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第斯高原飼養380隻羊駝的魯菲諾·基科記得,每年11月一到春雨(南美洲),牧草地就會變成綠色。
“現在應該是牧場已經變綠的季節,但看看這個。草仍然是黃色的,對我們飼養的羊群幾乎沒有用處。”基科眺望着牧場,在強烈的陽光和明亮的藍天下,春草正在逐漸枯萎。

57歲的基科出生于秘魯東南部普諾省的拉古尼亞斯(Lagunillas),和祖祖輩輩住在同樣的土坯房裡。家族世世代代照顧羊駝。但是,随着氣候變化,周圍的環境逐漸發生改變,海拔4200米的社群今後能否繼續存在,這令基科感到不安。
在安第斯山脈,氣候變化給羊駝的生存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影響。降水量的變化和冰河的後退,導緻羊駝嬰兒的死亡率上升,草原的牧場也在縮小。
秘魯高原并不适合畜牧業,從過去的記錄來看,降水量也并不多。但是,對飼養羊駝已經足夠了。羊駝隻在每年的前三個月,即雨季時産仔。然而目前雨季的溫度是不穩定的。 對寒冷敏感的羊駝由于溫度的突然變化而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影響,導緻嬰兒死亡率增加。數以千計的羊駝在寒冷的天氣中喪生。
随着冰河的後退,河流流量減少也是一大問題。據專家介紹,在4~11月的漫長旱季期間,河水支撐着高地的草原和濕地。秘魯農業創新研究所(INIA)的羊駝項目負責人奧斯卡·卡德納斯說到,一個常年有草覆寫的沼澤地可以輕松地支援每公頃25隻羊駝生存,而普通草地每公頃隻能支援一隻羊駝生存。
“冰川是它們存在的基礎,”卡德納斯說。“如果濕地消失,羊駝也會消失。”
羊駝養殖的悠久曆史
根據INIA的統計,秘魯生活着約400萬隻羊駝。這相當于世界總個體數的70%以上。
在秘魯,羊駝至少從6000年前開始就作為家畜被飼養。卡德納斯解釋說,雖然羊駝屬于駱駝科,看起來很健壯,但隻要牧草的營養下降等要素發生混亂,整個駱駝種群就會受到嚴重打擊。16世紀,随着西班牙征服者的到來,印加帝國飼養的羊駝族群幾乎全軍覆沒。到了1900年左右,羊駝的個體數量才因為人們對羊駝毛的需求高漲而恢複增加。
村民們正在剪羊駝毛
卡德納斯說,氣候變化雖然不會導緻羊駝大量的死亡,但直接影響之一就是可能會導緻被毛的變化,使毛的價值下降。羊駝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短毛種,一種是長毛種。
秘魯每年生産約7600噸羊駝毛。成年羊駝的體重最多可達60公斤左右,每年可修剪約2公斤的毛發。毛按顔色和品質分類,共有22種顔色,白色是最常見也是最受歡迎的顔色。
羊駝毛主要用于衣料,有時也用于毛毯和家庭用品。秘魯在2021年1~7月通過羊駝出口賺取了約1億2100萬美元,與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持平。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國、意大利以及美國。
因疫情影響,秘魯的羊駝手工業遭受重創
“我們在想辦法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近年來,科學家、飼養員和活動家一直在研究支援羊駝的措施。這可以幫助像拉古尼亞斯這樣飼養羊駝的地區。
總部位于普諾省的秘魯農業創新研究所(INIA),卡德納斯的團隊正在進行一個遺傳項目的研究。他們利用大約3200隻羊駝,試圖保留彩色羊駝的基因,使現有的毛色不至于消失。他們還在開發不同的方法,以幫助羊駝适應更高的溫度并在低海拔地區茁壯成長。
卡德納斯說:“氣候出了問題,變得不穩定了,這造成了各種問題。除了因草場變少而産生的營養問題外,我們還在處理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寄生蟲問題。蜱蟲、虱子和孑孓蟲的數量不斷增加,這些蟲子以前在高原上是沒有的。”
羊駝寶寶正在接受飼養員的救治
羊駝可以生活在低海拔地區。在澳洲和美國的羊駝繁殖中可以看到這種證據。然而,低海拔地區的羊駝的被毛比較粗糙。另外,在溫暖的低海拔地區,羊駝會受到在高海拔地區沒有的疾病的影響。
INIA正在與社群合作,尋找低技術含量的解決方案,比如建造可以保護羊駝的小屋,并種植苜蓿等飼料作物,以補充其旱季的飲食。2020年,秘魯農業部啟動了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在安第斯山脈的社群引入2300個牲畜棚。
羊駝飼養員也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擁有足夠土地的飼養員為了追求草場的品質而利用更高的高地。以阿琳娜·蘇爾基斯拉為例,她們家養了500隻羊駝,雨季時他們在海拔約4300米的土地上放牧,當雨季結束,草開始變黃時,他們會逐漸轉移到更高的海拔。為了尋找牧草,他們有時會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
為了尋找更好的草場,羊駝正在遷徙至高海拔
拉古尼拉斯的克裡斯蒂娜·康多裡依靠雨季的降水飼養了200隻羊駝。直到現在,康多裡家族都會按照傳統方法,用泥土鋪設水渠,在小池塘裡蓄水。此外,他們還挖了井。“我的家人正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法,因為這是我們生活的來源,也是幾代人一直在做的事情。”
傳統上,羊駝在草原上自由遊蕩。但是現在基科的社群第一次打算設定栅欄。這是為了管理羊駝吃草的地方,并給羊駝恢複草場的機會。基科站在挂着鎖的小教堂台階上,仰望遠處的群山。由于冰川的後退,山體裸露在外。
“氣候變化當然令人不安,”基科說。“但是我們正在做我們能做的事情來适應。我們一直在尋找最佳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