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熟戀人》裡的羅拉從落單到被兩個男嘉賓狂追,她做對了什麼?

作者:依依婷可愛
《半熟戀人》裡的羅拉從落單到被兩個男嘉賓狂追,她做對了什麼?

《半熟戀人》是騰訊的一檔戀愛綜藝真人秀,節目聚焦30+成熟男女的愛情,還設定了六位“半熟觀察員”。

開集,四位女嘉賓其中的三位都得到了至少一個男嘉賓的邀約,落單的反而是“氣氛組”代言人羅拉。

剛開場,男女嘉賓們都比較拘謹,羅拉表現得比較活潑。

和大家聊天時第一個自我介紹,引導大家互相認識。

從節目剛開始,她就不避諱地對1号男嘉賓俞悅表達了好感。

知道對方是牙醫,吃飯時羅拉還開玩笑說請他看看自己補的半顆牙怎麼樣。

吃完飯,俞悅選擇和當時有好感的舞蹈老師周楠在一起散步,羅拉也有努力争取,加入對話。

但後面男生的邀約環節,俞悅并沒有選羅拉,而是選擇了周楠。

羅拉因為落單,鼓起勇氣,反選男嘉賓,發現對方已經有約後體面告辭。

羅拉找朋友打電話,詢問自己是不是要調整下。

閨蜜表示:“做自己就好了,幹嘛要和别人調整?”并給羅拉加油打氣。

羅拉感歎:“大家都喜歡你,但是沒有人會愛你。”

這句傷感發言讓大家不禁疑問:難道搞笑女不配擁有愛情嗎?

沒有和嘉賓見面的時候,羅拉表現很活潑,還講了一段rap讓人對她的職業充滿好奇。

真實的羅拉是什麼樣的呢?

大家約會時她落單,自己做吃的,那一刻的她才是真正的羅拉,有一點倔強,内向,敏感。

羅拉就像我們日常中看到的一種女孩,平時表現大大咧咧,看起來自來熟、活潑;

集體活動往往表現大大咧咧,很有幽默感堪稱氣氛組擔當,實際上以上都是她們的保護色。

她們的内心是緊張和不安的,害怕得不到别人喜歡,甚至有點讨好型人格。

俞悅一開始拒絕了羅拉,但後面結束和周楠的見面時,發現對周楠好像沒有那麼來電。

再見羅拉的時候,俞悅很想幫羅拉搭把手做晚飯,但是被拒絕了。

羅拉表現得有距離感,後續俞悅釋放越來越多好感信号。

當羅拉沒有那麼關注這個男生的時候,卻意外吸引這位她曾經有好感的對象。

難道男生喜歡不喜歡他的女生嗎?當然不是。

後來,羅拉放下刻意活潑的保護色,展現越來越多吸引人的特質,撬動了男嘉賓的心門。

說到這裡,戀愛時到底要做真實的自己還是他喜歡的你呢?

王子文的話人間清醒:

“做真實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因為他喜歡的那個人才是你,不是你,你讓他喜歡有什麼用?”

還好羅拉身邊有靠譜的閨蜜給她打氣。

她在節目後續表現得越來越自如,越來越“羅拉”,不刻意讨好誰,做真實的自己。

整個人放松下來,後續反轉,兩個嘉賓都拼命地對她示好。

想讓男人從冷淡到愛,第一步就是需要做真實的自己。

好處有三點:可以吸引真正喜歡你的人,過濾不合适的人;找回自信閃光的自己;更好地接納優缺點。

《半熟戀人》裡的羅拉從落單到被兩個男嘉賓狂追,她做對了什麼?

01

過濾不合适的人

讨好型人格的人,一開始會用一個開朗活潑、大大咧咧的形象來武裝自己。

但實際上自己并不是這樣的人,久而久之會很痛苦。

每個人内心深處都渴望被懂得,被了解,我們要勇敢地讓真實的自己更容易被看到。

而不是關閉自己喜好,随着對方走,這樣會失去了獨特的個性。

有的女生相親,相了十幾個人,每個都不來電,開始檢討是不是自己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有人不和自己來電是正常的,找下一個就好了。

别因為找對的人麻煩了一點,就勉強和不合适的人湊合。

我的一位來訪者小優說起她的男友,說自己并不喜歡他,隻因為他看起來老實脾氣好對自己好,看着不像會出軌。

如果隻是因為這些就在一起談婚論嫁,那麼未來婚姻的風險非常大。

因為,一段長期關系裡幸福的前提是彼此欣賞。

學曆,樣貌,才華,經濟條件好等等,至少找一個和“對你好無關”的特質。

對你好和老實太容易僞裝,如果婚後對你不好,脾氣不好,那麼這個人在你心裡就沒有半點優點了。

和一個自己不夠欣賞的人在一起,隻會滿是嫌棄和痛苦。

《半熟戀人》裡的羅拉從落單到被兩個男嘉賓狂追,她做對了什麼?

02

找回自信閃光的自己

張愛玲說喜歡上一個人,自己就會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開出花來。

喜歡一個優秀的男生,有的女生心裡會有點自卑,不知道怎麼做自己才能從他身邊的女孩裡突出重圍,被注意到。

像《半熟戀人》裡的羅拉,好不容易被注意到了,卻又因為交淺言深差點聊成大兄弟了。

做真實的自己,重心聚焦在自己身上,專注自我提升和自己的感受。

這樣的女生,在男生眼裡是非常有魅力的。

如果我們見到男生就想到對方不喜歡自己怎麼辦?

隻想着怎麼才能讓他喜歡自己,其實當你這麼想時,就已經落了下風。

為了讓對方喜歡自己,拼命對他好,男生最後隻會感動,不會因一個女生對他好而愛她。

《半熟戀人》裡的羅拉從落單到被兩個男嘉賓狂追,她做對了什麼?

03

更好地接納優缺點

有的人無法做真實的自己是擔心真實的自己沒人喜歡。

這類女生往往本身很優秀但是并不快樂,她們恨不得用放大鏡找缺點,然後努力避免掩飾缺點。

事實上人無完人,偶爾展示一點小缺點,對方會覺得你更接地氣,更真實。

我們不必恐懼暴露缺點,缺點就不是我們的軟肋。

先自我接納,才談得上被别人接納。

小靈30歲無法脫單,她歸咎于自己離過婚,被男生嫌棄,感情中處處讨好異性,卻并沒有是以得到愛情垂青。

後來小靈專注自己工作,在一次活動中邂逅了現在的先生。

坦然表示自己經曆過一次婚姻,是以對另一半的選擇很謹慎。

也沒有因為自己離過婚,就草草把自己嫁了,認真考察過和先生步入婚姻的殿堂,她的謹慎也赢得了男生的尊重。

僅僅靠做真實的自己奪得男生的心還不夠,兩個人接觸中還要懂得在利他和利己之間找到平衡。

讨好型人格的特點是壓抑自己的需求,隻想讓别人開心。

過于利他隻會失去自己,對别人過于好,久了對方還會視為理所應當。

第二步,是學會适當地拒絕。

小莉婚後有了孩子,心疼老公工作累,就主動包攬家務和育兒事宜。

一開始老公很感動,時間長了抱怨小莉胖了,不注意打扮,公司年會也不願意帶她出去,感情濃度低了很多。

我給小莉支招,讓老公周末在家帶娃,自己和小姐妹出去玩。

小莉狠狠心表示自己要和姐妹去旅遊,就周五把孩子交給老公了,周天回來。

老公拉着小莉的手說:“這個家真的不能沒有你。”

最直接的感同身受,莫過于讓他也經曆同樣的體驗。

帶過孩子做過家務的老公意識到這些事并沒有那麼輕松,是以對妻子本能産生敬意和更高的需求感,知道自己離不開妻子。

第三步,呼應對方情緒比解決問題更有吸引力。

在電視劇《你是我的榮耀》裡,夏晴作為前任想複合,專門飛到上海找到于途,卻開始曬優越感。

她知道于途投了投行的履歷,說自己在這行做了多年有經驗,可以免費給他咨詢。

實際上她忽略了于途想跳槽背後的原因。

兩個人溝通雞同鴨講,味同嚼蠟。

喬晶晶聽到于途改行,自己心裡替他可惜。

晶晶有能力幫他,但并沒有,她知道于途需要的不是這個。

而是有人了解支援他的決定,肯定他過去做過的航天事業,告訴他是多麼的有意義。

晶晶這份情緒上的呼應打動了于途,一個人的時候他還默默地把晶晶開解他的語音反複聽了多次。

吳桂君的詩歌《喜歡一個人》提到:“喜歡一個人,始于顔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

兩個人能長期發展,感情越來越好,必然是彼此都走進了對方心裡。

一開始見面看到的都是表面的條件,身高、長相、學曆、工作,真正能進入深度溝通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一直相守的人。

當我們可以做真實的自己,懂得适當拒絕,呼應對方的情緒時,會更快找到對的那個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