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泛型的類型擦除後,fastjson反序列化時如何還原?

作者:程式那點事

哈喽大家好啊,我是Hydra~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講過Java中泛型的類型擦除,不過有小夥伴在背景留言提出了一個問題,帶有泛型的實體的反序列化過程是如何實作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

鋪墊

我們選擇fastjson來進行反序列化的測試,在測試前先定義一個實體類:

@Data
public class Foo<T> {
    private String val;
    private T obj;
}
           

如果大家對泛型的類型擦除比較熟悉的話,就會知道在編譯完成後,其實在類中是沒有泛型的。我們還是用Jad反編譯一下位元組碼檔案,可以看到沒有類型限制的T會被直接替換為Object類型:

泛型的類型擦除後,fastjson反序列化時如何還原?

下面使用fastjson進行反序列化,先不指定Foo中泛型的類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jsonStr = "{\"obj\":{\"name\":\"Hydra\",\"age\":\"18\"},\"val\":\"str\"}";
    Foo<?> foo = JSONObject.parseObject(jsonStr, Foo.class);
    System.out.println(foo.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foo.getObj().getClass());
}
           

檢視執行結果,很明顯fastjson不知道要把obj裡的内容反序列化成我們自定義的User類型,于是将它解析成了JSONObject類型的對象。

Foo(val=str, obj={"name":"Hydra","age":"18"})
class com.alibaba.fastjson.JSONObject
           

那麼,如果想把obj的内容映射為User實體對象應該怎麼寫呢?下面先來示範幾種錯誤寫法。

錯誤寫法1

嘗試在反序列化時,直接指定Foo中的泛型為User:

Foo<User> foo = JSONObject.parseObject(jsonStr, Foo.class);
System.out.println(foo.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foo.getObj().getClass());
           

結果會報類型轉換的錯誤,JSONObject不能轉成我們自定義的User: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com.alibaba.fastjson.JSONObject cannot be cast to com.hydra.json.model.User
	at com.hydra.json.generic.Test1.main(Test1.java:24)
           

錯誤寫法2

再試試使用強制類型轉換:

Foo<?> foo =(Foo<User>) JSONObject.parseObject(jsonStr, Foo.class);
System.out.println(foo.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foo.getObj().getClass());
           

執行結果如下,可以看到,泛型的強制類型轉換雖然不會報錯,但是同樣也沒有生效。

Foo(val=str, obj={"name":"Hydra","age":"18"})
class com.alibaba.fastjson.JSONObject
           

好了,現在請大家忘記上面這兩種錯誤的使用方法,代碼中千萬别這麼寫,下面我們看正确的寫法。

正确寫法

在使用fastjson時,可以借助TypeReference完成指定泛型的反序列化:

public class TypeRef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jsonStr = "{\"obj\":{\"name\":\"Hydra\",\"age\":\"18\"},\"val\":\"str\"}";
        Foo foo2 = JSONObject.parseObject(jsonStr, new TypeReference<Foo<User>>(){});
        System.out.println(foo2.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foo2.getObj().getClass());
    }
}
           

運作結果:

Foo(val=str, obj=User(name=Hydra, age=18))
class com.hydra.json.model.User
           

Foo中的obj類型為User,符合我們的預期。下面我們就看看,fastjson是如何借助TypeReference完成的泛型類型擦除後的還原。

TypeReference

回頭再看一眼上面的代碼中的這句:

Foo foo2 = JSONObject.parseObject(jsonStr, new TypeReference<Foo<User>>(){});
           

重點是parseObject方法中的第二個參數,注意在TypeReference<Foo<User>>()有一對大括号{}。也就是說這裡建立了一個繼承了TypeReference的匿名類的對象,在編譯完成後的項目target目錄下,可以找到一個TypeRefTest$1.class位元組碼檔案,因為匿名類的命名規則就是主類名+$+(1,2,3……)。

反編譯這個檔案可以看到這個繼承了TypeReference的子類:

static class TypeRefTest$1 extends TypeReference
{
    TypeRefTest$1()
    {
    }
}
           

我們知道,在建立子類的對象時,子類會預設先調用父類的無參構造方法,是以看一下TypeReference的構造方法:

protected TypeReference(){
    Type superClass = 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Type type = ((ParameterizedType) superClass).getActualTypeArguments()[0];

    Type cachedType = classTypeCache.get(type);
    if (cachedType == null) {
        classTypeCache.putIfAbsent(type, type);
        cachedType = classTypeCache.get(type);
    }
    this.type = cachedType;
}
           

其實重點也就是前兩行代碼,先看第一行:

Type superClass = 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雖然這裡是在父類中執行的代碼,但是getClass()得到的一定是子類的Class對象,因為getClass()方法擷取到的是目前運作的執行個體自身的Class,不會因為調用位置改變,是以getClass()得到的一定是TypeRefTest$1。

擷取目前對象的Class後,再執行了getGenericSuperclass()方法,這個方法與getSuperclass類似,都會傳回直接繼承的父類。不同的是getSuperclas沒有傳回泛型參數,而getGenericSuperclass則傳回了包含了泛型參數的父類。

再看第二行代碼:

Type type = ((ParameterizedType) superClass).getActualTypeArguments()[0];
           

首先将上一步獲得的Type強制類型轉換為ParameterizedType參數化類型,它是泛型的一個接口,執行個體則是繼承了它的ParameterizedTypeImpl類的對象。

在ParameterizedType中定義了三個方法,上面代碼中調用的getActualTypeArguments()方法就用來傳回泛型類型的數組,可能傳回有多個泛型,這裡的[0]就是取出了數組中的第一個元素。

驗證

好了,明白了上面的代碼的作用後,讓我們通過debug來驗證一下上面的過程,執行上面TypeRefTest的代碼,檢視斷點中的資料:

泛型的類型擦除後,fastjson反序列化時如何還原?

這裡發現一點問題,按照我們上面的分析,講道理這裡父類TypeReference的泛型應該是Foo<User>啊,為什麼會出現一個List<String>?

别着急,讓我們接着往下看,如果你在TypeReference的無參構造方法中加了斷點,就會發現代碼執行中會再調用一次這個構造方法。

泛型的類型擦除後,fastjson反序列化時如何還原?

好了,這次的結果和我們的預期相同,父類的泛型數組中存儲了Foo<User>,也就是說其實TypeRefTest$1繼承的父類,完成的來說應該是TypeReference<Foo<User>>,但是我們上面反編譯的檔案中因為擦除的原因沒有顯示。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個構造方法會被調用了兩次呢?

看完了TypeReference的代碼,終于在代碼的最後一行讓我發現了原因,原來是在這裡先建立了一個TypeReference匿名類對象!

public final static Type LIST_STRING 
    = new TypeReference<List<String>>() {}.getType();
           

是以整段代碼執行的順序是這樣的:

  • 先執行父類中靜态成員變量的定義,在這裡聲明并執行個體化了這個LIST_STRING,是以會執行一次TypeReference()構造方法,這個過程對應上面的第一張圖
  • 然後在執行個體化子類的對象時,會再執行一次父類的構造方法TypeReference(),對應上面的第二張圖
  • 最後執行子類的空構造方法,什麼都沒有幹

至于在這裡聲明的LIST_STRING,在其他地方也沒有被再使用過,Hydra也不知道這行代碼的意義是什麼,有明白的小夥伴可以在背景留言告訴我。

這裡在拿到了Foo中的泛型User後,後面就可以按照這個類型來反序列化了,對後續流程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去啃啃源碼,這裡就不展開了。

擴充

了解了上面的過程後,我們最後通過一個例子加深一下了解,以常用的HashMap作為例子: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Map<String,Integer> map=new HashMap<String,Integer>();
    System.out.println(map.getClass().getSuperclass());
    System.out.println(map.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Type[] types = ((ParameterizedType) map.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getActualTypeArguments();
    for (Type t : types) {
        System.out.println(t);
    }
}
           

執行結果如下,可以看到這裡取到的父類是HashMap的父類AbstractMap,并且取不到實際的泛型類型。

class java.util.AbstractMap
java.util.AbstractMap<K, V>
K
V
           

修改上面的代碼,僅做一點小改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Map<String,Integer> map=new HashMap<String,Integer>(){};
    System.out.println(map.getClass().getSuperclass());
    System.out.println(map.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Type[] types = ((ParameterizedType) map.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getActualTypeArguments();
    for (Type t : types) {
        System.out.println(t);
    }
}
           

執行結果大有不同,可以看到,隻是在new HashMap<String,Integer>()的後面加了一對大括号{},就可以取到泛型的類型了:

class java.util.HashMap
java.util.HashMap<java.lang.String, java.lang.Integer>
class java.lang.String
class java.lang.Integer
           

因為這裡執行個體化的是一個繼承了HashMap的匿名内部類的對象,是以取到的父類就是HashMap,并可以擷取到父類的泛型類型。

其實也可以再換一個寫法,把這個匿名内部類換成顯示聲明的非匿名的内部類,再修改一下上面的代碼:

public class MapTest3 {
    static class MyMap extends HashMap<String,Integ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Map myMap=new MyMap();
        System.out.println(myMap.getClass().getSuperclass());
        System.out.println(myMap.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Type[] types = ((ParameterizedType) myMap.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getActualTypeArguments();
        for (Type t : types) {
            System.out.println(t);
        }
    }
}
           

運作結果與上面完全相同:

class java.util.HashMap
java.util.HashMap<java.lang.String, java.lang.Integer>
class java.lang.String
class java.lang.Integer
           

唯一不同的是顯式生成的内部類與匿名類命名規則不同,這裡生成的位元組碼檔案不是MapTest3$1.class,而是MapTest3$MyMap.class,在$符後面使用的是我們定義的類名。

好啦,那麼這次的填坑之旅就到這裡,我是Hydra,下期見。

作者:碼農參上

來源:https://www.cnblogs.com/trunks2008/p/15984752.html

繼續閱讀