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福田康夫 (ふくだ やすお,福田 康夫,Fukuda Yasuo),日本人,1936年7月16日生于群馬縣高崎市。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

福田康夫1959年3月從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科畢業後入石油會社。他主張政治改革從每一個政治家自身做起,在政策方面以穩健著稱。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2007年9月25日,福田康夫當選日本第91任首相。是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的長子,是以日本首次誕生了父子兩代首相。2008年9月1日,福田康夫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發表講話。福田康夫在當晚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辭職。

2007年12月27日福田康夫訪華,12月30日來到山東的曲阜,參觀孔廟。他在參觀後表示“回到了2500年前文化的原點”,強調了日中交流的悠久曆史。福田和夫人一同觀看在孔廟大成殿前舉行的祭祀大典。福田表示:“日本也有"論語熱",孔子的教導在今天的世界各地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這一點意味深長。”他還說:“我感受到了溫故知新。此次通路深受感動,今天收獲良多。”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在參觀時他還回憶道:“我中學時就讀《論語》。在參觀時這位日本首相還不斷以日語念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之用,和為貴”等《論語》中的經典語句。

在卸任日本首相之後,年過古稀的福田康夫又頻繁地通路中國近20次,期間讓人感觸最深的是2018年6月24日,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福田康夫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同時他也是繼村山富市、海部俊樹、鸠山由紀夫之後第四個祭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參觀結束後,福田康夫前往機場,向寫有電子的祭台獻上了花圈,花圈晚年上寫着“日本國原總理大臣福田康夫晚”,之後他雙手輕輕整理挽聯,并率同行人員默哀良久,用毛筆題下“和平東亞”四個大字,并接受了張建軍館長贈送的曆史書籍。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當被問及為何要在這特殊的年份到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福田告訴記者,雖然之前也曾通路過一次南京,但日程過于倉促,此次在上海參加會議,是以一定要來。然後他接着說道,最痛徹的感受就是戰争的發生,以及當時自己國家的慘無人道,當下和平最為可貴,這次參觀讓我深感戰争是如此的殘酷,悲劇因戰争而産生,人類絕不能允許它再次發生。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對于紀念館的展示理念,福田康夫表示肯定,他說:這是一座值得全日本以及全世界深思的紀念館。紀念館展覽對于當時的曆史内容,是用正确的事實來記載的。他說,“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應該到這裡來。我認為日本人對過去的事實要有掌握、能正确了解過去的事實。希望今後會有更多的日本人能夠去參觀紀念館。我們要在了解事實的基礎上,今後增進日中之間的彼此交流。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長期緻力于中日友好事業,在擔任日本首相期間,他贊成與中國發展長期穩定的良性關系,并多次反對日本政要參拜供奉着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201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王毅外長會見福田康夫時說:40年前,正是福田先生的父親、時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先生與鄧小平先生共同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以法律的形式确認了中日聯合聲明各項内容,包括處理曆史、台灣等問題的基本原則,鞏固了中日關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礎。條約還明确雙方都反對霸權,也反對任何第三方在地區稱霸。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10年前,福田先生作為時任日本首相同中國上司人簽署第四個政治檔案,明确中日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互相支援對方和平發展。這些原則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雙方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鞏固中日關系的政治法律基礎,确認互為合作夥伴的重要共識,開辟兩國關系未來發展的新藍圖。 

福田康夫:我十分贊同。日中關系持續穩定發展不僅對日中兩國非常重要,也将對整個東亞和世界産生重要影響。雙方應共同努力,決不再讓日中關系迷失方向,我們願為此發揮積極作用。同時,日方希望深入參與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程序。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東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新中國70年的發展“腳踏實地”。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變化是之前完全無法想象的。

2021年10月25日中日關系及重塑國際合作邁向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思考”為主題的第17屆北京-東京論壇開幕。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說,國際政治和經濟的重心正在從以歐美為中心的大西洋地區,轉向以東亞為中心的大洋洲、印度洋地區。鼓吹日美和中國之間必然走向對抗的思維方式是愚者特有的,有可能将人類社會引向滅亡之路。美中激烈競争的現狀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雖然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經濟和軍事大國,但其在維護國際社會和平穩定方面正在轉為有限的參與。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福田康夫表示,進入21世紀,日中兩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在發生變化。國際政治和經濟的重心正在從以歐美為中心的大西洋地區,轉向以東亞為中心的大洋洲、印度洋地區。這意味着我們所在的亞洲地區将變得更加富饒強大,國際社會的地位将變得更為重要。同時,也正是因為亞洲所處的高點位置,世界上的各種沖突和問題會更多地在這裡碰撞。

“時代要求我們共同把握操控‘地球号’這艘巨輪前進的方向,而不是像之前一樣作為旁觀者,免費搭乘歐美各國為中心所建立的國際秩序和系統的便車。”福田康夫說。

福田康夫提到,美國總統拜登此前表示美中的對立不是不可避免的,願意為不讓競争發展為對抗付出努力。但我們眼中看到的美中關系現實,卻是競争與對抗在政治、安保、經濟等各個領域不斷加劇,而不是合作在加深。

他說,如果世界各國不能團結合作,就無法應對和解決全球性問題。如果哪個國家不參與合作,就等于耍滑頭,占别人的便宜,讓其他的國家陷入老實人吃虧的境地。美中等五大國應切實推進核裁軍,同時禁止其他國家開發和擁有核武器,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但是這一共識并沒有得到切實的遵守,包括日本在内的絕大多數無核國家處于老實人總是吃虧上當的處境。如果這種國際社會的道德危機繼續下去,無論在氣候變化對策還是在防擴散方面,人們為了維護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努力都會遭遇挫折,化為泡影。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智者從曆史中學習,愚者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福田康夫引用這句俾斯麥的名言說道,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腦子裡隻有自己的經驗和眼前的現實,隻知道從中學習,會武斷地認為我看到的世界本該如此。

“時下有這麼一種聲音,說基于種種原因,日美和中國之間隻能形成博弈關系,走向對抗是必然的,而且這已經是一個現實。以此為前提,采取必要的對抗措施是正确的。”福田康夫表示,有這種觀點的人并不少,但他總覺得這種思維方式是愚者特有的,他們隻會站在今天的高度看未來。

福田康夫說,今後世界将面臨巨大的範式轉變,鼓吹日中美中必然對抗的觀點,完全沒有應該如何應對人類和地球面臨的巨大挑戰和危機的視角。試想一下,對抗和競争不斷加劇,将會引發不穩定乃至混亂。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國際社會遇到巨大的危機和挑戰,人類社會有可能會走上滅亡之路。

福田康夫說,美國和中國作為超級大國,在國際社會激烈競争的現狀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盡管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和軍事大國,但其在維護國際社會和平穩定方面,正在轉為有轉折性的有限的參與。”

福田康夫表示,目前美國和中國在國際社會中占據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有責任在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上發揮上司作用,預計這種狀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在今後幾十年中,所謂美國是世界警察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持續快速增長的國家的思維方式,應該會逐漸發生變化。

中日友好人士|福田康夫

關于美國污名化中國的新冠病毒“中國起源論”,福田表示:“隻是外界的風言風語,(中國)不用道歉。美國曾戰略性地聲稱,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否應該相信大國的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确認。”

中日關系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中日戰略互惠關系不斷深化。福田康夫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西城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