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榆木疙瘩”變身“金疙瘩“,臨清松林鎮古典家具制造遍地開花

作者: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 郭曉甯 記者 鄭慧新 張興華 王廣生

"老鐵匠,今天,我給你們看我們家的經典書桌,這些都是非常漂亮的舊桦木家具。3月20日上午,齊魯晚報齊魯宇來到位于臨清市東北部的松林鎮,看到松林鎮主幹道兩旁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古典家具店,古色古香,魅力十足。下午,齊魯晚報齊魯點記者來到松林鎮家具文化産業園看,一家古典家具店矗立在園區内,欣欣向榮。

“老榆木疙瘩”變身“金疙瘩“,臨清松林鎮古典家具制造遍地開花

年稅收突破1億元

古典家具産業成為松林鎮的主導産業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在松林鎮家具安迪家具文化中心梅美家具館見到店主石曉宇,此時,石曉宇正在開車直播,介紹了店内的桦木家具。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在與石曉宇的對話中了解到,2010年大專畢業後,她回到家鄉從事老桦木家具行業的生産和銷售,現在她生産的家具主要銷往新疆、東北三省、内蒙古、陝西等地。現在她的店鋪每天都有新訂單,這些訂單都是從線上網絡,也是從客戶線下購物,線上和線下銷售基本一樣。

"我的店鋪現在每年的銷售額超過1000萬,而且每年都在增長,自從我開始從事古典家具行業以來,我收到的最大訂單是濟南的一家火鍋店,大約560萬。石小玉笑着說,現在希望松林鎮的古典家具産業越來越好,也希望店鋪生意越來越受歡迎。

“老榆木疙瘩”變身“金疙瘩“,臨清松林鎮古典家具制造遍地開花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了解到,臨清松林鎮的古典家具産業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松林鎮的龍頭産業。近年來,臨清松林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挖掘當地資源,培育古典家具産業由小到大,由大做強,一步步成長為山東省乃至全國知名古典家具産業叢集,着力帶動當地經濟增長。

2020年初,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2020年松林鎮稅收仍将超過1億元,其中木材家具企業将貢獻總稅收的66%,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松林鎮各類加工戶規模600餘戶,從業人員8000餘人,輻射周邊多個縣市區。擁有自主設計能力的50多家企業,以及多家擁有自主品牌和多項專利的家具企業,包括找月、尚官、國軒等代表的自主家居品牌已走出山東,走向全國。

“老榆木疙瘩”變身“金疙瘩“,臨清松林鎮古典家具制造遍地開花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古典家具行業規模化實作"從小到大"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了解到,松林鎮古典家具産業主要集中在上官營村,當地村民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從事古董家具的收購,特别是在明清時期,"車"車、宮廷家具的研究相當深入。

随着時間的流逝,民間保留的明清家具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高,資源匮乏的現實難以滿足收藏家的強烈需求。人們開始将注意力轉向仿古家具,尤其是那些精心挑選、制作精良、造型精美、造型美觀的仿古家具産品,因為無論是在其稀有和珍貴木材的價值方面,還是其藝術價值都有可能增值。特别是近年來,各地開展生态旅遊、古城旅遊等競賽,大量建設仿古茶館瓦片,人們對仿古家具的追求正在升溫,對古典家具的需求日益增加。

“老榆木疙瘩”變身“金疙瘩“,臨清松林鎮古典家具制造遍地開花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在松林鎮家具工業園區官方豪然家具館,見到了43歲的店主崔浩然。崔浩然介紹,他從小就接觸老桦木家具,2000年開始模仿明清古典家具,這是用老桦木做的。

"家具一直是我的老路,我相信古典家具市場的未來是有希望的。我們鎮上這個文化産業園的建設真的很好,為我們家鄉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引擎。導緻父親和村民就業,現在打磨家具的勞工每天可以達到130元,其他種類的工資都較高,大部分勞工都是來自周邊村莊的村民。崔浩然說道。

2008年之後,松林鎮的古家具修複和仿明、青清古典家具生産投放市場",尚官營村古典家具行業也從單純收購的經營方式,逐漸轉變為收購與古董生産相結合的模式。近年來,引導企業抓住市場機遇,引進修複、雕刻、油漆等仿古家具再修護技術和高端生産技術,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延伸産業鍊,實作連鎖經營、品牌建設、聯姻等高端新型經營模式,生産仿明清古典家具銷往北京, 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深受歡迎,并遠銷日本、南韓。

“老榆木疙瘩”變身“金疙瘩“,臨清松林鎮古典家具制造遍地開花

建設生态工業園區

古典家具行業實作"更新"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在松林鎮家具文化産業園了解到,2017年,松林鎮政府通過多方投資,投資引進尚達房地産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家具産業園,将産業園定位為傳統産業新舊動能轉化綠色智力示範區, 在"項目園區、園區工業化、産業叢集化、叢集生态化"上創新的新模式。

園區總體規劃1500畝,一期占地120畝,建築面積46.8萬平方米,已于2018年初投入使用,目前,園區已駐紮加工、抛光塗裝、雕刻等産業鍊企業110多家,實作了家具行業規模化, 标準化,集約化開發。二期工程被評為山東省新老動能優先項目,程式已接近尾聲,即将開工建設。家居産業園二期建設完成後,将實作松林家居産業的聚合效應,以"家居文化+"的理念,利用各種文化含量推動傳統松林家具産業轉型更新,完善地方家具産業鍊研發, 科技創新等産業鍊,顯著提升了臨清和聊城家具行業的研發和創造水準,提升了臨清市經濟的高附加值,并為中國家具的智能制造和更新、文化藝術内涵和商業模式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2019年11月,市工信局授予松林鎮家具産業園"小型微型創業基地"榮譽稱号。2020年,松林鎮被授予"山東省老桦木家具生産基地"榮譽稱号。

"我從2017年開始建設工業園區,2018年在工業園區内建了自己的家具加工廠,主要是為了制造老桦木家具,現在銷售額可以達到200多萬元。崔浩然說道。

堅持"電子商務+"戰略

通過發展手段實作行業"彎道超越"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在松林鎮家具文化産業園天涯館家堂看到,天涯閣店兩店員正拿着手機進行直播,六部手機、陳列室一台老桦木家具,兩人則熱情地通過直播向全國各地的網友介紹老桦木家具。

"我們有兩名店員,他們不僅有基本工資,而且每售出一件家具都有傭金。現在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的舊桦木家具正在慢慢超過線下訂單。"天涯亭主人王偉說。

“老榆木疙瘩”變身“金疙瘩“,臨清松林鎮古典家具制造遍地開花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松林鎮大力推行"電商+"戰略,點燃行業"助推"。松林鎮通過實施"電子商務與人才培養"、"電子商務與平台建設"、"電子商務與品牌培育"戰略,推動家具行業與電商産業深度融合發展。目前,攀松林鎮有300多家營運商通過電商管道銷售古典家具,員工3000餘人,年網絡銷售額8.5億元。随着淘寶、JD.com、快手、抖音等電商,松林鎮家具行業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松林鎮被評為"中國淘寶鎮",東山村、西山村被評為"中國淘寶村",突破實作了淘寶鎮聊天城、淘寶村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入發展"智力動力"。松林鎮結合産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内部挖掘當地人才,外部邀請專家學者,通過教學教育訓練、研讨會交流、參觀等方式,進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解決問題,改進工作,跨越式突破。目前,已成功舉辦5屆,邀請了高校教授、專家學者就企業品牌建設、"電子商務+"等專項教育訓練,教育訓練了當地企業家、黨員700餘人。并與省工業和資訊化部、省家具協會和山東設計院等高校進行了多次交流,下一步将是開展深入合作,打造産、研基地。

找記者、找報道、求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赤路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點情報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