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之中,基本呈現出一個狀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言下之意,在那個曆史時期,所有的朝代并沒有實作真正意義上的長治久安,即使是空前的繁華,在經曆過一定時期的興盛之後就會走向衰敗。

在當時家天下為社會主流的時代背景下,基本所有的男性都被灌輸以強烈的君臣觀念,言下之意,當時的男子,最高的追求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别無他求,當然,前提是社會安定,朝政穩固,如果當時的時代動蕩,争端四起,那麼這種情況就不複存在。
所藝術品在每個封建王朝的沒落之際,都會有一部分胸懷大志的人想要取而代之,如此一來,不但平天下的雄心壯志對實作,自己也會因為成為開國功臣而流傳後世,備受敬仰。
但是古人常說一句話叫功高震主,曆朝曆代成為該國将領的大将們的結局總是那麼的不盡人意,甚至可以說是相當悲慘,下場好的自然是告老還鄉,比如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下場凄慘的也有,比如秦朝時期的蒙恬等名将,都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喪失生命。
跌宕起伏的韓信
韓信早年的經曆可以說是相當凄慘的,雖說長得人高馬大但是一貧如洗,家裡基本沒有什麼錢糧積蓄,原本生活的維持就比較艱難,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此期間韓信的母親卻離開了人世,此時的韓信連母親的安葬費都拿不出來。
但是當時卻不乏有眼光的人,但是南昌的一位小官員僅僅看了韓信一眼便知道他不是普通人,是以決定在韓信落魄的時候幫他一把,當然他自己家裡也并不是很富裕,是以隻能允許韓信來家裡蹭飯,韓信當時也是身無長物,是以也就來者不拒。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韓信蹭飯蹭得上了瘾,往人家的家裡一去就是幾個月時間,即使再非常人也不能一直去别人家吃飯,不然自己還沒等到韓信飛黃騰達,自己家裡機已經被吃空了,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小官員的妻子便不再給韓信做飯。
韓信自然也很識趣地離開了,此時的他已經餓得不行了,此時正好被一位好心的洗衣服大娘遇到,于是就給了他一口馍吃,韓信自然記下了這一飯之恩,并且立誓要報答這位大娘,随後便在起義之時投了項羽。
但是韓信卻是屢屢不得志,随後棄楚從漢,開始在劉邦賬下為其效力,随後韓信便成了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将,獻計獻策并且四處征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正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很快協助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平定天下。
慘痛結局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開國功臣手握兵權,對于當時的劉邦來說,不管将來有沒有潛在的打算,潛在的威脅已經形成了,是以,自從劉邦稱帝之後,就已經開始了對于劉邦的針對。
當時的韓信也早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是以在劉邦外出或要求入朝時總是假稱自己生病,避而不見,但是這種做法無疑加重了劉邦對自己的懷疑和猜忌,結果将韓信原來的封号和兵符收回,改了封号,結果韓信内心就産生了動搖。
再看劉邦對于自己的态度,很快就産生了奪取天下之心,結果,為人大大咧咧的韓信心裡就是藏不住事,竟将自己大逆不道的小想法告知了同樣被貶前往任職的陳豨,結果兩人不謀而合,陳豨竟然對他反叛的想法表示肯定。
結果說幹就幹,陳豨在外面反叛,國家剛剛建立,是以劉邦親自率兵前往平叛,韓信這時候運用了他的老套路,托病不出,其實是為自己的小算盤做準備,深夜讓家奴假傳聖旨,釋放獄中的犯人,并令他們去誅殺太子和皇後。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韓信的一位家奴得罪了他,韓信就将其處罰之後關押了起來,結果這哥們還挺記仇,直接告發了韓信說他要謀反,此時的韓信很明顯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部署着自己的“稱霸天下”之路。
此時的皇後騙韓信說平叛已經結束,令韓信前來祝賀,結果韓信信以為真,一到宮中就被綁了,最後韓信不但被處死,并且被夷滅三族,一代名将的生涯就此結束。
運用至今的三個字
韓信可以說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直到最後也沒有想到天衣無縫的他竟然會死在一個女人和孩子身上,是以在被斬首之前非常的不甘心,大聲喊出三個字,我不服,他不肯相信英明了一生的自己竟會被女人和孩子算計。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和大多數的開國名将一樣,韓信也難逃被斬草除根的厄運,隻不過嚴格說來韓信并不冤枉,畢竟已經動了謀反的念頭,是以被劉邦找一個借口處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雖說韓信已經身死,但是關于他的典故和成語依舊流傳到了現在,比如四面楚歌,胯下之辱等等,除此之外,我不服這不卑不亢的三個字也流傳到了現在,并且被經常使用。
廣大的男性同胞都會有一段不卑不亢的叛逆時期,在那個時候,心懷一腔熱血的他們總會在受委屈的時候大聲喊一句我不服,随後便桀骜不馴的繼續堅持自己的立場。
但是,這種任性的的做法隻存在于那個純真的求學時代,渴望引起注意的那個少年一句我不服最多也是引來老師的一頓批評,然而在之後踏入社會,這種年少熱血的話也終将被埋藏在心底。
總結
最後,我們都會變成曾經自己最讨厭的那種人,說話做事之前總會有所顧忌,不再像當年一樣為所欲為,而韓信那樣的我不服,再也沒有勇氣說出口,因為韓信當時已經是必死的結局,而我們将會因為自己的莽撞言行而寸步難行。
是以,我不服,隻是不屈服于艱難困苦的現狀,這将是我們永遠的動力,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