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經9月4日晚三度談話,思想已通,仍回第十縱隊工作。”

1948年9月5日一早,華東野戰軍副司令粟裕睜着布滿血絲的眼睛,親自監督着發報員把這樣幾個字發給了西柏坡。他知道,主席對自己手下的那員猛将印象并不好,如果不及時彌合沖突,後邊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情。

這位粟裕司令員要保的戰将,就是宋時輪将軍,華野10縱的司令員。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宋時輪其人,性格火爆,脾氣大,性子倔。雖然是猛将,卻是一匹難以馴服的烈馬。尤其是在面對粟裕司令員時,他的脾氣顯得尤其的大,甚至讓人以為,他是在針對粟裕。其實,從宋時輪的角度上講,确實有點兒針對的意思。他對粟裕是不太服氣的,這當中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

粟裕和宋時輪在人生初期的時候,成長軌迹幾乎可以說是吻合的。兩個人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參加共青團,在紅軍中資曆也幾乎完全相等。但是宋時輪是黃埔五期的學員,而粟裕沒上過一天軍校。可到了解放戰争時期,粟裕卻成了華東野戰軍的副司令,也是軍事行動的決策人,而宋時輪則止步于縱隊司令。這讓他有些想不通。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另外,宋時輪是陳毅的老部下。在陳毅接手山東野戰軍的時候,情況很不順利。最後陳毅高風亮節,在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合并為華東野戰軍後,主動把軍事指揮權讓給了粟裕。這一點,讓不少山東野戰軍的老人覺得難以接受,總是不服粟裕這個“空降”的司令員。這也讓宋時輪對粟裕有看法。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宋時輪覺得粟裕比較陰險。這當然是個誤會,起因是在“北渡黃河”戰鬥的失敗。

1947,人民解放軍開始在各個戰場上發起反攻。根據毛主席的指令,劉鄧率領的中原野戰軍千裡挺進大别山。這是一次非常冒險的行動,中原野戰軍為了盡量加快行軍速度,扔掉了所有重裝備,戰鬥力急劇下降。為了掩護劉鄧大軍,粟裕派宋時輪指揮十縱,在梁山一帶發起進攻,試圖将敵人牢牢地吸引在這裡,減輕劉鄧大軍的壓力。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這個任務是十分艱巨的。此時的十縱隊,已經是在連續作戰了,部隊疲憊不堪,減員也十分嚴重。而他們的對手,是蔣介石的五大嫡系主力之一:邱清泉的整編第五師。整編第五師雖然名義上是一個師,但卻是有一個軍的實力。不但士兵有三萬一千多人,裝備還是一水兒的美式武器,火力兇猛。而且,整編第五師附近,還有吳化文的整編第八十四師。這同樣是一個軍一級的整編師。也就是說,宋時輪要以自己的疲憊之師,去進攻兵力超過自己一倍、火力遠勝自己的敵人。

宋時輪此時,表現出了一個優秀指揮員的素質。他憑借靈活的戰術,真的就把敵人牢牢地吸引了過來。不過,邱清泉并非泛泛之輩,很快就發現自己上當了,于是集結重兵撲來,想要與八十四師南北夾擊,将10縱消滅在黃河岸邊。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宋時輪察覺到了危險,于是便決定帶領部隊北渡黃河,在敵人的夾縫中尋求一線生機。他把自己的計劃電告了陳毅、粟裕、陳士榘三位首長,但是由于軍情緊急,沒等到回複就自行渡河了。結果這一下,打亂了原先的作戰部署,讓10縱陷入孤立。而邱清泉部則仗着機械化部隊的機動性,很快追了上來。雖然最後宋時輪拼死戰鬥,帶回了一部分部隊,但是10縱的損失,依然是巨大的。從局部來看,這場戰鬥是宋時輪敗了。

這次戰敗的影響非常之大,不但打亂了陳毅、粟裕的軍事部署,還驚動了在陝北大山裡的毛主席。毛主席非常生氣,電告劉鄧陳粟:“宋縱隊北渡,緻受損失,是極大錯誤”。陳毅、粟裕想要維護宋時輪,便說讓宋時輪“等待處理”。但實際上,他們把此事壓了下來。

但是宋時輪,對這句話卻很有看法。他認為,北渡黃河前都已經告訴你們了,是以自己絕對不是臨陣脫逃。自己面臨大敵,拼死作戰,反倒成了“等待處理”的人,豈不是冤枉?宋時輪不是那種肯為自己辯護的人,他一句話都沒說,就繼續投入作戰。但是心裡的疙瘩,卻是越擰越大。同時他也把這筆賬,記載了粟裕的頭上。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時間來到1948年,粟裕為了配合全國戰場的反攻,決定發起濟南戰役。此時,山東全境幾乎都成了解放區,唯有濟南一座孤城,似乎勝利唾手可得。可是,國民黨的山東守将王耀武,現在手裡仍然有着20萬兵力,憑借堅城死守,也并非就一定會敗。為了加強攻堅力量,粟裕決定讓宋時輪帶領10縱,參與攻城。

10縱是華野最“硬”的部隊,從來都是戰場上的絕對主力。他們以擅長打阻擊戰著稱,而且每次面對的,幾乎都是國民黨的五大王牌主力之一。北渡黃河之前的梁山阻擊戰,也是面對同時具有火力優勢和數量優勢的敵人,能保住大部分主力已經殊為不易。此次粟裕讓他們打進攻,其實有一些想要宋時輪立功的意思。

但是宋時輪的想法,卻和粟裕不一樣。上次那個“等待處理”的決定,至今仍然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他想着,上次說處理又不處理,是不是想這次再讓我打個敗仗,然後“二罪歸一”?宋時輪在山東的時候,染上了山東漢子直來直去的性格。上次的事兒沒說明白,他很難再集中精力打下一場大仗!而且,10縱此前一直沒閑着,阻擊戰打了不少,人員物資消耗很大,想要再打一次攻堅戰,他的心裡也沒譜。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幾種想法糾結到一起,造成了宋時輪情緒上的失控。他在會議桌上,毫不客氣地跟粟裕要人要搶要彈藥。粟裕看着他的眼睛,半晌沒有說話。宋時輪則更加生氣,拍了一下桌子,說道:“沒有補充我沒法參戰!”說完就一轉身,徑自出了會議室!

此時的華野,在下一盤圍點打援的大棋。濟南城下一戰,隻是圍點打援的誘餌。每一支部隊,都被安排了相應的作戰任務。是以各個部隊彈藥都吃緊,粟裕确實調配不出物資支援10縱。是以不給彈藥,絕非粟裕在為難宋時輪。但是宋時輪的态度,實在是太出格了。

被怼了的粟裕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用職位如何去壓制宋時輪,而是如何保住宋時輪的位置,讓他帶隊參戰。上次北渡黃河,已經讓黨中央和毛主席對宋時輪有了看法。此時如果不想方設法彌補,上級很有可能處罰宋時輪。如果後果嚴重一點,宋時輪真的被撤了職,10縱的戰鬥力勢必受損。于是他搶在會議紀要發出之前,發了一封電報給西柏坡,将會議情況如實報告。隻是在最後他在補了一句:“問題出在溝通上,現在正在想辦法解決。”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在其後的幾天裡,粟裕多次找宋時輪聊天,直言不諱地詢問,對方的心結到底在哪裡。宋時輪如實相告:“上次說讓我等候處理,後來就沒信兒了。這樣我心裡不踏實。要打就打要罵就罵,秋後算賬我受不了!”

粟裕一聽,不禁哈哈大笑,回答道:“這事兒怪我,沒給你說清楚。這時候過了一年了,要處罰早就處罰了,還能等到現在嗎?等待處罰,就是不罰了呗!以後你有什麼事,可以直接找我,或者找陳老總。大家做好溝通,不要悶在心裡。”

聽粟裕說不處罰了,宋時輪這才放下心來,立刻表示濟南城的攻堅任務自己接了,絕不會再和野司提條件。粟裕為宋時輪的轉變鼓掌喝彩,馬上緻電西柏坡,告訴主席這裡的問題已經解決。這便是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但是在毛主席的心裡,這事兒卻沒那麼好過去。自從華野成立以來,老山東系的指揮官不服粟裕指揮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9縱的司令員許世友甚至還因為鬧沖突,拖病待在家裡不出來。再放任這種情況,日後可能會出大事。于是他緻電華野野司,要對宋時輪做撤職處理!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接到主席的電報,粟裕馬上以個人的名義,再次給西柏坡發報:“建議宋時輪繼續留任。如必須撤職時,也請于戰役結束後再行處理。”第二天,主席的批複就來了:“同意粟裕的建議,宋時輪暫時留任,以觀後效!另:将此電報交給宋時輪閱讀!”

當天晚上,粟裕親自找到宋時輪,将主席的電報拿給他看。宋時輪立刻表示,自己一定拼死作戰,回報野司和主席的期望。而且,他還主動做了檢讨,當着全軍的面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宋時輪說到做到,在濟南戰役中異軍突起,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勇猛。在他的努力下,原本計劃20天的戰役,僅僅8天就告勝利。速度之快,甚至讓敵人的增援部隊都來不及動作。宋時輪的強悍,再一次得到證明。他的縱隊司令位置,也算是保住了。

1948年,宋時輪公開頂撞粟裕,主席想撤他的職,後來怎樣?

在此後的歲月中,宋時輪和粟裕兩位将軍通力合作,将解放軍的戰鬥力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淮海戰役的徐東阻擊戰中,宋時輪的10縱将邱清泉的救援部隊,牢牢地擋在碾莊圩外圍,為殲滅黃百韬提供了有力保障,。這一仗把敵人打出了陰影,甚至留下來“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溢美之詞。在抗美援朝戰争中,宋時輪将軍指揮第9兵團,在物資保障極為不利的情況下,打赢了長津湖戰役,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軍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