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月流”花道家徐珍:讓花藝融入大衆生活

“草月流”花道家徐珍:讓花藝融入大衆生活

圖為“草月流”花道家徐珍個人作品展《光集物說》。 鄧雪梅 攝

中新網重慶3月10日電(高呂豔杏) “在習花道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内心那份喜悅和自在。當發現花能代表一種心界時,生活中的日常也成為我們生活的樂趣。”習花10餘載,每日拈花惹草,正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展出的徐珍個人作品展《光集物說》上,這位中國姑娘徐珍以充滿重慶元素的日本草月流花藝作品在山城講述了一場花與人的自然相遇。

草月流作品不拘一格,常常使用異型花器和各種素材,如竹、石頭、塑膠、繩等等,變幻莫測,其樂無窮。此次,為期三個月展出的“草月流”花道家徐珍個人作品展《光集物說》,自1月亮相重慶國泰藝術中心"拾光紀"藝術展以來,熱度持續上升。該展覽共包含三個篇章,即《和·花與自然》《心·花與人》《悅·花與生活》,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展。

“尊重自身個性,是草月流的創立之本。草月流提倡‘破舊立新’的創新精神。”徐珍稱,草月流的自由花,潇灑不羁,不僅僅是模拟自然,而是追求高于自然的藝術之美,這在本次展覽得以很好的诠釋。

“草月流”花道家徐珍:讓花藝融入大衆生活

圖為《悅·花與生活》篇章。 孫洪宇 攝

記者走進展覽館,映入眼簾的是破竹成條、盤條為圓、排竹為方,天圓地方、萬物和諧……這是《和·花與自然》篇章,徐珍以竹為材,傳遞花道是一種觀照自然與内心的方式。

徐珍對自然的感受最是親近真切:“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自然中獲得相依共生的智慧與滋養,是此篇章主要展現的内涵。”

在《心·花與人》的篇章,徐珍發揮了草月流花道對異質素材大膽而巧妙的運用,作品不見一花,而用鐵絲、鋼絲球、布條、毛線、織網等工業化材料去塑造一顆顆不同的心,有豆蔻年華初戀純真之心、也有人至中年被各種煩憂欲望困擾之心……

“草月流”花道家徐珍:讓花藝融入大衆生活

圖為“草月流”花道家徐珍個人作品展《光集物說》。 楊龍 攝

徐珍稱,一個人的心動與情緒,一個人的經曆與思想,都可以在花道中得到治愈與升華。

在《悅·花與生活》的篇章,辣椒如發縷飛揚,木碓窩上一根根玉米棒被枝條包裹着,紅苕粉曲線環繞……這些重慶人生活中常用的食材被徐珍信手拈來,成了花道作品中的主角。

徐珍稱,此篇章能讓人看了會心一笑,品味出一點生活的樂趣來。

“草月流”花道家徐珍:讓花藝融入大衆生活

圖為“草月流”花道家徐珍個人作品展《光集物說》。 孫洪宇 攝

“花道并不是高高在上、離生活很遠的藝術。”徐珍告訴記者,日本草月流花道在第四代家元(掌門人)河原茜繼任後,推進草月插花走進大衆生活,也讓自身對創作保持着無限的激情與自由的靈感。

“花道和夏布一樣,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前來觀展的夏布非遺傳承人楊青在觀展後感歎道,在花道中一睹芳華,并親身感受震撼的草月藝術,明白生活中要懂得發現美、珍惜美,懂得用美的力量去改變生活的方式,始終保持愉悅的身心和向上的積極力量。

徐珍擁有近12年的行業經驗,獨立教學9年。先後将花道文化傳播至社群、學校、孤兒院、各大企業等,也曾多次于國外參辦花道藝術展。

“讓花藝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是探索美的一種态度。”徐珍坦言,緻力于将花道的魅力傳遞分享給更多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