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麗一直念念叨叨的,是她身上的兩個不成功之處。第一個是她的名字“美麗”,明明不漂亮,卻要叫美麗,豈不是矯情?第二個是她那43碼的“大腳”,怎麼看怎麼不像個女人的腳。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美麗的大腳》并非完全放映的是張美麗的不成功之處,盡管她教學時念錯别字,皮衣服不能用水洗也不知道,感情生活也過得七零八亂的,但是她硬是用她那雙大腳,走出了一條振興西部黃土高原鄉村的路出來。張美麗做出來的事情,生動地诠釋了她的“腳大心大”,不同于一般的農村婦女。

事實上,張美麗為了農村那些孩子們的教育,她真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首先,為了留住前來支教的志願者老師夏雨,張美麗主動承擔起了洗衣、做飯、擔水的責任。尤其是擔水一節,對在高土高原上生存的人來說,那就是三年都盼不到一滴雨水的艱難。從影片中那個“千裡迢迢”、讓人啼笑皆非的造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夏雨洗過臉的水,後來又給了孩子們洗,孩子們洗過以後,又給毛驢喝,可以說是一滴水都沒有浪費,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和利用;而隻要一下雨,張美麗必定會号召全體同學一起,拿出像什麼碗、盆子、壇子、水桶等之類的東西,争取全部接到水為妙。用水如此艱難,我們亦可想象張美麗平時取水的艱難。做為村裡唯一的一口老井,如果天旱取不到水,張美麗會不會用她那雙大腳去到鄰村或更遠的地方取水呢?答案簡直是一定的。
再者,為了争取到5000塊錢替同學們買台電腦,張美麗又馬不停蹄地四處拉贊助。張美麗這次跑的,是一個有錢佬。趁着有錢佬過生日高興,張美麗帶着孩子們跑去給人家說吉祥話。可是光說幾句吉祥話拉不到贊助。有錢佬撂下一句話:想要拉到贊助,必須會喝!聽到這話,張美麗把心一橫,二話沒說,抱起一瓶酒就開始喝。張美麗這樣一喝呀,贊助是拉到了,可是她醉得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可是即便是這樣,張美麗還有閑情開玩笑,她跟夏雨解釋她喝酒的時候為什麼笑,說自己是“笑裡藏刀”,就這一句話,硬生生是把我的眼淚逼出來了,這是怎樣一個樂觀和堅強的人呀。
最後,為了拉到投資,張美麗把腳步邁到了北京。趁着去北京遊玩的當口,張美麗在夏雨老公的幫助下,拉到了投資客。這一次,張美麗替家鄉的洋芋找到了買主,掙到了比以往拉贊助多得多的錢。這一次生意的預付款是5萬元,有了這筆錢,張美麗不僅可以解決水的問題,孩子們的學費問題,還可以帶領家鄉的鄉親們走上緻富路。何樂而不為?可以說,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張美麗可以說是付出了一切努力。
那一口生命之泉,那一棵綠色之木,那一架殘舊的自行車,那一部重複的電影,那一頭年老的驢還有那一張張天真的面孔,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回蕩在西北的黃土高原上,風刮起來了,肉眼可見的是這片土塊上的貧脊、荒涼與冷漠。如果沒有教育改天換地的力量,人們誓必要麻木而呆滞地習慣眼前的一切。
是以,美麗的大腳不停地丈量,不停地奔忙,她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善着家鄉的貧脊、落後與封閉,帶來了奮鬥的渴望和不死的熱情。而這些,正是教育的力量所賦予這片土地的思考和改變,也是美麗的大腳啟發和激勵我們的地方。而倪萍,很好地把一個為了教育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農村婦女演繹了出來,她演出了這個角色的善良、重情、豪氣和果斷,她确實值一座金雞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