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伯家的苔絲》:為愛而生存,因愛而毀滅

今天向大家推薦哈代的一部偉大的作品:《德伯家的苔絲》。

《德伯家的苔絲》:為愛而生存,因愛而毀滅

它是英國十九世紀後期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書中塑造的苔絲是一位善良淳樸、勤勞勇敢、熱愛生活的英國傳統女性形象。苔絲對愛情專一忠貞,對家庭勇于承擔責任,然而不公平的社會道德觀念和自身性格的軟弱,導緻善良的苔絲最終走向毀滅,淪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犧牲品。

讀完《德伯家的苔絲》,鮮有人不為苔絲的悲慘遭遇而扼腕歎息,也很少有人不被苔絲善良的品格、頑強的精神所震撼。

一、人性之美:對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向往

《德伯家的苔絲》:為愛而生存,因愛而毀滅

盡管作者賦予苔絲的是,最終被命運無情戲弄的悲慘結局,但在與命運抗争的過程中,苔絲始終頑強地反抗着命運、追求和向往着美好的生活。這愈加展現出苔絲的人性之美。

苔絲善良淳樸、為了家人勇于犧牲。苔絲雖出身貧寒,家庭生活也沒給她打來什麼歡樂,但她依然無比熱愛自己的家人,對之懷有強烈的責任感。為了家人更過上更好的生活,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苔絲又是堅強樂觀,富有反抗精神的。這主要變現為她對亞力克的關系上。當被亞力克玷污之後,苔絲不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憤然離去。後來,當發現亞力克搖身一變,當上了牧師,苔絲覺得他這是對宗教的極大諷刺,便無情地揭露亞力克的醜惡嘴臉。最後,苔絲意識到亞力克第二次毀了她之後,心裡終于燃起了複仇的怒火,便不顧一切地刺死了他。

對愛情,苔絲更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執着的追求。在牛奶農場和克萊爾相遇、相戀是苔絲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時光。她深愛着克萊爾。即便後來克萊爾抛棄了她,她依然相信總有一天,克萊爾會回到她身邊。

無論是來自自己内心,還是來自社會人世,又或者是來自宗教禮數,苔絲短暫的一生都生活在精神和社會的枷鎖中。貧窮的苔絲一生都在與命運進行抗争的同時,也一直都在為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着。

在絕望中依然沒有放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應學習苔絲這種保持心靈純潔、積極面對生活一切苦難的頑強、樂觀的态度。

二、社會的悲哀:腐朽、僞善的社會道德

《德伯家的苔絲》:為愛而生存,因愛而毀滅

哈代用一個副标題——一個純潔的女人,來諷刺當時資産階級虛僞的倫理道德。

在當時的社會,一個女人失貞就意味着堕落不堪,但在作者哈代看來,苔絲是純潔的、完美的。

小說中亞力克對苔絲的傷害是肉體的,但克萊爾對苔絲的傷害則是精神上的、是緻命的!

克萊爾表面上蔑視傳統,但他實則是一個道貌岸然、虛僞自私的僞君子。在他得知苔絲失貞的這一事實之後,他狠心地對苔絲說:“哦,苔絲,這不是什麼寬恕不寬恕的問題。你以前是一個人,現在是另一個人了。天哪——怎麼能對如此荒唐的——把戲加以寬恕呢!”苔絲勇敢、坦誠地向他說出這個心底一直難以啟齒的秘密,竟被他視為荒唐的把戲!竟被看成一個騙子!可憐的苔絲聽後,蒼白的臉上略過一陣恐懼,隻覺得渾身發軟、搖搖晃晃地差點跌倒。

實際上,克萊爾并沒擺脫腐朽的傳統觀念和世俗偏見,他後來抛棄苔絲,獨自遠走巴西更是把苔絲推向絕望、毀滅的深淵。

就苔絲的悲劇而言,克萊爾要承擔的罪責顯然重于亞力克。

三、悲觀的宿命論思想

《德伯家的苔絲》:為愛而生存,因愛而毀滅

宿命論一般認為,“人的命運不是由自己主宰,而是由一種神秘的力量或者神明決定,面對命運的安排,任何人都無能為力。”

小說的作者哈代和主人公苔絲身上都具有悲觀的宿命論思想。

哈代的宿命論思想展現在他制造的一系列偶然性的巧合事件,使沖突一步步激化,最終趨向悲劇的高潮和結局。

小說中,從最開始因家中老馬死去,而不得不踏上認親之路、遇到惡棍亞力克;到參加舞會後一個人走回住所,讓亞力克有可乘之機、失去貞潔;再到在農場遇見摯愛克萊爾;以及她在婚前向克萊爾坦白一切的信件,恰巧被塞在地毯下面,導緻克萊爾全然不知;到後來被克萊爾抛棄,為了維持家人生計,不得不接受和亞力克生活在一起;到最後克萊爾回心轉意,重新找到苔絲,她心中長期的怨恨、委屈終于爆發,并殺了亞力克。最終,苔絲受到法律的制裁,命運之神終于結束了對苔絲的捉弄。

正如書中結局所寫:“‘正義’得到了伸張,埃斯庫羅斯所說的衆神的主宰,結束了對苔絲的戲弄。”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作者哈代賦予苔絲的命運的巧合安排,讓苔絲始終無法逃脫命運的魔爪。

苔絲雖然具有與命運抗争的頑強精神,但她畢竟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裡,某些舊道德觀念和宿命論觀點對她的思想意識産生重要的影響。

尤其是在她對克萊爾的關系上表現得更明顯。本來,她的失身是無辜的,但她又覺得自己是有罪的。克萊爾遺棄了她,她也毫無怨言,而把一切都歸罪于自己,處處為克萊爾辯護。最終,她殺死亞力克之後,也不想方設法逃跑,隻是等着束手就擒。

哈代在寫這部極富悲劇色彩的戲劇性小說的時候,内心應該是充滿同情又無能為力的吧,因為苔絲就算拼命掙紮、使盡渾身解數,最終,也難逃悲慘的厄運。

《德伯家的苔絲》發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但它作為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劇之作,在世界文學寶庫中愈加絢麗璀璨,非常值得認真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