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千年“中國紅”雕琢時代印記
——專訪首屆“輕工大國工匠”、當代傳統家具設計大師伍炳亮

□ 本報記者 陸 俊
以木結緣——歲月長河裡的奇妙交集
1974年的最後一天,年過花甲的學者、文物鑒定家王世襄先生将包括家具在内的71件文物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這一年,剛滿21歲的伍炳亮還是遙遠的廣東嶺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木匠。彼時,穿着破洞牛仔褲、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的伍炳亮,應該不會想到,40多年後,由他設計的22件套清式家具也被故宮博物院收藏,并且被放置于寶蘊樓主樓的接待大廳,成為國家上司人外事活動中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符号。
20世紀80年代初,王世襄所著《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等相關著作出版發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收藏和收購明清時期家具的熱潮。當時,追随這股熱潮在全國各地搜集明清時期老家具的伍炳亮,大概更不會想到,20多年後,他主編的《伍炳亮作品珍賞》一度成為行業的“教科書”以及即将面世的《伍炳亮作品撷珍:海南黃花梨之美》也必将受到追捧。
同樣在20世紀80年代,來北京搜尋老家具的伍炳亮,結識了師從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時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的陳增弼,并且成為相見恨晚的忘年交。
據陳增弼之子陳風回憶,“我父親非常欣賞并高度評價伍先生設計制作的黃花梨家具,認為已達到行業内一流制器水準。正因如此,我父親收藏了伍先生的不少作品。” 時至今日,在陳風的工作室中還能看到當年伍炳亮設計制作的黃花梨琴桌、圓角櫃、瓜棱形鼓凳等家具。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40多載的歲月長河裡,從小木匠日益精進成為“當代傳統家具設計大師”“輕工大國工匠”“嶺南魯班”“中國工美藝術大師”,身兼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常務主席等職的伍氏興隆企業董事長伍炳亮,與一代大師王世襄和陳增弼,穿越時空的藩籬,以木結緣,産生了奇妙且美好的一段段交集。
伍炳亮自己也坦言,他制器水準的不斷精進,與王世襄、陳增弼當年的學術研究和收藏著述活動有一定的關系。
黃花梨藝博館——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從學習前輩的研究成果開始,伍炳亮潛心鑽研中國傳統家具的恢複、設計和創新,并且将多年的成就化作了一座城池——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用伍炳亮的話說:“這座館,建造用了5年,實際上,我用了40年的時間才把它建好。我把40年的光陰都放進去了。”
2018年11月28日,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正式亮相,其中,回字形設計的典藏樓展示和介紹了從中國家具的起源到明清至民國時期的黃花梨家具;從材料、工具到制作流程;到伍炳亮早期的黃花梨摹古作品及後來的改良、創新之作等。最引人矚目的是伍炳亮設計制作的1300餘款黃花梨、小葉紫檀系列家具珍品。置身其中,仿如走進一座秘藏寶室,每一件器物皆值得品賞,每一個細節都引人玩味。
坐落在“中國傳統家具專業鎮”——廣東台山大江鎮的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已經成為該地一張閃亮的名片。
“這座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的黃花梨藝博館,在業界堪稱絕無僅有、獨樹一幟,是時代的光榮與夢想。”業内人士這樣評價,“是一場叙事,也是一場盛宴。”
“伍炳亮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評選的第一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他對明清家具的造型、結構和文化内涵充滿真知灼見。同時,伍炳亮待人極為真誠,德藝雙馨,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工匠精神的傳道者,展現了大國工匠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家水準。”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周鄭生這樣評價。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徐祥楠則表示,“伍炳亮大師是當代中國傳統家具藝術的繼承者,是大國工匠精神的發揚者。他專注于明清家具的收藏、研究、設計與制作,以‘型、藝、材、韻’為準則,形成了家具品鑒與設計制作的理論,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和大力推崇。他仿制、改造和創新設計的明清藝術家具,型精韻深、材藝雙美,深受國内外資深專家、學者、收藏家的肯定和贊賞,他打造的伍氏興隆品牌已成為中國傳統家具行業的優秀品牌和行業模範。”
材藝雙美——千年紅木彰顯時代風采
張大千、齊白石和傅抱石的畫為什麼價格高?人們可以達成共識的是:不是他們用的紙張貴或進階,而是作品的藝術修養水準高。家具也是如此,無論什麼材質,隻要藝術水準高就是有價值的。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
盡管取材上好的黃花梨,但伍炳亮提出,傳統家具評鑒與設計制作指導理論應當以“型” “藝” “材”“韻”為準則,不能“唯材質論”,而是要打造“型精韻深、材藝雙美”的作品。
同時,傳統家具将以怎樣的特點展現時代風采、印記時代的偉大?又能否續寫盛世華歌、流芳後世?
“就家具設計而言,随着時代環境的變化,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審美取向已與古代不同。對待這些不同,我們應當給予尊重。這就要求我們将傳統與創新融會貫通。要做好這一點,必須錘煉辯證的眼光和高超的審美能力。對待傳統中的精華,我們自然要去領悟和發揚,而對于傳統裡的不足,需要運用所思所學去改良,隻有這樣,才能創作出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不失現代感的好作品。”對于傳承和創新,伍炳亮有着自己獨到而犀利的見解。
2022年3月24日,伍炳亮将攜國寶級黃花梨系列家具精品參加由輕工業聯合會主辦的、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為業内外觀者上演一場紅木文化交流盛會和荟萃珍品力作的視覺盛宴。
“在迎來華夏文明再度複興的這個偉大時代,伍氏興隆當以最高的規格,最具含金量、最寶貴和最震撼的作品,向黨和時代緻以最崇高的敬意、感恩與祝福,也通過自己多年積累的系列作品為時代、國家、人民在傳統家具發展上交出滿意的答卷。”伍炳亮說。
屆時,人們可以親臨現場,看大國工匠伍炳亮如何用如椽大筆在周遊華夏文明的千年紅木中塗抹時代印記,傳承千年“中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