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促成胡服騎射的重要人物肥義,忠心為趙,最終以身殉國

作者:曉東聊曆史

趙國自從三家分晉以來,數代國王勵精圖治,想要使趙國能夠崛起。但由于趙國身處四戰之地,身邊強敵環伺,是以趙國總是處于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态。

直到趙武靈王繼位,才終于使趙國踏足霸主的行列。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他就是趙國名臣肥義。那麼肥義在趙國崛起的路上,又做了些什麼呢?

促成胡服騎射的重要人物肥義,忠心為趙,最終以身殉國

肥義

肥義是趙肅侯的貴臣,深受趙肅侯的賞識。趙肅侯去世之後,由他的兒子趙武靈王趙雍繼位。而托孤重臣肥義,也就肩負起了輔佐新王的重任。

由于趙、魏兩國連年征戰,面對隻有十五歲的趙武靈王,魏國就動起了歪心思。魏國聯合齊、楚、燕、秦四國,以吊唁為名,集結軍隊,準備瓜分趙國。

而肥義此時也展現出了自己的魄力。他建議趙武靈王對待這幾個國家态度一定要強硬,不能讓對方的軍隊進入趙國。同時他快速聯系韓、宋兩國,結成聯盟。并賄賂越王攻楚,樓煩王攻燕。

促成胡服騎射的重要人物肥義,忠心為趙,最終以身殉國

肥義積極應對敵國

由于楚、燕兩國被拖住了腳步,其餘三國面對趙國聯盟已無優勢可言。就隻能在使者們吊唁完趙肅侯後,從邊境草草撤軍。而趙國的險些滅國的重大危機,也在肥義的努力下,消弭于無形。

趙武靈王十九年,肥義與趙武靈王對坐閑談。肥義問趙武靈王是否和曆代先祖一樣,有開疆拓土的打算。趙武靈王表示自己确實思考過這些事情,并提出了“胡服騎射”的概念。但又擔心群眾會不接受自己的想法,是以猶豫不決。

但肥義卻堅定地對趙武靈王說,猶豫不決就無法成功,顧慮重重就不會成名。既然大王已經決定背棄世俗的偏見,就不要去在乎天下人的非議。并列舉古代先賢的事例,勸谏趙武靈王有想法就要去付諸行動。

促成胡服騎射的重要人物肥義,忠心為趙,最終以身殉國

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聽完肥義的一席話,頓時豪情萬丈,下定決心進行改革。但“胡服騎射”這一創舉過于大膽,遭到了國内權貴的強烈反對。雖然改革受阻,但是在肥義的幫助下,在趙武靈王的恩威并施下,終究還是成功了。

趙國的軍隊是以日漸強盛,之後趙國趁中原各國争鬥不休,無暇他顧之際,消滅了眼中釘中山國。之後趙國驅胡林,滅樓煩,辟地千裡,終成一方霸主。

而從趙國開始強盛之後,趙武靈王就開始了自己拼命作妖的後半生。他先是廢長立幼,傳位給次子趙何,也就是趙惠文王。之後自稱“主父”,臨朝聽政,并指令肥義等一衆大臣輔佐趙惠文王。

促成胡服騎射的重要人物肥義,忠心為趙,最終以身殉國

趙惠文王

但趙武靈王的長子趙章,卻在奸臣田不禮的慫恿下,對趙惠文王愈加不滿。幾年之後随着趙國的強盛,趙武靈王産生了争霸天下的想法,他漸漸後悔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為了重新奪回王位,他竟然暗中支援自己的長子趙章,讓兩個兒子内鬥。肥義雖然曾聽聞過一些流言蜚語,但一開始并沒有放在心上。随着趙武靈王的态度愈加明顯,肥義也起了疑心,但不好明說什麼,隻能暗暗提防。

後來趙武靈王以選陵墓為由,帶自己的兩個兒子到達沙丘,給他們創造争鬥的機會。而趙章和田不禮果然趁機謀反。假借趙武靈王之名,召見趙惠文王。

促成胡服騎射的重要人物肥義,忠心為趙,最終以身殉國

趙章

肥義覺得其中有詐,就自告奮勇,替趙惠文王前去檢視。結果肥義被趙章手下的死士所殺。趙惠文王見肥義遲遲不歸,就立即派兵圍剿趙章。趙章不敵,想尋求趙武靈王的庇護,結果被趙惠文王手下将領強行殺死。而趙武靈王也被困在沙丘,活活餓死。

肥義作為趙國的三朝元老,先後輔佐趙國三任國君。但對他而言,他是趙國的臣子,不是某一個人的臣子。在他的心中國家的安定高于一切,可以說他才是真正為國為民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