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喬布斯的黃金尺寸,iPhone SE走的什麼路?

喬布斯的黃金尺寸,iPhone SE走的什麼路?

伯虎點睛:蘋果雖然不出折疊屏,但是有小屏啊。

文 | 唐伯虎

2022年的蘋果春季釋出會,有一些充滿記憶點的東西,比如“拼”出來的晶片,換了綠色又上一次釋出會的iPhone 13。

但在感慨蘋果或領先行業的晶片技術,或平平無奇、價格奇高的産品之餘,也許那款4.7英寸的iPhone SE才能真正展現蘋果作為一家科技兼設計公司對于産品和使用者的思考。

那麼蘋果這些年頻頻推出小屏手機究竟是出于何種考慮?小屏手機是未來嗎?

“拼”出來的晶片與變綠的iPhone

中原標準時間淩晨2點,蘋果春季釋出會如期而至,重中之重,當屬蘋果晶片。

要問組裝技術哪家強,國内廠商在蘋果面前依然排不上号,因為蘋果把自己組裝的技能用到了晶片上。

這次蘋果推出了新款晶片M1 Ultra,這款晶片新就新在它把去年釋出的兩個M1 Max晶片連接配接在了一起,一下子就有1140億半導體。

按蘋果的說法,性能更強,功耗更低。當然,最顯而易見的是:面積更大。

喬布斯的黃金尺寸,iPhone SE走的什麼路?

(M1晶片更疊 圖源:網絡)

首次搭載M1 Ultra晶片的,是蘋果全新的桌上型電腦Mac Studio。

Mac Studio采用了緊湊的設計,接口很多,還有一個專業級音頻插孔,做視訊創作的,有福了。

喬布斯的黃金尺寸,iPhone SE走的什麼路?

(Mac Studio 圖源:網絡)

除了用到了最新的M1 Ultra晶片,Mac Studio還有一個M1 Max晶片的版本,性能已經超過了2019年釋出的Mac Pro。不知道當年花4萬買Mac Pro的人,覺得兩年多的保存期限夠不夠呢?

此外,為了配合Mac Studio,蘋果推出了顯示器Studio Display,搭載了A13晶片,27英寸,分辨率達到了5K。

喬布斯的黃金尺寸,iPhone SE走的什麼路?

(Studio Display顯示屏 圖源:網絡)

價格方面,Mac Studio起售價分為14999元(M1 Max)和29999元(M1 Ultra),Studio Display起售價11499元。

平闆這塊,蘋果推出了新款的iPad Air 5,用的2020年秋季釋出的M1晶片,去年曾用在iPad Pro上。iPad Air 5最大的更新在于5G,起售價分為4399元(WiFi版)和5499元(5G版)。

既然是春季釋出會,當然少不了來點“綠”。

這次換上了“蒼嶺綠”的iPhone 13又上了一次釋出會,不知道此前的數字系列有沒有這個待遇。至于其它的配置方面,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喬布斯的黃金尺寸,iPhone SE走的什麼路?

(iPhone 13蒼嶺綠版 圖源:網絡)

但很顯然的是,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顔色一出來,肯定少不了網友的一頓吐槽。在釋出會開始前一天,“綠色版”iPhone 13就上了熱搜,接下來,什麼“蒼蠅綠”“韭菜綠”“原諒綠”,就一股腦的來了。按照顔料三原色原理,iPhone 13再出青、黃、洋紅,就能把幾個基本顔色填滿了(目前已出紅色、星光色、午夜色、藍色、粉色、蒼嶺綠)。

調侃歸調侃,需要意識到的是,iPhone 13隻是過來蹭春季釋出會熱度的,這樣可以節省廣告費。隻是iPhone 13自己也沒想到,自己打醬油的角色,有點喧賓奪主了。

此次釋出會除了晶片,大衆最期待的可能就是iPhone SE。

黃金尺寸?

釋出會前,iPhone SE的消息滿天飛,有些流傳的渲染圖上更是出現了“全面屏”的版本。

不失所望,iPhone SE依然采用iPhone最經典的造型:延續4.7英寸的螢幕,前置實體Home鍵配Touch ID指紋識别。

稍微有點變化的是,相比前一代,第三代iPhone SE輕了4g,起售價來到了3499元,比第二代高出200元。

值得注意的是,釋出會前,大家對于SE的預期售價普遍在3000元以内,在蘋果整個數字系列都向下定價的時候,這個小屏手機的價格不跌反漲,出乎大家意料,有點想轉正的意味。

顯而易見的是,這幾年,蘋果的手機尺寸開始向下。

2020年的時候,随着iPhone 12系列出來的,有了一個mini版本(5.4英寸),去年iPhone 13 mini版繼續釋出。沒什麼意外,今年的秋季釋出會,應該還會延續這個傳統。

而在這個時候,更小尺寸的iPhone SE的更新也開始頻繁。

2016年春季,第一代iPhone SE釋出,這是一款基于2013年秋季釋出的iPhone 5S打造的,螢幕也采用的4英寸。

但是,第二代iPhone SE出來的時候,已經是2020年的事情,中間隔了3年,大小也長到了4.7英寸。而這次第三代iPhone SE出來,中間隻隔了1年。

回過頭看,如果說2016年,初代iPhone SE的出現可能隻是為了販賣iPhone 5S這款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手機的情懷,那2020年則意味着蘋果的小屏政策已經擺上台面。

蘋果看中小屏,在于自己一直夠小。

目前,主流手機廠商把手機尺寸做到6英寸以下的,隻有蘋果一家。而蘋果銷量主流的iPhone 13,也停在了6.1英寸——這是好幾年前安卓手機廠商的普遍标準。

與此相對的是,國内的安卓廠家,都在比大。現在主流的安卓旗艦手機的螢幕已經在6.5英寸到6.7英寸之間,為了追求大屏,有的手機尺寸已經突破了“7”。

去年10月,榮耀推出一款7.09英寸的超大屏手機榮耀X30 Max,大概是18厘米,一般的口袋估計都不好放。

但在手機螢幕界,這還不是最大的。一個不知名品牌朵唯,幾年前出過一款7.2英寸的Findx(約18.3厘米)。

2010年,還在喬布斯手中的蘋果釋出了iPhone 4,3.5英寸。當時三星釋出了一部4英寸的手機,喬布斯頗為不解,說3.5英寸才是“黃金尺寸”。

現在來看,手機肯定是不存在喬布斯所說的“黃金尺寸”的,所謂黃金尺寸符合廠商的利益,因為可以統一生産、縮減成本、利于銷售,但肯定不符合人體差異,因為人的手掌、口袋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

但是主流手機是有一個“黃金區間”的,現在來看,就是6到7英寸。在螢幕的内卷達到人體的限度後,要追求視覺效果和便捷性的統一,要麼向上成為折疊屏、環繞屏,或者異化為平闆,要麼向下取便捷性,回歸當年的小屏。

蘋果現在選擇向下,數字系列的mini版本就是這樣的,iPhone SE相對而言則有了情懷、複古的差異打法。

但是目前,在所有廠商都宣傳手機螢幕“大而美”,整個手機螢幕也是向上的階段,蘋果想要訓練使用者使用小屏,可能會遇到閉門羹。

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料,2021年第四季度,5.4英寸的iPhone13 mini版僅占其總銷量的5%,相比之下,6.1英寸的iPhone 13貢獻了51%。

喬布斯的黃金尺寸,iPhone SE走的什麼路?

(iPhone 13系列出貨量資料 圖源:網絡)

小衆、情懷,成不了商業,也支撐不起蘋果這家全球最賺錢的公司。

能否重返3萬億

2021年秋季,蘋果釋出iPhone 13系列後,第四季度,蘋果以23%的市場佔有率,六年來首次登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

喬布斯的黃金尺寸,iPhone SE走的什麼路?

(第四季度國内智能手機出貨量對比 圖源:網絡)

在年初,蘋果股價一路飙升,成為全球首家市值到達3萬億美元的公司。

近日,據路透社報道,最近美國新法拟讓手機使用者通過“側載”的方式安裝App(即繞過官方軟體商城,自行安裝第三方應用)。

這立即招來了蘋果的強烈反對,反對理由是讓使用者通過側載安裝的方式會帶來安全風險。

但蘋果的這套說法并沒有說服力,因為此前蘋果商店自己稽核App時就存在問題。

2021年1月,蘋果被指收取賭博App30%的提成被集體訴訟;2021年4月,蘋果從非法賭博App獲利又被集體訴訟。最近的2月,蘋果又因為通過應用商店提供賭博App被集體訴訟。

但蘋果反應如此強烈也在意料之中。蘋果憑借封閉的生态和大量的使用者,通過蘋果專屬應用商店收取高額傭金。據SensorTower公布的資料,2020年,蘋果應用商店貢獻營收723億美元,超過總營收的四分之一,而且當年的增速在30.3%。

這意味着,如果這個新法案獲得通過,蘋果的營收會大量縮水。

現在,蘋果的市值隻剩下2.57萬億美元,這次釋出會也沒能提振股市,當日跌去1.17%。

組裝的晶片,變綠的iPhone 13,輕了4g的iPhone SE,蘋果這次春季新品釋出會,就像以往一樣,一如既往。原因不在蘋果,在于使用者對于這家公司的期待太高了。

從這幾年蘋果頻頻釋出的小屏手機來看,這一逆市場而動的政策,是在當下手機螢幕的“大而美”觸到天花闆後,開始向下的探索,這展現的是這家最具商業頭腦的公司的嗅覺,但也可能會頭破南牆。

小屏手機能不能幫助蘋果重返3萬億美元,拭目以待。

*文章封面首圖及配圖,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