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百何的新劇《我們的婚姻》在熱播,劇中的婚姻與職場,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

而這部劇中,白百合飾演的沈彗星是高學曆全職主婦,更是全劇的焦點。
隻是,白百何作為女主,在這部劇的人設被噴得體無完膚,不少人覺得她自以為是、不切實際,完全不像是一個高知女性應有的樣子。
彈幕中就有不少人吐槽:
這女人跟誰都得離,最好别結婚。
女主太自以為是。
女主太理想主義了。
其實,婚姻本身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很多時侯,我們努力給對方的,可能并不是對方想要,甚至可能是對方很抗拒的。
經營婚姻,本身就是一門學問。白百合在劇中經曆的痛苦與折磨,和很多現實中的妻子有共通之處。
今天,就這部電視劇折射出的一些關于婚姻中裡的真相,學樂君想借劇中的三對夫妻的故事,分享三點思考給大家。
勢均力敵的愛情,一個人努力不來
白百何飾演的沈彗星和佟大為飾演的盛江川在電視劇裡一對夫妻。兩人都曾是頂尖大學的高材生。
婚後,沈彗星為了照顧孩子,在家做全職太太,丈夫盛江川則繼續在職場上打拼。
六年過去,長期脫離社會,讓沈彗星越來越覺得自我價值得不到展現,加上孩子開始上國小了。她計劃重新步入職場,幹一番事業。
但沈彗星的想法,盛江川并不支援。
沈彗星覺得經濟共同承擔情況下,責任也應該共同分擔。孩子的接送問題,是兩個人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但一直在職場上打拼的盛江川并不是這樣想,他覺得就算妻子出去工作,也應該以家庭為主。平衡家庭和事業是女人的問題,是以,照顧孩子的責任也應該落在妻子的身上。
雖然,後來沈彗星出去工作,盛江川也分擔了接送孩子的工作。但兩人因價值觀不一緻,夫妻間的沖突越來越多。
直到一次盛江川顧着工作沒法接孩子,導緻孩子差點被綁架。兩人的沖突一觸即發,沈彗星提出了離婚。
沈彗星提出離婚,我并不意外。
平衡家庭和事業,這是大多數女人在職場上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但這是一個不平等的潛規則。
家是夫妻二人的家,孩子是兩人的愛情結晶,為什麼到了照顧家庭和孩子的事情上就成了妻子的事呢。
很多傳統的觀念裡,認為一個家庭裡,丈夫應該為主,妻子為輔。丈夫如果能賺錢養家,妻子沒必要折騰,安心在家照顧孩子就行了。
但沈彗星并非傳統的女人,她跟她老公一樣,受過同等高的教育。她一直堅持勢均力敵的愛情,她不覺得女人結婚了,就隻能做副,哪怕她過去在家照顧孩子六年,也從不覺得自己在家庭裡是低人一等。
隻是,正确的想法,有時需要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實作。
同樣由佟大為主演的電視劇《小舍得》裡,南俪和夏君山是一對夫妻,兩人育有一對兒女。
生活中,夏君生從不覺得照顧孩子是妻子的責任。妻子沒空,他主動接送孩子;孩子成績下降,他請假親自輔導孩子。
因為丈夫的明事理,即便兩人都在職場上打拼。南俪也從不需要獨自面對平衡家庭和事業的問題。
夫妻間步調一緻,關系自然和諧。
婚姻,就像二人共舞,僅有一個人努力,是跳不出好的舞步。
從來,勢均力敵的愛情,都是互相成就的。
自我犧牲式的婚姻,感動不了别人
劇中的另一個妻子,是曹曦文飾演的蔣靜,也是一個全職媽媽,每天她的生活就是圍着孩子和老公轉,隻是手心向下的日子,讓她活得很卑微。
想讓父母出國旅遊,自己沒錢,又不敢問老公要。正好老公辦了一個親子出國的活動,為了讓父母有出國旅遊的機會,她特意在瑜伽課上做高難度的動作,令自己扭傷。這樣就可以讓父母以替自己帶兒子出去玩為由出國。
蔣靜的婚姻,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
她在自己的戲裡,是受害者,也是理中客。
發現老公跟别的女人聊騷,蔣靜不是找老公對質,也不是質問那個女人,她就那樣審時度勢,理性分析一番,然後安靜的将這件事藏在心底裡,就像過往那些不如意的事一樣。
對于蔣靜的懂事,賢惠,她老公并不領情。于他來說,妻子隻是需要照顧孩子的媽媽,是免費的保姆。
蔣靜的生活狀态,是不少全職太太的縮影。不了解老公的工作,也進入不了老公的圈子。
沒有工作的她們,生活宗旨是把老公當成老闆小心服侍。
不過,同普通員工不一樣,普通員工有跳槽的機會,她們卻時刻擔心着被老闆炒鱿魚。
《春日遲遲再出發》節目裡,吳雅婷談起自己前段婚姻,泣不成聲。那段早已離去的婚姻讓她有着滿滿的不舍和回憶。
一個女人為了一個男人五年生兩個孩子,還流産過一次。哪怕丈夫在自己生産第二天就出門拍戲,哪怕自己得過産後抑郁,仍然死心塌地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這并不是簡單的一個愛字就能诠釋得了的。
但即便這樣犧牲奉獻自己,換來的卻是你很好,我們并不适合。
“這些年你辛苦了,你是一個稱職的好老婆,好媽媽,好女兒,謝謝你給我生命帶不光亮,謝謝你讓我擁有世界上最可愛的兩個寶貝……”
如此高度的贊揚,卻是發生在離婚宣言裡。
自我犧牲式的婚姻,除了感動自己,感動不了别人。
女人的委曲從來都換不到“成全”。
男人可能會因為一個女人溫柔體貼而跟她結婚,但絕不會因為她懂事隐忍而愛上她。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讓我們無路可走的是那個渣男,其實,讓我們吃盡苦頭,沒有退路的,可能是我們自己。
一個女人将自己所有籌碼全放在一個男人身上,本身就是一個冒險的事。
我們隻是結婚而已,沒有必要因為結婚了而讓自己變得廉價。須知道,當你自己都不要乎自己,一味把自己所有都奉獻了,别人又怎麼會愛你呢。
對對方的認同感,是婚姻最重要的基石
《我們的婚姻》裡,還有董思佳和李宇文這對夫妻,他們是女主外、男主内的婚姻模式。
他們原本是雙職工家庭,因為請的保姆不靠譜,傷害到孩子。兩人商量,親自帶孩子,考慮到經濟收入的問題,李宇文回歸家庭,做全職爸爸。
李宇文不抗拒做全職爸爸。他覺得既能照顧孩子,又能替妻子分擔,是個兩全的辦法。
倒是董思佳,她既想丈夫能照顧孩子,免自己後顧之憂。但又從心底無法認同丈夫全職爸爸這份工作。
我們在說女性獨立的時候,總無法跳出男為主,女為輔的圈子。
作為職場成功女性的董思佳也一樣。
董思佳在公司從不談家裡的事,她不想同僚知道她老公的事情,她認為老公沒有工作在家帶孩子這件事,讓她很丢臉。
是以當老闆建議她帶老公一同出席創投論劍盛典時,她雖然爽快答應,但在最後一刻還是決定自己一個人參加。
李宇文無意間看到董思佳放在床邊的邀請函,對妻子的做法,心裡有些不愉快。
很多人看到一個家庭裡有一方不出去工作,夫妻間如果産生沖突,就覺得是全職的那方跟不上步伐所緻。
其實,媽媽全職,爸爸全職都不是夫妻沖突的根源。沖突的根源是缺少認同感。
出外工作的那一方看不到另一半放棄事業回歸家庭成為全職媽媽(爸爸)的付出。
好的婚姻都需要互相尊重和了解。我看得見你半夜輾轉難眠的悲傷,你也懂我端着酒杯談笑風生的苦澀。
李承炫曾做過全職爸爸,帶孩子期間,他也一度抑郁,不過很快就調整過來。他說自己能這樣走出來,妻子的功勞很大。
對于丈夫做全職爸爸,戚薇從來都沒有看不起,她反而覺得正因為老公的付出,自己才能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
她将自己的感謝之情坦白跟丈夫說。妻子的認同感,讓李承炫有了很大的動力。
每一段婚姻裡,每一對夫妻間,從來就沒有什麼誰比誰更應該付出多一點一說。對于一直默默付出那一方,我們應該懂得感恩。
夫妻間,對對方的認同感,是婚姻最重要的基石
《我們的婚姻》裡呈現了時下各種婚姻狀态。
一個包容的社會,是允許各種的婚姻狀态存在的,無論是女主内,男主外,或者女主外,男主内,又或都是男女一齊主外主内。
沒有說哪種婚姻更能長久,适合最重要。
堅持事業和放棄工作暫時回歸家庭,也沒有那個顯得更高尚一些。
婚姻裡很多事情不需要論證,隻需要懂得。
其實作實生活中,婚姻過得幸福的,往往都是那些看清婚姻真相,仍努力經營婚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