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耀中:春日紀事

張耀中:春日紀事

山桃花

正月的日子尚未走盡,刺骨的風仍在疎林間遊蕩,孰料山窪窪裡,蓦然間,冒出了幾樹山桃花。

說是桃花,可它又不同于家種的毛桃與鮮桃,沒有它們那種“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 桃夭》)的豔麗。

這花兒,白清如雪,素潔淡雅,每瓣僅僅在接近花蕊的那搭兒,有一絲淡淡的紅暈。

山桃果實,皮薄,味澀,不可食用。果仁可入中藥,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枝幹呈檀紅色,光滑、圓潤,上面有白色的星點,頗似天然的飾品。人們揀段筆直的枝條做鞭幹,不去皮,用久了,越發紅潤,結實。

冷風襲來,幾片白色的花瓣飄飄悠悠落在了樹下的殘雪上。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豔若火焰的桃花的盛開,或許還要等上一段時間。當下,正月的日子尚未走盡,在這寂寥遙遠的北方山野,竟也有這耐寒的花兒,也許它們也有梅花的基因吧!

小夾襖

過了三月三,老驢老馬都揭鞍。

天熱了,箍個小棉襖,日頭一曬,就像鑽在火桶裡,汗水“沮沮”往外流。

“錯天把小襖翻色一下。”娘看我熱得不行。

星期六,頭天晚上,娘拆引線,抽襖套。第二天,一大早,擱上鐵鍋,又把從洋貨郎那兒買來的煮黑藍,倒進去,把掉色的襖邊染了染,曬幹後,把磨爛的襖袖上打了個幾個小布丁。

油燈下,一針一線,娘又将小棉襖翻做成了小夾襖,穿上一試,果然涼爽了許多!

娘的眼卻熬紅了。

小桃樹

雨後,門前,土堆上,拱出了三兩棵小小的桃樹苗。

綠嫩嫩的莖,細長的葉子,

尖上頂着幾片微黃的嫩芽,歪着頭,似醒未醒的。

娃們眼尖,出眼就瞅見了,驚叫着,叽叽喳喳圍了一圈。

在他們的味覺記憶中,夏日裡鮮桃的味兒是最深的:甜甜的,酸甜的,甜面的,離胡的,不離胡的,等等,記憶的栅格裡都一一儲存着。尤其是不離胡的桃核,能在口中來來回回,舌頭舔來送去,反反複複噗嗦那酸酸甜甜的味兒,直到大人罵他饞鬼時,才扮個鬼臉戀戀不舍吐了出來。

他們也要用這桃核,種出一棵能結好多好多桃子的桃樹來。不過大人們說,這桃胡長成的是毛桃,隻有經過嫁接後,才能結出那樣的鮮桃。

折段小木棍,圍着小桃樹一點一點地摳、剜。

原本也想帶團土,那樣易活,大人們說過。可是娃們心急,三剜兩剜,散架了。

圍了一圈的娃們,唉一聲,面帶遺憾,瞅着它的根,兩瓣硬硬的殼開裂了,淡黃的、漲篷篷的桃仁緊緊附在根的底部,一側漏出了白生生的須。

有人反應快,從路邊水坑邊挖了一把泥,把桃樹苗的根裹了起來。泥頭土臉的娃們,總算舒了一口氣。

接下來,他們把移來的桃樹苗栽在了園地的邊上,澆了水。

第一天,活着,

第二天,活着,

第三天,還活着,尖尖的頂上,又綻出了兩片嫩葉。

娃們咋就那麼喜愛小桃樹苗呢?起初我想他們隻是玩玩而已,後來再想想,原來他(它)們都是少年,都有着美好的夢想,也許是同頻共振的原理吧!

春天到了,腦海中不知咋就又蹦出了賈平凹先生的《我的小桃樹》,是以寫了幾句我印象中的小桃樹。

責編:王芳 遠岫 若谷

作者簡介

張耀中:春日紀事

張耀中,河南濟源人。閑時偶爾寫幾篇文字,純屬率性之作,無所成就,唯圖愉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