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義恭:六任皇帝寵幸的王爺,生前很歡,死時很慘

作者:讀史奇聞錄

劉義恭(413年-465年9月18日),南朝宋宗室、宰相,宋武帝劉裕第五子,宋少帝劉義符、宋文帝劉義隆之弟。劉裕共生七子,劉義恭排行第五,有四個哥哥,兩個弟弟。劉義恭初封江夏王,身曆劉裕、劉義符、劉義隆、劉劭、劉駿、劉子業六任皇帝,生前很受寵,死時很悲慘。

劉義恭:六任皇帝寵幸的王爺,生前很歡,死時很慘

圖檔源于網絡

宋高祖劉裕是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對于劉義恭很是寵溺。《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江夏文獻王義恭,幼而明穎,姿顔美麗,高祖特所鐘愛,諸子莫及也。飲食寝卧,常不離于側。高祖為性儉約,諸子食不過五盞盤,而義恭愛寵異常,求須果食,日中無算,得未嘗啖,悉以乞與傍人。廬陵諸王未嘗敢求,求亦不得。”江夏文獻王義恭幼年就很聰明,容貌美麗,高祖特别喜愛他,其他兒子都不能相比。飲食睡眠,經常不離身旁。高祖性喜節儉,兒子們吃飯時菜肴不超過五盞盤。而義恭因為非常得寵,每天求賞果子食品,多得算不清,但他自己從來不吃,而把他讨來的食品全都送給旁人。廬陵諸王從來也不敢求讨,即使求讨也得不到。由此可見他自幼聰穎,容顔俊美,在兄弟七人中最受劉裕寵愛,經常被帶在身邊。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劉義恭在劉裕慈父般的寵溺之下養成了驕奢不節的傲嬌毛病,并且一輩子都沒改掉。

宋少帝劉義符在位時間雖短,作為大哥對這個五弟也很照顧。“景平二年,監南豫、豫、司、雍、秦、并、六州諸軍事、冠軍将軍、南豫州刺史,代廬陵王義真鎮曆陽,時年十二。”景平二年(424年),劉義恭出任冠軍将軍、南豫州刺史,鎮守曆陽(南豫州州治,今安徽和縣),并監管南豫州、豫州、司州、雍州、秦州、并州六州軍事。要知道,這一年的劉義恭才12歲,放到今天不過是小升初的年紀。

是年,宰相徐羨之聯合傅亮、謝晦,廢黜少帝劉義符,派人殺害年僅十八歲的劉義真,改立文帝劉義隆。侍中程道惠當時曾建議立劉義恭為帝,估計也是看上了劉義恭聰明和曾經被劉裕鐘愛,但被徐羨之拒絕。畢竟即便是按順序排隊,還有老三和老四劉義康在前頭呢!後來,劉義恭又加授使持節,進号撫軍将軍,封江夏王,食邑五千戶。隻不過封王之後許久都沒有赴任,被留在京中。後來,劉義隆誅殺徐羨之、傅亮,讨滅謝晦,這才命劉義恭出藩。既出鎮,太祖劉義隆特意與書誡之,苦口婆心,諄諄教誨,字裡行間充滿了對這個弟弟的溺愛與關懷。劉義隆給劉義恭的信既然細緻,當然很長,而且不止一回。劉義恭在宋文帝朝曆鎮南豫州、南徐州、荊州、南兖州等地,其兄劉義康因僭越被外放後入朝任司徒、侍中,後進拜為太尉。他吸取劉義康失敗的教訓,平日小心謹慎,雖居宰相之位,卻從不攬權,所有政務均交由皇帝決斷,自己隻負責簽署文書。帝相之間因而相安,毫無嫌忌。對于這麼懂事的弟弟,三哥劉義隆當然很放心,而且當時離他最親近的弟弟就是劉義恭了。後來文帝元嘉北伐時劉義恭總領戰事,主持北伐,先是禦敵不力,繼而畏敵不戰,是以被免去太尉、司徒之職,降為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但劉義隆對劉義恭的寵信依然未減,僅僅過了三個月便又讓他以本職兼領南兖州刺史,鎮守盱眙,并将南兖州、豫州、徐州、兖州、司州、雍州等十一州納入其所轄治的都督區。劉義恭轄下達到十三州之地,幾乎囊括了南朝在淮南、淮北的所有疆土。

劉義恭:六任皇帝寵幸的王爺,生前很歡,死時很慘

元嘉三十年(453年) 二月太子劉劭秘密發動政變,率東宮禁軍闖入台城,弑殺劉義隆。他先取得始興王劉浚的支援,又當天就将皇叔劉義恭召入宮中。劉義恭迫于形勢,隻得對政變持配合态度,并主動交出兵權,以求自保。劉劭随即稱帝,以劉義恭為太保、都督會州諸軍事,領大宗師。劉義隆一死,劉義恭在劉宋皇室的輩分地位就是最高的,劉劭對這位五叔的意見還是肯聽的。當時三鎮兵起反對劉劭弑父,建康震動。劉劭打算殺盡三鎮官員留在京中的家眷,但最終被劉義恭與何尚之所勸阻。讨逆軍船隻簡陋,不利水戰。劉浚建議劉劭親率水軍溯江而上,與讨逆軍決戰。劉義恭卻聲稱此舉将造成建康防守空虛,會讓劉誕趁虛而入,建議劉劭留在建康以逸待勞。劉劭是以按兵不動,結果錯失戰機。讨逆軍得以長驅直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劉義恭的話卻讓劉劭接連栽跟頭,正是因為劉劭信任他。正是以,劉劭其實對劉義恭并不放心,擔心他會叛投劉駿,便強迫劉義恭住在宮中的尚書下省,又将其十二個兒子軟禁在侍中下省。 當時,劉義恭也被挾持出戰,一直跟在劉劭左右。他趁劉劭大敗,單馬逃出東掖門,到東冶渚用預先備下的船隻渡過秦淮河,投奔劉駿。劉劭聞聽劉義恭叛逃,忙遣騎兵追擊。但當追兵到時,劉義恭已經渡過秦淮河。 劉劭大怒,命劉浚将劉義恭的十二個兒子全部處死。

宋孝武帝劉駿則是劉宋的第五位皇帝,他也是劉義恭的侄子。因為劉義恭在三兄宋文帝遇弑身亡後,參與平定劉劭之亂,擁立孝武帝劉駿,被拜為太傅、大司馬、錄尚書事,在孝武帝朝官至太宰、尚書令,任職期間雖無所作為,但頗受孝武帝信任,孝武帝病重時以太宰、中書監、錄尚書事之職擔任顧命大臣,輔佐前廢帝劉子業。

公元464年,太子劉子業即位,史稱宋前廢帝,這是南朝宋第六位皇帝。劉義恭對于他則是從祖父,堪稱皇室老祖宗。根據劉駿遺诏,劉義恭由尚書令改任中書監,與接任尚書令的柳元景一同入居台城,總領朝政。劉子業即位不久,便恢複"錄尚書事"一職,任命劉義恭為太宰、中書監、錄尚書事。劉義恭與柳元景、顔師伯控制了尚書省,成為五顧命中的實際掌權者。由于劉駿生前肆意屠殺宗室大臣,當時,宗室、大臣都為劉駿之死而歡欣。劉義恭等人也是整日交遊宴飲,夜以繼日地喝酒玩樂,認為從此可以免遭橫死。然而好景不長,永光元年(465年)八月,劉子業欲親政,先是賜死戴法興,通過分設左右仆射以削弱顔師伯的權力。本性逐漸展露,荒淫暴虐甚于其父。劉義恭與柳元景、顔師伯憂懼不已,遂密謀廢黜劉子業,由劉義恭即位為帝。他們謀劃多日,但卻始終猶豫不定。柳元景因沈慶之握有兵權,便将密謀告知沈慶之,希望取得沈慶之的支援。沈慶之一直受到顔師伯的排擠,本就懷恨在心,且平時與劉義恭的關系也不甚和睦,遂向劉子業告發他們的廢帝密謀。劉子業聞聽叔祖謀逆,怒不可遏,親自率羽林軍攻入劉義恭的府第,将劉義恭及其四個兒子全部殺死。劉義恭時年五十三歲。

劉義恭:六任皇帝寵幸的王爺,生前很歡,死時很慘

如果你以為劉義恭就這麼痛快地死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宋書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記載了劉子業對待劉義恭的手法:“斷析義恭支體,分裂腸胃,挑取眼精,以蜜漬之,以為鬼目精。”意為廢帝劈開他的肢體,分裂他的腸胃,挑出他的眼睛,泡在蜂蜜中來做鬼目粽。劉子業不僅殺了劉義恭這位皇叔祖,并肢解其屍,如果是死後才肢解的話還好,畢竟死人不知疼痛,要是生生肢解或者在劉義恭沒死透之前這麼殘忍對待的話,那可真是慘不忍聞。除此之外,劉義恭共有十六個兒子,前十二子死于元兇之亂,後四子生于劉駿即位後,最終與劉義恭一同被劉子業殺害。劉義恭雖有十六個兒子,但并無孫輩,也即是說絕後了。無論如何,劉義恭堪稱史上下場尤其是死法最慘的王爺之一。

(關注“讀史奇聞錄”百度百家号、今日頭條号和微信公衆号,領略曆史上的奇聞異事,個人原創,敬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