。

韓聯社稱,值得關注的是,相較于以往曆屆總統當選人與美總統通話的時點,此次韓美雙方屬于“火速”通話,意在凸顯韓美同盟“牢不可破”。南韓《亞洲經濟》稱,此前韓美一直在推動拜登5月赴日本出席四國集團峰會時通路南韓,若拜登如期訪韓,将成為南韓曆屆政府上台後最快舉行的韓美首腦會談。從參選初期起,尹錫悅就多次強調将鞏固韓美同盟置于外交最優先考慮地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與美國的安全聯盟遠遠不足以保證南韓的安全體系,一個國家必須尋求平衡,處理好與所有相關國家的關系,才能實作可持續和穩定的國家安全。他認為,未來5年南韓将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在美國加大壓力要求南韓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将南韓綁上其“印太戰略”的戰車時,南韓決策者該如何選擇?是甘當美國的“橋頭堡”,還是選擇獨立自主的防務政策,将決定南韓的未來。

“薩德”意味“風暴”

“未來加入四國集團和追加部署薩德,将成為中韓關系的風暴之眼”,韓聯社10日的報道稱,如果說文在寅政府時期的外交政策是試圖在中美戰略競争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的話,那麼尹錫悅上台後很有可能将重心轉向美國。而加入四國聯盟和追加部署薩德,将是南韓新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試驗台。

尹錫悅在大選期間曾宣稱追加部署薩德系統,并廢除文在寅政府的“薩德三不政策”,即韓方不再部署新的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飛彈防禦系統(MD),不謀求“韓美日軍事同盟”。南韓當年在樸槿惠時期部署薩德後,中國實施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韓聯社稱,中國一直認為四國集團是為遏制中國而建立的“小團體”,且中韓之間曾圍繞薩德問題出現巨大風波,如果尹錫悅上台後立即推動部署薩德,加上最近中韓之間民間感情對立,中韓建交30周年之際的今年,可能成為中韓關系全面倒退之年。

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尹錫悅先生當選南韓新一屆總統表示祝賀。他說,中韓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也是互相離不開的重要合作夥伴。我們願同韓方共同努力,以建交30周年為契機,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部署薩德是中韓關系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障礙,曾經對兩國關系産生巨大影響。”遼甯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1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南韓的政治家和老百姓都知道,薩德帶給南韓的并非“更多的安全”,而是對經濟利益的“極大損害”。

南韓《亞洲經濟》稱,尹錫悅缺乏執政經驗,這在選舉沖刺階段的電視辯論會上暴露無遺,面對各種外交難題,他更多的是複述選舉團隊為他準備好的發言。多年檢察系統的任職經曆令他容易非黑即白地看待事物。他有關追加部署薩德的表态,或令中韓關系面臨巨大挑戰。

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楊丹志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尹錫悅上台以後,南韓在國家安全政策上将更加保守化,不排除強化軍備的可能性。但如果南韓追加部署薩德,用一種對抗性的思維進行中韓關系,不利于南韓自身發展。是以,深謀遠慮的政治家一定會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