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荒野中矗立的巨大球體,攝影師Dillon探讨礦石開發失衡與土地危機

作者:Siohung

在一片貧瘠、雜草叢生的荒地中,或是碧藍的礦坑湖邊,巨大的金屬球體突兀地矗立着。為何會有這些球體?又是誰将它們搬來這裡?原來,這是住在南非開普敦(Cape Town)的攝影師Dillon Marsh 的傑作。

南非向來以豐富的礦産資源聞名,其中,該地的黃金産量為世界第二,而白金(鉑類金屬)的産量更達到世界第一。可以說,礦産經濟一直在南非曆史上扮演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盡管如此,豐功偉業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南非多處商業礦場往往為了開采礦産而罔顧土地健康,大肆開墾。Dillon Marsh 為了讓世人關注此議題,他決定以擅長的影像媒介表達訴求,創作了For What It's Worth 系列作品。該題名意即「無論有沒有價值」,點出追求經濟礦産價值與土地保育之間的兩難。

荒野中矗立的巨大球體,攝影師Dillon探讨礦石開發失衡與土地危機

巨大的坑洞,隻為開采不成比例、極少量的鑽石,甚至必須放大才能看見。

荒野中矗立的巨大球體,攝影師Dillon探讨礦石開發失衡與土地危機

白金球體置于土丘堆的最上方,看起來搖搖欲墜。

Dillon Marsh 走訪南非各地礦場捕捉影像,并透過CGI (電腦生成的圖像,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技術,将一顆顆代表不同礦産的球體模型與真實礦場照片結合,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該地所開采的礦産總量。這些球體所代表的礦物,包括黃金、白金、銅與鑽石等。巨大飽滿的礦物球體,映襯着荒蕪的土地,象征着不成比例的開采,産生強烈的視覺沖擊。Dillon Marsh 在作品簡介中也說,人們從地球擷取資源,同時便必須承擔土地傷痕累累的代價。

荒野中矗立的巨大球體,攝影師Dillon探讨礦石開發失衡與土地危機

變成一座湖的昔日礦坑,巨大銅球倚靠在破碎的岩壁邊。

荒野中矗立的巨大球體,攝影師Dillon探讨礦石開發失衡與土地危機

金球矗立在路中央,四周景象已是荒煙蔓草。

值得關注的是,從「黃金」主題的部分作品中,可以發現礦坑在這些照片中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玻璃摩天大樓、石砌廣場以及紅磚鐘樓。改建過的景觀似乎掩蓋了曾是礦坑的曆史,卻依舊沒有改變礦産資源流失的事實。

荒野中矗立的巨大球體,攝影師Dillon探讨礦石開發失衡與土地危機

繁華的街景與金球搭配起來毫無違和感。

荒野中矗立的巨大球體,攝影師Dillon探讨礦石開發失衡與土地危機

昔日的礦場,今日已變成雄偉的紅磚建築。

Dillon Marsh 在訪談中表示,未來預計延續For What It's Worth 的創作計畫,繼續用影像發掘其他國家的礦場,而在他的Instagram 及網站上也釋出了2021 年的新系列作品Diamond Coast ,記錄了南非西部海岸偏遠村落因過度資源開發所導緻的貧瘠地貌。有興趣的讀者務必持續關注他的創作。

荒野中矗立的巨大球體,攝影師Dillon探讨礦石開發失衡與土地危機

Dillon Marsh 多以南非作為他鏡頭下的題材,記錄這塊土地的風景與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