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作者:Gambler紀實錄

2009年錦州快遞員在派送一封複旦大學博士錄取通知書,而錄取通知書的主人竟然是一個蹬三輪的車夫!

“蔡偉!蔡偉在家嗎?這邊有你複旦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書。”随着快遞員的聲音,街坊四鄰聞聲出來,議論紛紛。

“蔡偉不是個擺攤的嗎?什麼時候去考博士了。快遞員你是不是送錯了?我們這是住着一個叫蔡偉的,但他人都快40了下學都20多年了咋可能是個博士嘞。”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蔡偉

快遞員又看了一眼錄取通知單确認位址無誤後,也很疑惑,無奈也得等着蔡偉來确認。而此時正在蹬三輪的蔡偉聽到鄰居說有人給他送博士錄取通知書時,也立馬趕回家。

快遞員看着眼前這個滿頭是汗,衣衫褴褛的中年人也是半信半疑,資訊核對半天後,才将錄取通知書交給蔡偉。蔡偉這個名字在此之前,于周圍人眼中,隻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符号,無異于甲乙丙丁,芸芸衆生。

那麼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一個蹬三輪的車夫是怎麼拿到複旦大學博士錄取通知書的呢?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落榜的學生時代

1972年,蔡偉出生于遼甯錦州。他的父母就是普通勞工,沒上過學,也沒讀過多少書。是以蔡偉父母為了維持正常的日常開銷,并沒有把錢投入在培養蔡偉的興趣愛好方面。

甚至從蔡偉出生之日起,父母對于他的态度就是希望他平安地度過一生,并沒有對他有過多的限制,導緻蔡偉就自顧自晃悠,其興趣愛好全憑心情。

即便是如此,蔡偉對于書的渴望從小就顯現出來,蔡偉很喜歡讀書,他經常纏着父親去機關蓋章,拿着資質證明信件去到了錦州圖書館辦了一個借書證。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舊時借書證

在此之後,蔡偉沒事就抱着比他臉都大的書籍進行閱讀,蔡偉幾乎每天都出現在圖書館裡,不論風雨。圖書館裡存有一些珍貴而又稀少的書籍,這類古書籍是不對外借出的。

這使得蔡偉對其興趣更濃,在他的軟磨硬泡下,圖書館管理者才答應他入内抄寫書籍。就在這日複一日的累積中,他的閱讀量在迅猛增加。

在國小的時候,他對國文的興趣就異常濃厚,别人避之不及的文言文,在他看來就像一個個謎題一樣,饒有興趣地去翻譯、去了解。

當時就連他的老師遇見了不懂和不了解的生僻字,其老師第一個反應是去向蔡偉這個自己的學生詢問,仿佛蔡偉就是一個“活字典”。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讀書青年

蔡偉說:“回想起來我上高中那會兒,一開始的時候對于古典詩詞方面最先有興趣,讀着讀着吧,我後來又發現了蔣禮鴻的《義府續貂》,讀了之後我對它特别感興趣。在那之後呢我就把圖書館裡凡是語言文字類的書都一一找來讀,反正在那之後整天在圖書館找書、看書那段無憂無慮的時間使得我的知識面開拓了、我的眼界提高了,也讓我認清了我想追求的是什麼,我的愛好是什麼。”

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蔡偉在圖書館竟看完了将近300本書。

這些行為和習慣無不為蔡偉今後的古書研究打下了基礎,同時也冥冥之中仿佛讓他與古文字研究埋下了不解之緣。

随着蔡偉年齡的增長,在他學習上的問題也慢慢暴露了出來,雖然蔡偉的國文成績名列前茅,但他的理科成績卻成了他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聯考不止國文一門學科,蔡偉存在着嚴重的偏科。他的理科成績有時隻考十幾分!是以在1991年的聯考中,蔡偉毫無疑問的落榜了。

蔡偉本打算複讀一年再參加一次聯考,而他的班主任卻告訴他:“你偏科這麼嚴重,複讀也沒用,你注定跟上大學無緣了。”班主任說這句話的時候,萬萬也沒想到眼前這個人将來不僅上了大學,而且還拿到了博士文憑還是複旦大學的博士生。

但是當時的蔡偉也不知道自己将來能取得如此成就,内心受到了打擊。無可奈何,自尊心受挫後蔡偉隻能揣着高中畢業證離開學校,開始步入社會。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平庸的青年時代

由于沒考上大學,蔡偉和其他落考的青年一樣,開始了養家糊口。“我原本是想遨遊在文字的海洋中,文字的一橫一豎像一個個符号一樣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我願意與其相待。”

蔡偉的父母說“沒考上即沒考上吧,說明我們沒有那個上大學的命,你去咱家附近的膠管廠上班去吧,好好工作。”蔡偉聽取了父母的意見,成為了一名勞工在一家膠管廠工作。在此後的三年,蔡偉過上了朝九晚五的工作。

“這一眼望不到頭的日子是真的沒意思,又枯燥。”蔡偉向同在膠管廠工作的工友們抱怨道。但是蔡偉慢慢發現廠子裡實行的是“三班倒”,蔡偉可以利用倒班的時候繼續讀書。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工廠

這使得蔡偉漸漸産生了一種滿足的情緒,他沒有放棄對古書的興趣,就像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一樣。于是蔡偉就利用倒班時間去圖書館裡讀書,在這期間蔡偉把有關古文字學類的藏書看了個遍。

“館長,這些書我真的非常感興趣,真心地想讀書。這樣吧,我願意當圖書館的志願者,負責整理圖書館的書籍。”、“館長這些書籍需要有人整理修複我覺得我可以”。

類似的話都是蔡偉祈求館長的話,隻為能夠讀到那些珍藏的書籍。館長也被蔡偉的堅持所感動,同意蔡偉抄寫古書。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筆記

在膠管廠工作有一個好處,膠管廠有很多不用的廢棄材料比如表格紙,蔡偉将廢棄的表格紙收集起來裝訂成冊,用來謄寫自己在古書上所閱讀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感所悟。

一方面減少了開支,另一方面又節約了材料。蔡偉就是用這個方法進行摘抄的。

蔡偉說“當時家裡生活也不太富裕,我總不能老買那種本子做筆記。基本上一本書要耗費很多本筆記本才能謄抄完整。

比如《爾雅》就用去了我20多天的時間,用我自己裝訂的表格本不僅可以自己裝訂,還容易儲存。”

蔡偉把自己抄寫得慢慢精華的筆記本保管起來,很快一本又一本的筆記本就将他的床底和牆角等地方堆滿了。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閑暇之餘可以繼續讀書的日子僅僅維持了三年。三年之後,膠管廠因為經營不善,導緻膠管廠的收益越來越差,迎來了倒閉的結局。随之而來的就是蔡偉下崗了!沒辦法蔡偉隻好另謀出路。

蔡偉沒有背景、沒有學曆,瘦弱的身闆又不能幹力氣活,是以年紀輕輕的蔡偉先是在食堂後廚打下手在後廚做饅頭。

“蔡偉,趕緊把這一籠饅頭團做好了,快到中午了!”“蔡偉趕緊把飯碗、工具刷了去。”等等一系列雜貨壓在了蔡偉身上。

終于在後廚工作幾年後,蔡偉有了一些積蓄開始考慮換一份生計。經過深思熟慮蔡偉選擇了一份風吹日曬但門檻很低的苦差——擺地攤。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地攤

“我當時去市場逛了逛,挑了半天,講好價買了輛三輪車。随後我又去批發市場進了一批貨,一般就是煙酒糖茶,夏天的時候為了好做生意還進點雪糕賣。”蔡偉就在錦州的某商場門口擺起了地攤。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年,在這期間蔡偉同樣還是沒有放棄讀書記筆記的習慣,沒有了膠管廠的廢棄紙,他就開始用廢棄煙盒做筆記。

他把撿來的煙盒小心翼翼地拆開,利用空白的部分抄寫。他這個舉動,在有客人來時看到都忍不住調侃:“哎呦,你看得懂嗎,還寫古文呢。”

面對客人的調侃蔡偉也總是一笑了之,蔡偉說:“一開始人家調侃你,說心裡不難受是假的,聽多了也就習慣了。你總不能跟别人翻臉吧,别人不了解就不了解吧。”之後蔡偉還是繼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結婚照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蔡偉的父母也開始為兒子的終身大事開始操心了,也是經媒人介紹蔡偉與在報社當發行員的妻子結識,互相傾心,很快走到了一起。

“他從來不想怎麼掙錢,他的性子真不是一個做生意的料子,賣東西的時候隻顧低頭看書,也不吆喝,就這樣還怎麼做生意。”在妻子看來蔡偉的性子濕疹不适合擺地攤做小商販。

“家裡人也看不懂我平常在讀什麼書,寫抄的是什麼字。但是他們也不會去反對和幹涉我這個毛病和習慣,反正又不花錢就随着我的性子來了。”雖然無人幹涉他的愛好,但是蔡偉空有一肚子墨水,一腦子收獲卻無人分享,讓他感到些許孤寂。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一次蔡偉剛把書和保溫箱綁在一起,放在樓下的三輪車上,一時沒注意,保溫箱和書一起被人偷走了,此事讓蔡偉一連數月都萎靡不振。

結婚十多年,夫妻倆生活在面積不大的兩房間中,房子都是那種沒有裝修的牆壁和地面,屋子裡甚至連幾樣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唯一能拿得出去的就是蔡偉多年積攢下來的書籍。

擺攤十多年,平常擺攤賺的錢也隻夠日常開銷,冬天家裡連暖氣費都交不起。如此境遇,蔡偉的妻子依然支援丈夫。

也許,上天也被蔡偉的這份恒心打動,冥冥中安排了他與國學泰鬥的“邂逅”。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裘錫圭

與國學泰鬥的“邂逅”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蔡偉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網際網路”上,尤其是一個叫做“國學網”的網站上。

于是蔡偉“大出血”一次,一咬牙買一台二手的筆記本電腦。

開始利用電腦在網站上與志同道合的網友們進行交流,在蔡偉取名“抱小”在國學網進行了新增賬號。

之是以起這個名字還是有一定深意的因為“志向國小”而“國小”,是有中國古代對文字學、音韻學、訓練學的統稱的意思。

蔡偉一開始是用電話線上網的,但每次聯網後,他首先匆匆檢查一下論壇和郵箱是否收到回複,然後就接着就退下來,拔掉網線,因為電話費每次都會花費不少。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但即便如此,蔡偉每次上網依然花費了大量的電話費。于是蔡偉轉變政策,開始在附近的網吧上網。雖然價格也不算少,相比之下比每次匆匆拔網線合适。

平常蔡偉在網吧時,周圍都是一群打遊戲的青年,蔡偉的出現與周圍打遊戲的青年們顯得格格不入。

在網吧上網期間蔡偉通過網絡認識了複旦大學研究古文獻和古文字方面的教授裘錫圭。蔡偉在學生時期便讀過裘錫圭先生的作品,對他的大名仰慕已久。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于是蔡偉在1995年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對于古文字方面的研究和觀點。沒想到十幾天後,他真的收到了裘老前輩的回信。

裘教授在信中回複到“你對傳統‘國小’真心好之,不計功利,刻苦潛修,令人十分欽佩。”甚至時隔多年,蔡偉回憶到這封回信時仍印象深刻說:“這封信的内容如今都能背下來了。”

“因為在過去十多年都是無人了解的自學時光,裘教授的話語給了我一份肯定,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蔡偉感覺自己這麼多年仿佛是在空谷中呐喊,而時至今日終于收到了珍貴的回響。這封信一直被蔡偉妥善地儲存着,成為了激勵他前行的力量。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書信

在1996年3月15日,蔡偉收到裘教授的邀請隻身趕往北京,有了與裘錫圭先生的第一次見面。

“盡管這次北京之行時間不長,但這期間與裘教授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有了前進的動力。”

1997年1月,複旦大學裘錫圭教授發表篇名為《<神烏賦>初探》的文章在《文物》上,在其文中提有關及尹灣漢墓出土的簡牍篇目《神烏賦》,篇目中有一詞為“佐子”對其意不明。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蔡偉在閱讀到該文章後,經過思索和翻閱書籍把自己的見解寫信告知裘教授“佐子”應讀為“嗟子”,亦即“嗟嗞”,是歎詞。

蔡偉的看法讓裘教授茅塞頓開,在他的看法上繼續深入研究,最終裘教授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發表文章發表了《“佐子”應讀為“嗟子”》并稱蔡偉的觀點是“其言甚為有理”。

裘教授之後也對蔡偉提出了考研的建議,但是因為蔡偉的英語基礎實在是太差了,考研英語無法通過其線,考研難度太大,于是蔡偉拒絕了裘教授勸他考研的建議。

但是在2007年之後,蔡偉在國學網的動态變得越來越少了。見蔡偉沒有了動态,裘老更是擔心蔡偉的情況,經多方打聽了解到蔡偉家裡迎來驚天噩耗,蔡偉的妻子由于常年不注意身體染了病,而治療則需要高昂的醫療費,然而這對于蔡偉一家來說是不能夠承擔的起的。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研究成果

原本擺攤帶來的微薄收入是不能維持高昂的醫療費,蔡偉開始蹬三輪車來維持生計“我蹬三輪一天多的時候一天能掙30來塊,登三輪掙的錢比擺攤強點,沒辦法但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蔡偉說道。

裘教授在知道蔡偉的困難情況之後,決定幫蔡偉一把。2008年,複旦大學正好要與中華書局、湖南圖書館等機關聯合編纂《馬王堆漢墓簡帛內建》。

在裘錫圭先生的推薦下,蔡偉被複旦大學聘請為臨時工,這一方面解決了蔡偉的燃眉之急,又為編纂工作添一位得力幹将。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複旦大學

蔡偉得知這個消息時還在蹬三輪車,誰能想到,一個在市井蹬三輪車的車夫搖身一變可以和複旦大學泰鬥級教授一起編纂研究。

蔡偉趕緊騎車回家,到家後激動地抓起了妻子的手說:“我終于不用蹬三輪車了,我終于可以做我熱愛的事業了。”

一方面蔡偉可以通過在複旦大學任職獲得收入用來治療其妻子的病,另一方面實作了自己多年來的夢想。所有的所有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在裘教授的幫助下,2009年,38歲的蔡偉以高中文憑進入複旦大學工作,并且伴随而來的是能夠在複旦大學讀博的機會。

但由于蔡偉的個别科目基礎太差,是以在工作期間,蔡偉一邊工作一邊對大學和碩士階段的課程進行了新的學習。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學校考慮到蔡偉的特殊情況,複旦大學竟然破例為他免去了英語考試。從2009年6月5日,蔡偉在複旦大學讀博期間,蔡偉跟随裘教授在古文學領域進行研究和學習。

蔡偉用了6年才畢業,是複旦大學曆史上年紀最大、讀博時間最長的學生。通過蔡偉的堅持,他最終如願拿到了學曆證書。

餘生安順-教書育人

蔡偉在複旦大學畢業之後,由于因為年紀偏大,其第一學曆又比較低,導緻畢業後的求職并不順利,履歷投了很多都石沉大海。

就在蔡偉即将放棄、做好了蹬幾年三輪車的準備的時候,貴州安順學院卻打來的電話,通知他已經被錄用了。

貴州安順學院認為蔡偉是個人才,不僅給蔡偉在文學系安排了适合他的工作,還安頓好了他的妻子。

13年前,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的38歲車夫蔡偉,後來改變命運了嗎?

現在蔡偉已經過上了白天教書育人,和同學們打成一片,閑暇時間在充斥着古書的辦公室裡做自己的研究,晚上回家再與妻子和孩子團聚,其樂融融的幸福人生。

雖然有着蹬三輪車、擺攤、打工的經曆,但對蔡偉來說前半生的經曆無非是告訴了他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是以蔡偉每次上課都盡心盡力,希望能幫助到他的學生。

始終保持着對知識的敬畏與探索之心,不管在哪裡,不管是什麼職業,都可以發光發熱。蔡偉便是堅持了這一想法,在漫長而艱辛的生活苦海中堅持下來,以38歲的年紀重新叩開了命運的大門,以最驕傲自豪的心情向世界宣布:我已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