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4年周總理宴請卓别林,酒過三巡後,卓别林:能送我瓶茅台嗎

導語:電影現如今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當中非常常見,同時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消遣方式。近些年來,電影行業的收入逐年增長,這表明人們在基本生活條件得到滿足之後,越來越傾向于精神方面以及文化方面的滿足。

說起電影的發展也可以說是非常的波折,電影最早是沒有顔色和聲音的,隻是在大螢幕上進行一些簡單片段的播放。不過即便這樣,在當時那個生産力和科學發展不先進的年代,這樣的電影也是非常少見的。說起最早出現的電影,我們不僅要想到一個人。

1954年周總理宴請卓别林,酒過三巡後,卓别林:能送我瓶茅台嗎

這個人時常以一種特别特殊的裝扮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總是戴着一頂大禮帽,手舉着一個拐杖,穿着寬大的褲子,并且還留着一撮小胡子,這個人就是默片的代表人物卓别林。卓别林在電影時代剛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著名,并且也在當時的世界名聲鵲起。

很多國家都想要邀請卓别林來自己的國家進行演出,其實卓别林之前出生在一個貧窮人家,生活條件非常一般。後來再有一次偶然情況下,卓别林上台演出,這才激發了他的藝術細胞和藝術潛能。經此事件之後,卓别林便開始潛心研究,更加完美的表演藝術。

1954年周總理宴請卓别林,酒過三巡後,卓别林:能送我瓶茅台嗎

并且還發明了自己獨特的一套表演體系,令很多人都非常的贊歎。但是卓别林因為種種原因和美國政府之間産生沖突。為了避免美國政府的追捕,卓别林隻好帶領一家人跑到了瑞士,在瑞士定居。後來卓别林和周總理的相遇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有一天,卓别林突然接到了一通電話,打電話的人聲稱自己是中國代表團,周總理希望能夠請卓别林大師共進晚餐,這也令卓别林非常不解,自己和周總理并不相識,為什麼堂堂的國家上司人要請自己吃飯?

1954年周總理宴請卓别林,酒過三巡後,卓别林:能送我瓶茅台嗎

原來周總理早在法國留學的時候,就已經經常看到卓别林的作品,并且對這一著名表演藝術家非常的敬佩。當時周總理帶領中國代表團來到瑞士參加日内瓦會議,閑談之中得知表演藝術大師卓别林也住在瑞士,于是便想要和卓别林相見。

這才有了剛才的一幕,而卓别林在收到周總理的邀請之後也是非常重視,按照約定來到了指定的地點與周總理會面。剛一見面,卓别林就被周總理身上所散發出的和藹可親的氣質所吸引,也慢慢地放松下緊張的神經。

1954年周總理宴請卓别林,酒過三巡後,卓别林:能送我瓶茅台嗎

後來才意識到,此次周總理所宴請的除了他之外,還有很多表演方面的名流。他也再一次認識到了周總理的細心。原來周總理是擔心周卓别林緊張拘束,才特意請到了很多周邊的同行一起研究藝術方面的問題,這也令卓别林非常的感動。

宴會開始之後,周總理準備了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美食,其中北京烤鴨是非常著名的一道菜,但是卓别林在看到之後起身對着烤鴨進了一個禮,然後對周總了解釋道自己不吃鴨子,因為自己最著名的鴨子步就是因為受到了鴨子走路的靈感才研發出來的。

1954年周總理宴請卓别林,酒過三巡後,卓别林:能送我瓶茅台嗎

出于對鴨子的感激,卓别林才發誓以後再也不食用鴨子。周總理對卓别林的行為表示了解。然後給他倒了一杯茅台酒,卓别林喝過之後,頓感茅台酒入口清香,非常喜歡這種口味。于是便請求周總理能不能給他一瓶茅台酒。

周總理哈哈大笑,于是便讓人為卓别林準備了一瓶茅台酒。其實美國總統尼克松在訪華的時候也被中國的茅台酒所吸引,在尼克松訪華結束之後,中國方面也贈送給了尼克松幾瓶茅台酒,後來尼克松在白宮和家人們進行白酒點火實驗的時候還将白宮餐桌的桌布引燃。

1954年周總理宴請卓别林,酒過三巡後,卓别林:能送我瓶茅台嗎

差一點就釀成了非常嚴重的安全事故。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的白酒文化也是非常突出,并且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重。卓别林在這次宴會結束之後也是非常向往中國。在離别之際,周總理還對卓别林發出邀請,希望卓别林能夠去中國參觀。

總結:此次宴會周總理憑借着自己和藹的氣質和敏銳的思維赢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好感。宴會結束之後,瑞士的很多人都對周總理這一神秘東方古國的上司人産生了興趣,而且在日内瓦會議當中,周總理語出驚人,用三寸不爛之舌力戰群雄。極大程度上地提高了自己和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這也是周總理出色工作能力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