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記者 | 徐魯青

編輯 | 黃月

1

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個展日前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開展,雖然此次展覽是奈良美智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 ,但奈良筆下眼神叛逆、古怪可愛的小女孩形象早已被許多中國觀衆熟悉。小女孩形象常和“治愈”“可愛”聯系在一起,然而,奈良美智并不隻是想用卡通人物表達内心的孤獨敏感,他的創作長期圍繞着反戰與反核等社會議題,并且緊貼時事,無論是日本3·11大地震還是當下新冠大流行,都是他創作的靈感與主題。

奈良美智從小就感到自己與戰争貼得很近,并樹立了鮮明的反戰态度。他的故鄉青森縣靠近日本帝國陸軍第8師團,是以他自幼在軍事基地旁長大,兒時常在一座廢棄的彈藥庫裡玩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盟軍将他家附近的陸軍地盤改造成了三澤空軍基地,該基地一直支援美國在越南的戰争行動。

居住在美軍基地附近讓奈良美智少年時期可以收聽到美國的廣播節目,其中包括流行搖滾與民謠,鮑勃·迪倫、披頭士,尼爾·揚等音樂人的作品深深影響了他日後的創作,他說,“民權運動的抗議歌曲和反戰運動的搖滾歌曲培養了我。”在生活場所附近看到軍事行動,也讓電視和報紙上的戰争場面更深地印刻在他的腦海,“越戰感覺不像是發生在遙遠的土地上,因為美軍是從日本的軍事基地派出的。”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餘德耀美術館展出的奈良美智畫作手稿,手稿中常出現反戰标志

1988年,28歲的奈良美智前往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學習,他在德國探索出了細膩敏感的畫風,也遇到了後來被他稱為恩師的畫家彭克,彭克以對戰後德國狀況的反思而聞名,同時影響着奈良美智的還有整個德國社會對二戰的檢討。“9·11”事件後,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的名義發動阿富汗戰争,奈良美智受到日本攝影師川内倫子的邀請,兩人共赴阿富汗戰場。奈良美智認為,“身處遙遠又安全的國度,說着反對戰争似乎是沒有什麼說服力呢。也許什麼都做不了,還是走吧!”他以攝影與繪畫的形式記錄了阿富汗人們的生活日常,這趟旅程也讓他開始關注全球政治與殖民史等話題。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奈良美智在阿富汗當地拍攝的攝影作品 (圖檔來源:《奈良美智:始于空無一物的世界》)

反戰之外,反核也是奈良美智創作的重要主題。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其引發的福島核洩漏是他創作的拐點,核洩漏事故地點離奈良的工作室僅70公裡。災難過後,他一度陷入創作瓶頸,質疑“災難過後,誰還需要藝術?”。而他的畫作在後繼政治行動中産生了影響——舉着“No Nukes”的小女孩圖像,地震後頻繁地出現在日本各地的反核遊行中。奈良美智對此感到很高興,認為比起高挂在美術館,讓作品在遊行隊伍中出現更有意義得多。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奈良美智筆下舉着No Nukes的小女孩 (圖檔來源:《奈良美智:始于空無一物的世界》)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反核畫作《核能寶寶》 (圖檔來源:《奈良美智:始于空無一物的世界》)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突發事件》描繪在日本地震與核災難後受傷的女孩

日本大地震後,奈良美智回到母校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做駐地藝術家,“我完全不想畫畫。在大地震之後,我把重心放在了思考自己究竟能做什麼這個問題上——不是以美術作家的身份,而是作為一個人,我究竟能做什麼?”自那時起,他每年參加在宮城縣舉辦的與日本大地震相關的“荒吐搖滾音樂節”,也開始探索雕塑形式的創作,在2012年的個展“與你我有些相似”中,他首次挑戰創作大型青銅雕塑。這是福島核災後奈良美智的首個展覽,他希望使用更強壯的材料,同時用雙手來創作,和土地産生關系。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和平的頭》(圖檔來源:YOSHITOMO NARA)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雕塑背後的反戰字樣

2017-2019年,奈良美智創作了一系列“廣告牌”繪畫,仍然聚焦反戰反核議題。在畫作《和平女孩》中,女孩踩在希特勒的頭顱上,臉上浮現邪惡可怕的表情,這幅畫是奈良向和平提出的問題:用暴力推翻暴力是否可行?暴力是否有可能“正當”?他說,“站在二十世紀最臭名昭著的獨裁者身上,為什麼和平女孩的臉上看起來有一種惡意?你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它似乎就變得越複雜。”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和平女孩》

奈良美智常在社交網絡Twitter同粉絲互動。日前,他貼出了反戰小女孩的畫作,女孩生氣地光腳站在草地上,背景闆上寫着大大的 “STOP THE BOMBS”,這幅畫的靈感來自約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在1968年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表達了奈良美智支援和平的主張。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變得越複雜”:奈良美智的反戰小女孩

奈良美智2月28日釋出的Twitter畫作(圖檔來源:Twitt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