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不斷坍塌,市場隻會越來越動蕩。
索羅斯,畢其一生,追求的就是,規則坍塌,比如1992年狙擊英鎊,1998年狙擊泰铢。
每一次規則坍塌,必定帶來巨大的市場動蕩。押對了方向,功成名就;押錯了方向,傾家蕩産。
隻不過,這一次,規則坍塌的太厲害了,即便押對了方向,也可能會傾家蕩産。
看一下市場。
3月9日,中國股市超級大逆轉,三大股指跌幅一度均超過4%,最後一個小時,市場開始反攻,最終跌幅縮小至1%左右。
今天中國市場為何突然暴跌?
有傳言稱,挪威主權财富基金抛售中國資産,投資者擔憂未來它會繼續清倉,于是搶先抛售。

這就是市場規則坍塌之下的結果:劇烈波動。
其實,不止今天的市場,最近一段時間,除了美國,全球資本市場波動顯著上升。
最直覺的解釋就是,俄烏局勢影響,市場情緒陰晴不定,金融市場劇烈震蕩。
宏觀解讀就是,俄烏局勢僵持,石油、天然氣、钯、鎳、小麥、玉米等等價格趨勢性上漲,市場擔憂全球陷入滞漲,而滞漲不利于股市等風險資産。
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就是,最近的市場波動就是,規則坍塌之下的資本突圍。
目前,宏觀、企業,以及市場,規則逐漸全面坍塌。
宏觀規則的坍塌,必定導緻企業規則的坍塌,以及市場規則的坍塌,進而影響整個市場波動。
01
宏觀規則坍塌:逆全球化!
90年代,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宣布“世界進入了全球化時代”。
過去幾十年,全球的規則是什麼?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影響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1、經濟全球化。
在經濟領域,各國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發展自己的優勢産業,參與國際合作。
全世界是一個整體,你需要我的原材料,我也需要你的消費品;你需要我的知識和專利,我需要你的制造和工藝……
1994年,全球商品貿易額突破4萬億美元;
2006年,全球商品貿易額突破10萬億美元;
2015年,全球貿易額突破16.5萬億美元。
2021年,全球貿易額突破28萬億美元。
……
全球貿易額指數級增長,進口的商品已經滲透到,普通家庭的方方面面。
是以,任何一個國家,最優政策就是,遵守規則,尊重契約,參與到國際分工中來。
畢竟,誰都無力承擔,被排除世界之外的後果。
2、金融全球化。
華爾街有句名言,資本永不眠。也就是說,隻要有利可圖,資本會全世界流動,來追逐利潤。
比如,産業資本,
先是遇到美國産業更新,然後把落後産業轉移給日本和南韓;
接着日本和南韓産業更新,落後産業轉移至亞洲四小龍。
然後亞洲四小龍産業更新,落後産業轉移到中國大陸。
于是,美國崛起之後,日本、南韓、新加坡、中國大陸等等先後崛起。
也就是說,借助國外資本,發展本國經濟,是一個國家起飛重要推手。
在這個浪潮之下,自由化思潮占據主流,各國金融市場也紛紛開放,跟歐美國家接軌,希望吸引更多資本,來發展本國經濟。
是以,在這個大浪潮之下,任何國家都必須遵守規則,否則就會被全球資本抛棄,失去發展的動力。
在美國的主導下,經濟實作全球化,金融實作全球化,确定了美元霸權。
美元成為全球通用的貨币,美聯儲成為各國央行的央行,美國打個噴嚏,全世界都為之一震。
3、文化相容并包。
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6000多種語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前提下,全球經濟雖有波動,但是總體蓬勃向上。
誰的經濟發達,誰的影響力就大。
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80年代的港片等等,有的盛極一時,有的長盛不衰,全球各民族之間也願意交流和溝通。
過去幾十年,全球的關鍵詞是:合作、交流、共赢。
蛋糕做大,沖突就少。蛋糕小了,就該搞事情了。
也許是宿命,到了康波周期衰退階段,從英國脫鈎,到川普當選,再到俄烏爆發戰争,世界越來越不安。
整個宏觀世界規則發生了巨大變化:逆全球化出現,民粹主義盛行,文明之間沖突的迹象越來越明顯。
這意味着什麼?
遵守規則的成本越來越大,而收益越來越小,最後的結果就是:
大家都不遵守合作共赢的規則,而是選擇以鄰為壑,以我為主,隻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
02
企業規則的坍塌:淪為鬥争的工具
企業最大的規則是什麼?
過去幾十年,美國商學院一直傳達的理念就是:為股東獲得最大回報。
企業是中性的,産品是中性的(軍工企業除外),它們不應該有價值觀,不應該有政治傾向。
在這個理念之下,企業應該在全球範圍之内,最大程度的開拓市場,永無止境,永不嫌多。
跨國企業的産品,隻要不違背公序良俗,就應該公平的參與競争,不應該遭到封禁。
最近幾年,變化出現了。
逆全球化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大家開始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等因素,是以ESG投資開始流行起來。
俄烏戰争爆發後,企業規則更是坍塌的一塌糊塗,企業完全就成了政客們的“工具”,極大的破壞了企業的規則。
我們在《俄烏戰争就是預演 在軍事和金融上 對我們有何啟示?》中已經談到過:
這次誰能想到,美國會暫停俄羅斯境内Apple pay 和 Google pay的使用,導緻莫斯科市民沒法使用手機支付買地鐵票而排隊用紙币買票。
這一招啥意思?
首先、美國驅趕更多俄羅斯群眾去用紙币,去擠兌俄羅斯的銀行,給俄羅斯金融造成更大的系統性風險;
其次、給俄羅斯群眾造成極大的不便,引發群眾對普京行動的不滿情緒,進而動搖國内支援。
實際上,參與制裁俄羅斯的美國科技巨頭還有很多,比如:
1、計算機技術巨頭甲骨文公司宣布暫停在俄羅斯的所有業務。
2、梅賽德斯-奔馳暫停俄羅斯本地生産和對俄羅斯的車輛出口。
3、H&M暫停在俄羅斯的銷售。
4、埃克森美孚、西門子、蘋果、微軟、谷歌、META、推特等西方大企業相繼宣布退出或停止在俄服務。
5、MSCI明晟受到回報,俄羅斯證券應該從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删除。
歐美國家所有私營企業,所有科技産品,都變成了潛在武器。
蘋果手機、蘋果電腦、Windows系統,安卓系統等等,以及PS、程式設計、等等歐美國家的各種軟體,都會成了美國攻擊的工具。
另外,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國參與國際分工不同。
我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實作了技術突破,理應獲得專利保護,你要想使用我的勞動成功,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
這是大家能夠一起“玩”的規則。
現在,情況也發生了變化。
此前,歐盟、美國專利商标局都發表聲明停止與俄羅斯官方的合作,這是知識産權領域對俄羅斯的制裁。
3月7日,俄羅斯也出台反制措施,取消向不友好國家支付專利賠償金。
根據新的規定,如果專利持有人來自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其發明、實用新型或工業設計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使用,則所需支付的賠償金額為生産和銷售商品、完成工作和提供服務的實際收益的0%,即無需為非授權使用專利做出任何賠償。
俄羅斯政府已準許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名單,其中包括美國、歐盟成員國(全部27國)、烏克蘭、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南韓、新加坡、瑞士、黑山、阿爾巴尼亞、挪威、冰島、列支敦士登、安道爾、摩納哥、北馬其頓、聖馬力諾、密克羅尼西亞以及中國台灣地區。
我們相信,越往後,類似的企業規則坍塌的案例就會越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宏觀規則坍塌,在逆全球化大浪潮下,沒法跟你長久玩下去,是以我無須照顧你的利益。
企業規則坍塌,會有哪些影響呢?
跨國企業損失最大、研發能力強制造能力弱的企業損失最大,反之收益就越大。
03
市場規則的坍塌:金融不再中性
宏觀規則的坍塌,除了導緻企業規則坍塌,還導緻了市場規則坍塌。
市場規則坍塌,導緻劇烈市場波動,押對方向的人一定能大賺。
比如,索羅斯當年狙擊泰铢,泰铢兌美元固定匯率制度瓦解,泰铢大幅貶值,索羅斯大賺一筆,功成身退。
索羅斯能成功,有幾個前提條件:
1、索羅斯能夠“平等的”參與泰國金融市場,比如外彙和股市。
2、以市場的價格,獲得泰铢、美元和股票。
3、索羅斯賺的錢可以順利撤離。
這幾個前提條件,是一個國家參與國際金融市場,是金融全球化的最基本的規則,必須得到尊重。
一個國家,不敢為了一時之利,而破壞這個底線規則,進而失去全球信譽。
如果擱現在,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索羅斯即使押對了方向,也會虧到傾家蕩産。
這三個條件,任何一個設定限制,索羅斯的狙擊,都不會成功,結果隻有一個: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最近商品市場上的一個經典案例。
3月7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期貨價格一路上漲。當日漲幅高達72.67%,收盤價為50300美元/噸。3月8日,LME鎳期貨價格延續前一日的上漲行情,盤中一度突破10萬美元/噸關口。
大漲行情也傳導到國内市場。3月8日,國内期貨主力合約中,滬鎳2204封住漲停闆,報228810元/噸,漲幅達15%。
鎳期貨價格劇烈波動的背後,就是一場逼空大戰,參與者是國内的青山控股,以及瑞士的嘉能可。
青山控股是鎳生産商,賣鎳的,是以需要在期貨市場賣出合約,也就是做空,來鎖定未來價格,這叫套期保值。
但是,這家公司玩大了,做空的頭寸太大了,自己的産品不符合标準,沒法交割,這就由套期保值變為了“投機”。
瑞士的嘉能可,也是國際能源巨頭,據說它掌握了LME一半的庫存。
恰巧,俄烏戰争爆發,交易所出台規則,不允許用俄羅斯生産的鎳進行交割。
這樣一來,可交割的現貨鎳嚴重短缺,于是嘉能可逼空,拉高價格。
結果就是,由于做空,青山控股賬面巨額浮虧。
讓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LME突然修改規則,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先是宣布,推遲原定于2022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交割。這給了青山足夠多的時間,去找現貨交割。
緊接着宣布,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淩晨00:00或之後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螢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
這就相當于直接宣布交易價格不算數,不按照3月8日80000美元/噸的價格交割,而是按照50300美元/噸的價格交割。
這種改價格的行為,聞所未聞。
當然,如果按照現金交割,這個行為可以讓青山控股少虧一點,但也是虧損。
最新消息顯示,鎳期貨市場逼宮事件已經驚動了上面。
同行金川伸出援手,用自己可交割的産品兌換青山不可交割的産品,再加上國儲的大力支援,
青山的空單,湊夠現貨數了!
這一下子,嘉能可懵了。
如果敢接手這麼多現貨,期貨市場原先的多單,立馬會不計成本的平倉,鎳期貨價格會暴跌,嘉能可手裡拿着那麼多現貨,隻能認栽。
實際上,金融市場上,逼空行情相當常見,每隔幾年都會出現一個案例,就連青山也是靠逼空發家的。
逼空,在以前正常的市場環境下,押對方向就能一戰成名。
但是現在,市場規則慢慢坍塌,會輕易修改規則,讓你押對方向,最後也會虧個底朝天。
順便說一句,LME的股東是港交所,當年李小加極力建議把它收購的。
什麼金融中性?現在不是了。
美國可以用Swift制裁俄羅斯,美國可以當機俄羅斯央行的外匯存底,我為何不能修改規則?
04
規則坍塌,信任不在
世界已經變了。
全球化、自由化的浪潮已經過去,以鄰為壑,朝令夕改。
從宏觀,到企業,再到市場,規則不斷坍塌。信任也遭到巨大破壞,接下來就是搶劫。
現在,甚至有法國人建議沒收俄羅斯莫羅佐夫收藏的200幅油畫。這些油畫去年開始在法國展出,屬于俄羅斯博物館。
市場規則不斷坍塌,挪威主權國家基金也擔憂自己持有的國外頭寸,是以抛售中國資産,也可以了解。
這種行為的一個客觀影響就是:中國股市劇烈動蕩。
這樣的世界,跟以前完全颠倒了過來。
比如,資本豐富的地區,本國資産價格表現會更好,可以說是泡沫,也可以說是資本回流;
比如,使用外資多的國家或地區,金融市場會下跌,産業資本會撤退。
比如,制造業強大的國家,商品價格會降低;制造業弱的地區,商品價格會上漲。
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