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花盆裡長出的野菜:酸酸草承包了童年回憶,鵝腸菜是美味的野菜

作者:木子羅食記
在花盆裡長出的野菜:酸酸草承包了童年回憶,鵝腸菜是美味的野菜

花盆裡長出了一棵酸酸草,才幾天功夫,它就已經占領掉花盆的一個角落了。

媽媽說,不把這棵酸酸草拔去的話,以後這花盆裡的這棵花,可就沒有地方生長了。她說,酸酸草的繁殖力實在是太強了,花盆裡的土是很快就被它占領光的。

在花盆裡長出的野菜:酸酸草承包了童年回憶,鵝腸菜是美味的野菜

酸酸草學名叫酢漿草,花盆裡這棵是紫花的,還有一種是開小黃花的,它們嚼起來都是微酸的味道,是以都被叫做“酸酸草”。

酸酸草可是愛肆意生長的家夥,到處都可見,總之給人的印象就是:牆根下的雜草是它,公園裡的雜草是它,在花盆裡冒出來的雜草還是它。

在花盆裡長出的野菜:酸酸草承包了童年回憶,鵝腸菜是美味的野菜

雖然長在這個花盆裡的酸酸草是有點不讨人喜歡,但是其實在小時候,我們是非常喜歡這種草的,還巴不得自己的花盆裡能長滿呢。

葉柄在中間支撐,長長的葉柄上頂着三片像小荷葉一樣的葉子,開着紫紅色的花兒,有五個花瓣,也有着纖長的柄,在陽光下看過去,可不就是有“荷葉田田”,那縮小版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的意景?

在花盆裡長出的野菜:酸酸草承包了童年回憶,鵝腸菜是美味的野菜

拔出長長的花和葉,連洗都不用洗,直接就放進嘴裡咀嚼,那酸溜溜的汁水便從葉柄裡慢慢地滲透出來,讓人咬得有滋有味。

我們還喜歡把它整棵挖出來,尋找出它那白白胖胖的,長得像蘿蔔一樣的根部,我們把它叫做小蘿蔔。這種小蘿蔔可是充滿了水分,而且入口一點兒也不酸,在那個零食缺乏的年代,酸酸草無疑是一種受歡迎的野草。

在花盆裡長出的野菜:酸酸草承包了童年回憶,鵝腸菜是美味的野菜

花盆裡還長着另外一種野草。長着細小的小白花,毫不起眼,媽媽卻指着說,這些鵝腸草,味道是非常好的。

她說從前在鄉下的時候看見這種野草,就會把它們摘回家,就這樣随便地炒一下,那個滋味,可是比其他的野菜的味道都要好。

在花盆裡長出的野菜:酸酸草承包了童年回憶,鵝腸菜是美味的野菜

鵝腸草,又叫鵝腸菜,學名叫繁縷。李時珍對于這種小花的認識是,“以為鵝兒腸,非雞腸,今陰濕地極多”。

繁縷的拉丁學名,出自“小星星”一詞。因為西方植物學家,認為繁縷的花較小,散落在草地上,如同星空中的繁星點點。

在花盆裡長出的野菜:酸酸草承包了童年回憶,鵝腸菜是美味的野菜

繁縷的花乍一看上去,好像10片花瓣,仔細看來,其實是每個花瓣深深地分裂到基部。細看之下能夠數到它有5個花瓣。

繁縷的花雖然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實細看之下它的花是極其美麗的。有沒有想過,要是把它放大10倍,這樣一朵大白花綻放在面前,絕對是美得震撼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